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思考

2020-05-06 11:18李雨澎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

李雨澎

(云南师范大学 历史与行政学院, 昆明 650599)

我国改革开放41年来,国家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始终紧密围绕保障国家经济发展这一中心工作进行,在我国长期的经济实践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日趋娴熟,积极财政政策效果显著。从改革开放41年来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到:合理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与之搭配,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搭配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转换,是一项得到经济实践验证的成功经验。

一、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发展过程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由来已久,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既取决于各自的调控程度,也取决于政策之间的有效配合。

(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的财政货币政策(1978—1992)

改革开放初期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起步阶段,社会经济正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向“稳健的市场经济”发展,该时期的经济发展充分体现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调控效果。

一是针对解决国民经济滞后发展的“双积极”政策(1978—198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改革开放为背景,为完成我国经济的复苏,国家出台实施了财政与货币的“双积极”政策,为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红利。“1979—1981年我国进入经济全面发展的时期,GDP增速达到7.6%以上”[1],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1979年和1980年出现了严重的财政赤字,1979年达到了135.4亿元[2],经济出现了“高增速、高通胀”的过热现象。

表1 1978—198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

二是针对经济过热现象的“双紧缩”政策(1982—1986)。1981年通过对经济过热现象实施的“双紧缩”财政货币政策,财政赤字问题得到缓解,但控制住物价上涨的同时,也对经济的增长产生了抑制,同年GDP增长率降至5.3%。1982年至1984年调整为“双积极”政策,经济进入新一轮的增长期。1984年是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开始,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开始运行。1985年为了稳定经济发展局面,国家重新实行“双紧缩”政策,降缓发展速度以巩固发展成果,同时规划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

三是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双积极—双紧缩—双积极”政策(1987—1992)。虽然受到“双紧缩”政策的影响,1985年2月长三角、珠三角、闽南3个经济开放区设立。随着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国家再次实施“双积极”政策,同时也针对局部经济过热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进行遏制。1987年至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总体增长46.3%,5年平均增长7.9%,在对政策的不断调整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趋于稳定,实现稳步增长。

(二)市场经济逐步完善阶段和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财政与货币政策(1993—2004)

一是“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后的财政货币政策(1993—1997)。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我国整体经济进入新一轮的增长期。这一时期,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财政的长期配合发现,“松紧”政策已然不适用于处在上升期的中国经济,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我国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过渡,通过“适度宽松和适度从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使得经济实现平缓的“软着陆”。

二是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财政与货币政策(1997—2004)。1997年因为东南亚的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的崩溃,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受到出口贸易和外部经济的冲击,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波动。我国采用以发行国债、“扩大内需”为主要内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以降低利率等“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稳定货币的同时,有效遏制了我国经济的下滑趋势。

(三)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财政货币政策(2005—2012)

一是经济增长稳定期的财政货币政策(2005—2007)。2003年至2007年GDP增长率连续保持在10%以上,由于“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的效果在2005年初期逐步减弱,我国财政政策也逐步调整为“稳健”的财政政策,2007年实现财政盈余,保持了经济稳定增长的势头。

二是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财政货币政策(2008—2012)。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同年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了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重大自然灾害,我国积极地进行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整,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应对,使得2008年至2011年我国GDP增长率仍保持住了9.0%的势头。

(四)2012年以来适应新经济形势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国财政政策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财政政策立足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人民、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发展领域的扩展,也对货币政策有了新要求——更好地与财政政策进行协调配合。通过依据当下的经济状况和势头进行短期快速的政策配合,灵活地选择合理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更有效地控制我国整体的经济走势。

二、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效果显现

(一)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搭配对保障经济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41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在不断赶超的过程中,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起来,产业结构也日趋合理化,逐渐向着更高水准发展,社会经济结构也向着更高层次转换。国家依据不同时期的宏观经济状况,合理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协调搭配,保证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为经济的深化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政府对于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日趋娴熟,展现出了高超的驾驭经济的能力,例如1979年至1980年出现的经济过热现象,我国实行了“双紧缩”财政货币政策,有效地控制了第一次经济过热现象;2008年我国将“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货币政策则由“紧缩”向“适度宽松”转换,稳步渡过了当年上半年南方地区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重大自然灾害对经济造成的影响。

二是为缓解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双重压力,更加需要财政与货币政策发挥积极作用。现阶段,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续影响,国际经济发展呈现整体低迷、下滑的态势,同时美国政府继续实行亚太战略、印太战略,其中目标直指中国,视中国为竞争对手,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打压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在此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利用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机制,保障经济稳定向好发展。

(二)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达到了调控目的

一是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现功能互补,扩大了调控范围。财政与货币政策对国家经济发展都有调控的作用,但是两者的政策大多是从各自角度对经济进行的宏观调控,导致了政策互相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制定进行协调配合可以很好地解决冲突现象,应准确地把握搭配方式,提高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的调控范围,使得调控范围更加全面。

二是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提升了调控效果。改革开放之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货币政策,经济调控多是以财政政策为主。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可以有效地弥补财政政策出现的问题,更好地进行经济调控,不同政策的配合使用避免了政策之间的相互抵消和冲突,有效提高了调控效果。

三是通过财政与银行相互协调增加了调控灵活性。通过财政与银行的信息共享,对我国经济有更全面的把握,从而更加从容地对财政货币政策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补充。

三、坚持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需要与时俱进

(一)对当前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认识

世界各国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联系已经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共识:一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于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的目标是一致的;二是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整体影响总供求的平衡,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等数量工具来产生影响,过去以数量工具为主,近年来,价格工具种类逐渐丰富,使用频次开始增加;三是在不断的实践中,人们对阿尔文、汉森关于财政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原理有了普遍的认同,财政政策对治理通货紧缩有着较强的影响,而货币政策则是在治理通货膨胀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二)当前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方式

针对当前世界经济整体出现疲软和我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我们应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逐步转换到整体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来稳定物价和利率等。根据我国整体经济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合理搭配使用不同的财政货币政策。

一是在经济严重萧条,社会需求动力不足,产能严重过剩,刺激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时,应使用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的增加。

二是在经济发生通货膨胀,总供给不足,物价不断攀升,抑制通货膨胀为主时,我们应该运用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减低总需求,防止利率的过分提高。

三是在通货膨胀总体不严重,政府支出过大,企业投资相对较匮乏,促进经济增长的时候,运用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来搭配,增加货币供给量和降低利率,减少政府的支出,刺激私人企业的投资增长,拉动经济的增长。

四是在通货膨胀和经济萧条并存时,需要宽松的财政政策和收紧的货币政策相搭配,通过减税来降低商品价格,刺激总需求的增加,同时用“紧缩”的货币政策防止通货膨胀。

四、当前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调整方向

我国经济发展所获得的成功经验充分证明,保障经济稳步发展需要依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与时俱进地实施相应的财政货币政策。在改革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优化制度设计,更好地做好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和搭配。

(一)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领域还有局限

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多是去强调扩大需求侧的整体表现,以“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为主要手段,并没有认识到“供给侧”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虽然这种方式在很长时间内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很高效的作用,但是在产能过剩的当下,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也不断地显现出来。

我国经济因为之前较高速的偏科式发展,造成了部分产业生产基数过大,形成了大部分产业产能过剩的情况,只有通过结构升级来达到更高层次的技术突破,由过去侧重制造加工的中国制造, 逐渐向着中国创造的方向发展,产品做到有自主知识产权。从提高“供给侧”质量出发,“积极”的财政政策应给予更多的支持,扩大财政与货币政策的配合领域,加大 “激励式”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开发创造,促进高精尖科技的发展,开拓更高层次和更广阔的市场,刺激经济在整体层次的“渐进式”发展。

(二)扩大财政货币政策运用的侧重范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较复杂的社会问题也因为发展的增速得到了缓解,但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其弊端也日益显露。如何把握住侧重点,进行更好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制定是我们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重点。目前,我国农村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仍处于“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转移,迟迟不能转化为一元规模下,个体生产变为集中的、大规模的社会生产的过程”[3],东西部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应该侧重解决的,如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对我国经济平衡的发展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三)促进财政货币政策与当前经济发展的契合度

总结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协调配合的经验,可以看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配合都是在经济发展整体时期下进行的分阶段“松紧”政策配合,将经济发展的大时期分成多个小阶段进行政策之间的灵活配合,“灵活地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针对性地对整体经济的发展进行调控。”[1]例如2008年下半年因为国内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和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国家及时对上半年的政策做出了调整,通过增加对“三农”的财政支出,推动农村的整体经济发展,通过减税的形式减轻市场主体的税收负担来稳定整体市场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现阶段政策方面应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相互搭配向着“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略宽松”的货币政策过渡,增大总需求以缓解市场的过剩产能,减轻转型企业的负担;增加货币总供给量,解决技术创新及企业转型时期所需要的资金问题,为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做好政策调控,平稳渡过经济转型期面临的困难,让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整体疲软的大背景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优势、成功的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浅析建国初期稳定物价的财政政策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