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琳
摘 要:本文以职业能力为切入点,结合用人单位对会计职业能力的需求,展开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分析研究。从新的角度分析该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相应的建议,为该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指明方向,也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借鉴。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教育;会计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营商环境的大大改善,对会计工作者的工作要求也更加规范化、专业化。从我国职业院校发展的情况来看,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还无法满足市场要求,许多毕业生反映毕业以后难以找到工作,入职后还要接受企业的强化培训之后才能正式上岗,而且工资待遇水平低下,不少毕业生为生计而转行。这导致会计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之间存在矛盾,而这些矛盾都将矛头指向高职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一则会计从业人员对毕业院校会计学专业的培养满意度调查所示,目前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对其毕业院校的满意度不高。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熟悉国家财经政策与法规,熟悉和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和基本理论、具备从事财会岗位工作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进行日常财务会计核算及管理工作、会计电算化业务操作工作、审计工作和计税报税业务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目前已经建立了VBSE实训中心,即虚拟商业社会环境企业财务仿真实训中心,是2013年5月与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而成的。该中心主要用以提升学生的会计综合技能,开设的实训项目有专项技能训练、综合实训、全景仿真顶岗实习等。中心所配置的实训设施基本满足了日常教学的需要,但是由于学校资金有限,设施的更新难以跟上社会的发展变化,导致学生的训练没出校门就开始落后。
3.会计专业教学方法现状
在课堂中心的相关调查中显示,68%的被问卷者(包含学生和教师),认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专业的三年的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即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课堂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学的过程很少被关注。但是21%的被问卷者认为主要以学生为主。为此,进行进一步调查发现,2018年以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响应高教48条的号召,积极开展向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革命,大力推行教学方法改革,借助标语、培训等传递信息。学校也在为之探索和努力实践,采用新技术设备,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学生更多参与课堂,提升教学成果转化率,努力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转换。
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较为注重会计学生的实务能力和业务核算能力的培养,方案中实训、实务课程比例较高,普遍开设了实务及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如出纳实务、纳税实务、审计实务等,旨在提升会计业务核算能力的实操课程。但是开设的这些实训课程90%以上也是在实验室完成,课时有限,师资比紧张,不能实现教师对学生的实时、细致指导,学习过程疏于有效管理和监督,很多学生跟着走流程,甚至照着答案填制,难以达到实训目标。
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新的法律法规不断推出,对会计的专业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对于会计人才的职业能力的内涵也有所改变。而目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教育,不能充分体现新时代环境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能实现与时俱进。
(2)课程设置对职业能力体现不明显。对于智能化设备应用及维护能力,已有的培养方案中有会计电算化和电算化会计技能实训两门课程,主要是对现有信息化智能化设备进行应用,但是学校该课程主要是以用友10.1软件为载体,不能满足目前财务机器人等多种智能化设备应用的要求。此外课程目标是注重学生对软件的掌握,而非维护,学校配有专门的实验员进行维护,进而也无法达到对学生智能化设备维护能力的培养。
信息快速处理能力,学校目前设有统计实务和Excel与财务报表分析两门课程,可以提升学生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但仅限标准化数据,是对于互联网信息和非标准数据的处理和搜集整理能力,以及如何将经济活动背后的数据提取出来,转换为Excel、统计学可以处理的数据的能力,并未体现。
此外,针对职业素质方面的职业使命感与职业能力方面的语言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并未在课程设置中有所体现,实训过程中经常也会出现学生抄袭他人或者照抄答案的现象,出现学生因为期末账务不平,在实验室出现情绪失控,或者不正当方式宣泄情况。这些说明,还需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培养。
2.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1)“升本”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将“升本”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日常教学之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辅导,升本考试辅导班,輔导员也在不停加大对学生升本的宣传和引导,学院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和资源,并制定各种激励措施和便利条件为学生升本提供便利,加大了学生对于数学、英语的辅导力度。这势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高职三年的学习生涯中将数学、英语为重点而忽略专业课学习和职业能力的提升,以能够通过“升本”考试,升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业作为学习的目标,而忽略职业能力提升,未能做好进入社会参与工作的准备。
(2)考评机制不合理。目前对于学校财会专业的考核标准,常用的是高职高专院校的高校评估手册,这个手册中对于高职院校以及专业的考核标准是统一制定的,即没有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相应个性化的考核标准。这种考核制度,就不能顾及个别专业的特点,而实施一刀切,专业培养的方案和模式就会出现同一化现象,但有些标准对有些专业是不适用的或者并非完全最优的,但高校为了在评估中取得较好成绩,就会直接将考核要求下放各专业,各专业均会按照评估标准列示的项目调整工作重点,导致各专业的建设同质化,出现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
三、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建议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贯彻落实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岗位的实际需求为引领,推动职业教育面向市场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突破传统的同质化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在以基础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展延伸性教学,开阔学生思维,发掘学生潜力,使学生在未来的岗位上更加具有职业竞争力。二是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专业课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到的理论能夠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印证,充实理论知识,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在传授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职业的一份灵魂,是帮助行业健康运行的稳定剂。
2.建立健全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会计人才培养应该形成完善的体系,紧跟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扩展专业培养路径,发挥学科竞赛、校企合作、第二课堂等作用,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升过程考核比重,完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的考核评价体系。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发展“互联网+会计教育”的新模式。
3.加强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准确性。各地的院校都是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是未来人才的聚集地。学校应该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选择多家合作企业,建立长久的稳定的合作关系。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现有资源,作为学校在校外的实训基地场所,学校的老师、学生都可以在企业中得到实践能力的展示,企业可以获得学校强大的知识储备,为企业升级换代、飞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同时企业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为学校教学提供真实的职场环境。另一方面,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在企业的不同岗位实习,能够快速适应业务,而且对企业的内部工作流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企业对学生的个人情况也有个很大程度的了解,可以做到学生毕业就可以直接在企业就业,既帮助企业解决用人难的问题,又帮助学生解决就业的问题。再者,通过校企合作,学校能够第一时间从企业获知学校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实际教学活动存在的不足,了解市场变化,及时改进教学内容。
四、结语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高职院校更是肩负着培养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线技术人员的重担,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训质量的高低,模式的好坏,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会计作为一种技能型职业,需要从业者具备基本的独立核算能力和必要的职业综合能力。本文基于以杨凌职业技术院校为研究对象,剖析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模式,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优化建议,对于提升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加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职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亮.一带一路背景下本科与高职院校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1).
2.陈蒙.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20).
3.董娜,陈健峰.高职院校“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讨.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12).
(责任编辑:兰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