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梅
【摘 要】 小学作文的创作形式比较简单,一般是基于“表情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模块展开的创作。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作文创作的方法和概念还掌握得不够到位。我们要把课堂与生活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融入作文中,真正展现活灵活现的人物及情节。本文就从当前作文教学的理念出发,对学生人物描写的培养方法和引导策略做几点分析。
【关键词】 小学;作文;人物描写;教学方法;指导
在小学生的作文描写中,通常是记叙文和议论文,素材是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的基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特殊的题材和元素,提升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给学生构造一个“实际化”“元素化”“人物化”的语文作文学习课堂。当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写作题材时,便能自觉、自主地进行创作,加强人物描写的模式和方法,展現自己独特的创作天赋。
一、注重人物描写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
在开展小学作文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分清楚次重点,注重人物描写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因为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活跃阶段,刚接触到作文创作,难免会遇到创作难题和困惑。教师就要分层次、分内容地进行引导,让学生先认识到作文创作的理念,再通过各种时代元素,在作文创作的基础之上掌握写作方法。
任何类型的作文创作都需要酝酿情感,更何况是注重细节的人物描写。小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教师可以每日给学生布置一项课外作业,让他们尝试记录自己每日的所见所闻,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当学生学会记叙、学会思考,便能通过观察和想象的方法,运用自身的语言,创作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作文。教师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制定出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作文教学课堂,鼓励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作文题材进行人物描写。
二、加强作文教学的模式,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语言描写是人物描写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优质的创作语言更能够突出人物的特征,展现出独特的感情色彩。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语言能力,教师要加强作文教学的模式,多维度地促进学生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学会把思想构成一个统一的连贯体,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语言描写的氛围中。在小学教材中,有很多关于人物描写的优质文章,教师可以把这些文章合理利用起来,激发学生的人物描写意识,感受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刻画语言和描写手法。比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中,“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就是对老人的深刻描述。通过有效的学习,学生能从文章中感受到人物特征,学习作者的描写手法,以便自己在创作时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更加栩栩如生。
日常生活元素是写作描写的来源。学生在对某个动作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会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考虑,看是否和实际相对应。所以教师要引入优质的写作题材,逐渐增强学生的作文题材选取技巧,全面提高小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让他们用灵活生动的语言打动读者,创作出一篇属于自己的人物描写作品。此外,人物描写通常从“语言”“心理”两个方面来进行,我们要抓住孩子们的想象力,引入各种各样的写作题材,帮助他们找到有效的构思技巧,对人物进行语言和心理的全面刻画,充分发挥写作教学的独特作用。在学生描述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比喻、夸张、排比、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从内容和性质上分别扩展描写的维度,让人物描写更能突出人物的形象和特征,发挥作文创作的个性化和自由性。
三、引入人物描写的手法,训练学生的创作技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收集作文题材能力的训练,并有效引入人物描写的手法,训练学生的创作技巧。不同的学习阶段,写作教学的模式应该有所更新和完善,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阶段应该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发展。教师的课堂教学不要用“照片”模式,而是要综合提高学生的作文创作意识,改用“视频”模式,将传统单一的课堂变为多元素、多层次的写作指导课堂,加深学生对人物描写语言运用的理解和记忆,充分发挥作文教学的优势。
刻画人物感情的词语是非常丰富的,比如“文质彬彬”“聪明伶俐”“风度翩翩”“眉清目秀”“冰清玉洁”等,这些都是适合在人物描写中运用的四字成语。教师要全面引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让他们在作文创作的过程中学会使用这些优质的成语素材,提升作文的创造力和感染力,训练学生发现美的眼睛。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高有低,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使用简单的词语,从基础的教学入手,一步一个脚印,提升学生的作文创作能力。
总而言之,作文是小学语文课堂中至关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每个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基础。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的观察,配合人物描写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内心深处的创作天赋,教师只有不断创新作文教学的模式,才能为孩子们构建实效性和元素性兼顾的作文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综合训练学生的创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