从“旦”得声字略考

2020-05-06 11:16
关键词:声符大字典字义

董 倩

(渤海大学 文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形声字是汉字的大宗,形声字的声符除了具有单纯的示音的功能外,还可以起到示源的作用,即提示该形声字所记录语词的词源信息[1]43。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提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为六书。汉字也仍是表意文字体系,而在其中形声字为最能产的造字方法。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形声字是“以事为名,取譬相成”的造字方法。

通过词语的声音和汉字的形体来探求词语音、义结合的理据是汉语词源研究的两个基本方法[2]22。中国小学史上有“凡从某声多训某”的古训,它前承北宋王圣美“右文说”以及南宋王观国“字母说”的理论,概括地指明了很多形声字的声旁与字义之间存在着“声同(近)义通”的联系[1]43。事实上,汉字也具有极强的系统性,“汉字符号不可能是杂乱无章的,在共时层面上的汉字总体是有系统的”[3]5,尤其体现在形声字上。本文拟从“旦”得声的字为主要研究对象,逐一考释字义,分析声符“旦”与各个字义之间的联系,以加深对“声符表义”的认识。

一、“旦”字为核心义素分析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旦”的核心义素主要有三个:一为明亮之意;二为袒露、初始之意;三为光明磊落之义。我们将从这三个方面着手探求“旦”与从“旦”得声字意义之间的关联。

二、从“旦”得声字有明亮之义

《说文·日部》:“旦,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玉篇·旦部》:“旦,早也,朝也,晓也。”《书·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诗·大雅·板》:“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朱熹注:“旦,明也。”旦,本义为日出天亮,有明亮之义。这一部分一共包括了11个从“旦”得声的形声字。

觛,《说文·角部》:“觛,小觯也。”段玉裁注:“觛,巵也……古者簠簋爵觯,礼器也;敦牟巵匜,常用器也。”《说文·巵部》:“巵,圈器也。一名觛。”《急就篇》:“蠡升参升半巵觛。”颜师古注:“觛,谓觯之小者,行礼饮酒角也。”《中华字海》:“圆形小酒器,古代礼器的一种。见《说文解字注》。”觛表圆形小酒器,旦有日出清晨之义,日有圆之义。

炟,《玉篇·火部》:“炟,爆也。”《广韵·曷韵》:“炟,火起。”火有明亮,光之义,与“旦”的明亮之义相关。

三、从“旦”得声字有袒露、初始之义

坦,《说文·土部》:“坦,安也。从土,旦声。”《广韵·旱韵》:“坦,明也。”《礼记·祭法》“燔柴与泰坛”汉郑玄注:“坛之言坦也,坦,明貌也。”唐杜甫《江亭》:“坦腹江亭卧,长吟野望时。”坦有袒露,显明之义,与坦本义土地高低一样,无坑洼不平相近,有袒露之义。

袒,《说文·衣部》:“袒,衣缝解也。从衣,旦声。”《礼记·曲礼上》:“冠毋免,劳毋袒,暑毋褰裳。”郑玄注:“袒,露也。”《仪礼·乡射礼》:“司射適堂西,袒决遂。”郑玄注:“袒,左免衣也。”孔颖达疏:“凡事无问吉凶,皆袒左……唯有受刑袒右。”袒有脱掉上衣和露出臂膀的意思,因此有袒露之义。

呾,《广韵·曷韵》:“呾,相呵。”唐韩愈《故幽州节度判官赠给事中清河张君墓志铭》:“自申于暗明,莫之夺也;我铭以贞之,不肖者之呾也。”元代称唱曲子叫“呾”。元庾天锡《雁儿落带过得胜令》:“三两知心友,鲸杯且吸乾。休弹,玉人齐声呾;狼山,兴亡一笑间。”相呵之义在于二人相互呵斥,直表胸臆,具有袒露之义。

胆,同“膻”。袒露。《集韵·缓韵》:“膻,《说文》:‘肉膻也。’或省。”《字汇补·肉部》:“胆,与膻同。”《正字通·肉部》:“俗以胆为膽。”《汉语大字典·月部》:“同‘膻’。袒露。”胆字本义为袒露,与“旦”的引申义相同。

疸,《说文·疒部》:“疸,黄病也。从疒,旦声。”《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马莳注:“黄疸之目必黄,以黄积胸中,上薰于目而然也。”《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黄疸门》:“黄疸湿热鬱蒸成,遍身皆黄及目睛。”注:“黄疸一证,乃湿热鬱久,外发肌肤而然也。其候遍身面目皆黄,面如烟薰之状。”当黄疸病显现于皮肤上而能看到病症,否则病积于胸,故有袒露之义,从“旦”得声。

笪,《说文·竹部》:“笪,笞也。从竹,旦声。”严可均等校议据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七引《说文》改作“笪,箬也”。箬,《说文·竹部》:“箬,楚谓竹皮曰箬。”本义为竹皮。竹皮为竹子裸露在外面的最表层,因而有袒露的意义。

担,《玉篇·手部》:“担,拂也。”清翟灏《通俗编·杂字》:“担,吕忱《字林》:‘抌,拂也。’《礼·内则》:‘桃曰胆之。’注云:桃多毛,拭治去毛,令青滑如胆也。”担义同拂,有揩拭的意思,具有“旦”的含义,拂去表层即可袒露真实。

四、从“旦”得声字有光明磊落之义

《诗·卫风·氓》:“言笑晏晏,信誓旦旦。”郑玄笺:“言其恳恻款诚。”旦表光明可见,古人对天明誓,可引申为光明磊落之义。这一部分从“旦”得声的形声字共有6个。

妲,《宋书·颜延之传》:“窃议以迷寡闻,妲语以敌要说。”《汉语大字典·女部》:“通‘誕’。荒诞。”誕,《广雅·释估一》:“誕,信也。”王念孙疏证:“誕者,《文选》陆云《大将军讌会》诗‘誕隆骏命’,李善注引薛君《韩诗章句》云:‘誕,信也。’”妲,通誕,有信的意思,具有光明磊落之义。

五、“旦”声存疑之字

因为文献资料欠缺,加之笔者学识有限,目前上有以下8个字尚未考察出与“旦”字义项之间的关联。

詚,《篇海类编·人事类·言部》:“詚,兜詚,不静。”不表旦义。

鉭(钽),《汉语大字典》:“化学元素。符号Ta,原子序数73。银白色金属,熔点高,性质与铌相似。”是纯粹形声字,符号Ta,“旦”拟音,与“旦”得声字无意义上的联系。

结 语

从“旦”得声字与其义核之间的联系可图示如下:

图1从“旦”得声字与其义核联系图

猜你喜欢
声符大字典字义
The New Result of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alligraphy: A Review of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
《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举隅
秦汉时期“迹”字声符的历时演变*——兼谈锡、铎两部通转及相关问题
战国“注音形声字”声符加注探析
利用《字汇》校正《汉语大字典》例释
对外汉语教学中形声字声符特点的应用
“啸”的历史与字义变迁
查字典如何选择字义
英文摘要(Abstracts)
《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所收籀文隶定字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