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
一组来自上海的“学校出游,学生为霸气老师全程打伞”的照片在网上疯转。据知情人透露:“这名老师平时与学生关系很融洽,就像大姐姐一样。”据悉,当天这名男生系自愿为老师撑伞。照片曝光后,市教委第一时间要求各区县教育局积极排摸、确认事实,并要求加强师德师风的教育宣传。
一把遮阳伞,暴露出的是教育的隐痛。近年校园性侵、体罚学生等事件层出不穷,教师形象在某些情形下被“妖魔化”,公众的同情心则不断泛滥,导致“打伞事件”一经曝出,尚未等到更多详细信息公开,便演变成一场舆论讨伐。从目前教育第一线的实际看,师生关系不容乐观。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知识传递的渠道在拓宽,情感沟通的大门在缩小。当然,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教师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动摇,工作热情衰退,责任感弱,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结果师生关系多了功利,少了真诚。学校为了打牌子、树声誉也通过各种管理手段要求教师“出分数”:教师的奖金、福利要与分数挂钩,教师的评优评模要与分数挂钩,教师的职称晋级要与分数挂钩,教师的竞聘上岗、末位淘汰要与分数挂钩。在此重压之下,教师只好“重压”学生。从学生角度来思考,有一些同学盲目地追求个性发展,我行我素,狂妄自负,目空一切;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事事唯我独尊,事事要求百依百顺,经不起挫折,听不得批评,不懂得承担责任,不懂得与人相处。从社会角度来看,尊师重教氛围不够;社会舆论出现不良导向,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教师在家长和学生心中的形象。
面對“打伞事件”,我们应该思考的或许不是如何评判个别事件和个体行为,而是在依法治教、教育治理的今天,如何反思和重构师生关系?
一、 不做不苟言笑的包公,做宽容大度的弥勒佛
1. 理解—“理解万岁!”
理解是宽容的基础。理解不是放纵,不是逢迎迁就,理解的目的在于有的放矢,这就要求教师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博爱、无私、宽容促使学生清醒地认识自身的错误,帮他们走出误区,步入阳光地带。
2. 耐心—“静静地等待花开”
耐心是教育的法宝。耐心是一份涵养,它要求你遇事不急不躁,冷静行事;耐心是一份期盼,它要求你播撒希望的种子,等待成熟。老师有了耐心,就不会动辄责罚学生,对学生失去信心。老师有了耐心,就会冷静地对待学生身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妥善地加以解决。
3. 仁爱—“心会跟爱一起走”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二、 不做动辄发怒的莽夫,做心平气和的智者
一个成熟的教育工作者是举止从容、教育有方的。宽容学生的过错就是善待老师自己,也是让学生自省的最好方式。学生的悟性不一,心性不同,理解世界的方式也不一样,唯有老师诲人不倦,用等待、期望的心情去让学生慢慢理解然后慢慢接受老师的教育。在这等待的时间里,老师始终要心平气和,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他们沟通的方式,积极探索其心灵的奥秘,教育方能行之有效。
三、 不做粗枝大叶的糊涂虫,做细致谨慎的精明人
老师工作要做到一个“细”字。了解情况要详细、要认真,做到全面观察和了解;发现问题要仔细;处理问题要细致。老师工作有细心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处处留心,做有心人。身为老师尤其不能怠惰,什么事都要管一管、问一问、探一探,即使学生能自主管理的地方也要查一查,把学生的一切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对班级情况方能了如指掌,把什么问题什么后果想一想,把什么意见说一说,班级才能被治理得井井有条,少出岔子。班级不乱,学生心安,老师岂能心不欢畅?
总而言之,在现代教育环境中,师生关系的缓解需要社会、学校、家长、教师以及学生等各方的协作努力,才能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师生和谐”的良好风尚。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石桥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