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书珍
[摘 要]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和优势,且随着网络课程应用率的提升,教育教学不再受到空间及时间上的制约,大大提升了教学水平。不过由于网络课程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相应的制度体系还不是十分完善,网络课程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就需解决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并最终落实教育教学的改革目标。
[关 键 词] 高校网络课程建设;困境;优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9-0012-02
科学技术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当前,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支配性明显增强,互联网教学已经成为高校网络教学的重要形式,高校创建网络课程已经成为高校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但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高校网络课程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对此,应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加快网络技术在课程中的推进。
一、网络课程建设的意义
互联网教育是当前学校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线课程是在线培训的重要资源,在线课程也直接影响了在线培训的质量。
(一)丰富课程资源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中,应高度重视课程的多样性,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丰富、拓展传统课程资源,使学生能够合理利用互联网调整知识结构,实现知识的系统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也充分证明教学方案改革明显深入,该技术可展现课程的主要内容。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为教学的改革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网络教学模式极大地转变了教师的地位,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高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将教材内容应用于课程研究当中。再者,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科目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教师一方面要关注理论教学,另一方面也要关注教研工作,从而为学生营造更为和谐、高效的学习环境,参照学生学况确定教学内容。
(三)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创建网络课程需要合理利用网络共享和互动的特点,并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为其提供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科学设计课程内容。线上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相互分离,学生需要自主学习。调查则可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二、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高校网络课程建设质量也逐渐得以提高,但与此同时,也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不断优化和解决,下面,就将对现阶段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现状进行讨论。
(一)资源规划不合理
网络课程战略全面落实以来,高校组织教师进行了网络资源规划作业,希望通过资源汇总为网络课程提供支持。不过高校在开展网络资源规划时,独立性较强,很多资源汇总存在重复现象,网络课程内容及模式也较为单一,缺少高校自身的特色,不仅没有提高网络课程的建设质量,反而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引起经济成本上的消耗。
(二)资源质量不高
目前,网络资源的应用一般是为经验教学丰富的教师完成录播形式的课程教学提供依据的,资源应用形式较为单一,网络课程的技术含量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另外,一些教师为了增强网络课程的有效性,会借助一些视频、音频等的制作来丰富教学内容,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但由于制作技术水平不高,课程内容很难将教师想要表达的思想及知识点直观展现,教学活动的开展受到诸多限制,继而影响网络课程建设质量,降低资源利用率。
(三)素材不全
网络课程建设中需要的素材类型有文献资料、媒体数据、真实案例、实体及试卷素材、常见问题素材、索引及问题导向链接素材等。只有保障素材的齐全性与完整性,才能增强网络课程建设的独特性和有效性,提升教学质量。但從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网络课程教学中,素材存在着缺失及不严谨的现象,员工在实行网络视频课程学习中,经常会因为素材的缺失而无法跟上教学进度,进而削弱学习积极性。另外,课外练习题素材的缺失,使得学生在课后复习与巩固上受到阻碍,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记忆。
(四)师生互动性差
网络课程建设不仅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开阔性的平台,也为师生建立了一个良性沟通的平台。网络课程多是以视频教学为主,扩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学生随时随地都可进行知识的了解和研究,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平台中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留言,让教师或同学帮忙解答,从而增强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性。但根据目前网络课程的落实情况,上述内容的落实均存在一些问题,这与高校重视力度不足、意识水平不高等因素有着直接联系,如果不能对这些问题予以改进,不仅会增加师生间的矛盾,恶化师生关系,还会阻碍网络课程教学时效性的发挥,降低高校教学质量。
(五)维护不到位
网络课程建设中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对较大,且网络课程建设完成后,需要定期对网络平台实施维护和管理,以促进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网络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在网络课程建设中,需要组建专业团队,在提高课程质量的同时,还要注重美工处理,增强内容的精确性。另外,需要聘请专业的主讲教师与学生展开科学互动,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正确引导和梳理,提高学习质量。
不过结合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只有初期阶段的教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课程质量及互动性都能够得到较好的保障。但运营一段时间后,后期维护明显存在不足的情况,维护工作的落实不到位,维护工作开展时间与实际不符,相关维护记录不准确,这些问题使得网站平台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各种故障,如网站无法登录、网课中断等。这些都是由于网站的后期维护滞后、没有设立相关的网站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对教学资源进行更新和淘汰而引发的,最终大量优质教学资源无法共享,网站形同虚设,难以实现自身价值。
三、高校网络课程建设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若想更好地提高高校网络课程建设质量,更好地对网络课程建设运作进行有效规范,就需要不断优化以上问题,进而更好地实现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目标。具体而言,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增强资源规划合理性、提高教师技能水平、完善资源素材内容、增强师生互动性等几方面进行着手。
(一)增强资源规划合理性
针对资源规划中重复开发、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在实际作业中,应做好资源的收集及科学划分,实现资源信息的实时共享,从大量的资源数据中找出适合自身课程建设要求的资源优势,实施系统整理和分析,构建完善的资源体系,为网络课程建设奠定基础。
(二)提高教师技能水平
网络课程建设对教师技能要求较高,除了要具备丰富经验外,还需掌握更多的平台开发、视频剪辑、美工技术等内容,以此来提高网络课程的建设水平,增强视频内容的真实性、直观性,确保学生在开展网络课程学习时,能够直观了解知识要点,加深理解和记忆。
(三)完善资源素材内容
鉴于网络课程中所需的素材资料较多,且各素材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所以在课程建设中,应保证素材种类的齐全性,并将其下发到学生手中,在课程开始前,告知学生本节课所需的素材内容,让学生自行准备,以此来推动网络课程的顺利开展,提高教学质量,避免学生因素材缺失而发生课程跟不上或内容无法理解等现象。同时课后教师可将习题范围告知学生,让学生自行开展习题练习,做好课后复习与巩固。
(四)增强师生互动性
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中,除了要确保课程视频发布的有效性外,还应设置互动平台,让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平台自动设备进行互动交流和沟通,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提出和解决,提升知识学习效率。再者,互动活动的开展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探究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另外,通过交流互动平台的完善,教师也可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找寻答案,这样不仅可以做到知识上的扩展,也可为学习质量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学校需设计学生评价和反馈系统,鼓励学生群体参与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从学员感知度来评价,及时汇总分析学生的使用情况,改进课程建设,设立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课程评价体系,对网络课程建设的整体运作进行有效规范,以此提高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质量。
(五)做好后期维护,推动网站的正常运行
网络课程建设应当注重其持续性、有效性,并及时对信息内容进行更新和推动,让学生了解更多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在网络教学平台建成后,需做好后期运行及管理工作。上级教育部门应该对相关网站进行监督抽查。对存在教学内容滞后、教学质量不高、视频资源重复问题的高校给予警告,督促网络课程的负责人尽快改进。再者,保证网站中提供的教学视频与先进社会发展需求相符合,这就要求高校定期对网站上存在的落后视频实施清除处理,增强教学视频及资料的先进性。
此外,高校必须做好网站的防控保护,避免病毒等对网站资源带来影响,维护网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减少网页无法打开、网络视频播放终端等问题的出现。在网站建设初期,会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是并非建设好网站后就可以放松警惕,高校应该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对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运行情况长期关注,保障网络课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营造和谐向上的网上学习氛围。
四、結语
网络课程作为目前高校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形式,做好网络课程监理,增强网站运营的安全性、稳定性,对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学难度、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有着积极作用,同时其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资源利用率,进而为学生营造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思俊.浅析田径网络课程教学[J].田径,2018(12).
[2]冯伟.基于翻转课堂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J].无线互联科技,2017(3).
[3]韩雨欣,钱佳敏,宋君,等.网络课程教学中参与式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
[4]路璐,王新龙,王蔚.浅析网络课程教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关系[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5).
[5]张晶,武书阁,赵智姝.适应任职教育需要,加强网络课程教学[J].科技信息,2009(3).
[6]陈莉.高职院校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34).
[7]潘珩.高职院校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J].美术大观,2019(3).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