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2020-05-03 13:57李琴
江西教育C 2020年1期
关键词:质疑能力培养途径小学语文

李琴

摘要:学贵在思,思贵在疑。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质疑是思考的开始,是创新的必经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营造质疑环境、创设教学情境等手段,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质疑能力    培养途径

质疑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原有思维定势无法解决的问题,以寻求解决办法的思维能力。学生的质疑为教学活动的高效展开奠定了基础,教师需要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思维。教师要将保持学生质疑兴趣和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思善问、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

一、营造气氛,鼓励学生质疑

营造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好问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的质疑环境,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价值如何,教师都应充分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学生不敢表达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表达质疑。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如教授《在牛肚子里旅行》时,教师板书标题,学生齐读标题,教师大胆放手,鼓励学生道:“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有的学生不敢表达,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等候时教师始终保持微笑并不时鼓励学生。学生很快说出他们的疑惑,有的学生想不通在牛的肚子里怎么旅行,有的学生想象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感受,有的学生想知道是谁的旅行。学生积极提出质疑,教师适时开展教学活动,“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说说读后你知道了些什么?”学生迅速行动,小组交流尝试解决疑问。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提出你最想研究的问题。学生马上进入状态,质疑的勇气大大提升,纷纷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将学生的问题整理并板书:牛的胃是怎样的?红头为什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紅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牛的胃是如何消化的?针对学生提出的质疑,教师要求分小组解决问题,学生积极性很高,迅速展开了讨论,课堂自主学习氛围浓厚。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提出质疑,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给予学生充分思考时间,鼓励并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学生课堂积极性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学生从提出质疑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二、引学导思,调度学生质疑

学生积极质疑除优化课堂环境外,还需要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质疑。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可不予理睬,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并积极引导点拨。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明确该在何处以何种方式进行质疑,通过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引导点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

如教学《不懂就要问》时,教师要求学生说出产生的疑问,同学们想要表达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出现了表达不明确等问题,教师适时进行指导。教师要求学生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从文章用词角度进行质疑,学生积极思考,提出疑问,“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在课文里是要说明什么的?课文前面写了先生对孙中山的学习背诵是“连连点头”,而后面孙中山自己却认为这样糊里糊涂地读书没有用。孙中山是怎么学习的?对先生的提问为什么要“壮着胆子”?学生提出质疑后,教师马上组织学生讨论,教师深入课堂参与到学生讨论中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很快得出结论:从“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理解课文的愿望。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学生明显进入状态,有的学生问:“向先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还要挨打?而今天的老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教师立即指导学生展开讨论解决问题,学生的质疑水平明显提高,可见学生不是不会质疑,关键是教师积极创造质疑的条件,适时对学生的质疑进行指导。

三、启动论坛,促进学生质疑

教师要充分发挥班级小组的作用,组内讨论带动学生质疑。为保证班级内每名同学都能有效提出质疑,需要加强班级组内交流。教师为学生提供质疑环境,每名学生都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启动小组论坛,小组成员内进行质疑答疑活动,再集中将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引领充分,学生始终保持兴趣,全身心投入到小组论坛中,有效提升学生质疑效率。

如学习《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时,教师创设质疑环境,针对题目启发学生质疑,有的学生提出:水泥道为什么铺满金色的巴掌?金色的巴掌是怎么回事?针对这些疑问,教师要求学生启动小组论坛讨论。教师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组内讨论质疑答疑。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自学课文,教师深入学生巡回指导。小组内讨论气氛高涨,小组展示自学结果,教师针对重点问题进行强调。通过第一轮的小组讨论,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理解,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质疑,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作者上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作者当时的心情怎样?是如何观察周围的?教师整理学生疑问,迅速开展第二轮小组论坛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经过讨论小组内基本达到了意见的统一。教师组织小组进行成果展示,“我们小组回答第一个问题,作者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了明朗的天空,潮湿的地面,道路两旁的梧桐树……”“作者当时心情愉快,我是从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看出来的。”小组间争相发表组内论坛成果,学生积极踊跃,课堂气氛达到高点。

四、拓展训练,内化学生质疑

提高学生质疑能力,重点在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教师要有效整合教育资源进行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给学生留出质疑的空间。教师以教材为出发点进行质疑训练活动,鼓励学生不盲从,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教师为学生寻找质疑的突破口,引导学生提升质疑问题的水平,促使学生运用思维能力,内化学生质疑能力。

《去年的树》课文以对话为主,教师设计了朗读训练。课文中出现了四组对话,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第一组对话的训练。第一组对话是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的场景,教师指名学生读,朗读结束,教师为学生提供质疑方向的指导,教师询问学生,当读到“我明年一定回来”时,为什么要这样读?学生自然回答,“因为它答应了树明年回来,所以是非常坚定的语气。”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继续询问学生的体验感受,学生发表了一些独特的体验。学生自主进行后三组对话的朗读练习,通过品读对话体会到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教师要求学生再读课文结尾,把握细节,教师围绕“看”字设置任务,当鸟儿看着这灯火,对着去年的树,她有千言万语想对树说,可千言万语只化作“看”的动作,在故事中鸟儿有没有说自责的话、挚爱的话、祝愿的话、告别的话?学生提出质疑迅速开展组内讨论,仍有同学对结尾处未写到鸟儿的表情、心理有疑问,教师及时引导,说明故事留给读者空白是用最浅近的语言表达最深厚的感情。教师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注重引导,学生课堂参与度高。

参考文献:

[1]袁少伟.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J].考试周刊,2015,44.

[2]李绪明.小学生语文课堂质疑能力的缺失及应对策略[J].新校园,2014,05.

[3]王淑英.论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01.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正余小学)

责任编辑:邓钰

猜你喜欢
质疑能力培养途径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课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物教学时如何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