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心理模型是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实践工作和探索理论依据的重要工具。狭义的心理模型指平时运用较多的心理学理论的模式化或可视化内容。按照类别划分大致可分为心理测量类、心理辅导类、学习类、自我觉察评估类、人际交往类五种类型。对心理模型的识别和应用有助于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
【关键词】心理模型;中小学;心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96-0012-05
【作者简介】周南,南京市第二十七初级中学(南京,210022)教师,一级教师。
新时代背景下,一线教师在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时应使用合适的方法和有效途径来提高工作效率,心理模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心理模型进行归纳,大致分为心理测量类、心理辅导类、学习类、自我觉察评估类、人际交往类五种类型。
一、心理测量类
1.九型人格模型。
九型人格模型是人格分析的常用工具之一(见图1),可以让人们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从而扬长避短,知己知彼,懂得如何更加融洽地和别人交往沟通并建立关系。
9种人格形态中,有1种是基本人格形态,这种基本的人格类型是比较稳定、不会轻易改变的,但是可能因人的成长环境等其他因素影响而出现一些偏差,这就是同一种基本人格形态的人在性格上存在差异的原因。人的基本性格在性别上没有太大差异性,而且也没有价值观上的好坏。其中2、3、4型被归纳为感受型,对情感的直觉比较强烈,也称为情绪模式;5、6、7型被归纳为思想型,对思考和分析比较强烈,也称为思维模式;8、9、1型被归纳为直觉型,对身体力行的行为问题的直觉比较强烈,也称为行为模式。
2.霍兰德职业规划模型。
霍兰德职业规划模型根据个人的职业兴趣不同,将人的性格分为:实用型(R),喜欢使用工具操作机器等;研究型(I),喜欢独自解决复杂的问题或者逻辑分析等;艺术型(A),喜欢自我表达或原创活动;社会型(S),喜欢帮助他人,热衷社会关系等;企业型(E),有影响力,擅长说服和政治;事务型(C),喜欢处理文字、数字等流程性较强的工作。这6个类型之间存在着一些关联,相邻的类型之间也有着相同的特点。人们通常会选择与自身兴趣匹配度较高的职业以求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
二、心理辅导类
1.个案概念化模型。
个案概念化,指咨询师对来访者的认知行为、情绪情感和人际等内在心理资源加以整合及组织,并用心理学理论描述和解释出来,为以后的诊断或咨询计划的实施提供基础。贺孝铭在1999年提出了个案概念化的8个维度(见图2)。
美国心理学家Len Sperry博士于2012年提出了个案概念综合化的模型,即诊断概念化、临床概念化、文化概念化和治疗概念化。诊断概念化是咨询师收集来访者的信息后对其心理表现的性质和程度的描述性刻画,如来访者的精神状态、所处环境、健康状况、疾病史、人际关系等,通常理解为“发生了什么”。临床概念化则是解决“为什么会发生”,是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原因进行概念化的陈述,这与咨询师的经验、流派等有着密切关联。文化概念化指在一定背景下对采访者的影响。治疗概念化是解决“怎样做”的问题,提供咨询的计划和方案。
2.精神分析理论模型。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中,本我、自我和超我共同構建了意识,人的一切心理现象都可以通过这三个部分得到解释。相互对立的“本我”和“超我”被“自我”调节着,有的时候“自我”会让大脑产生一些诸如压抑、否认、投射等防御机制。“本我”是无限制追求快乐,且大部分处于人的潜意识状态;“自我”是无限制追求现实,这一阶段是比较理性和现实的,处于人的意识状态下;而“超我”是无限制追求完美,是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前意识状态下。三者的交互作用维持适当的平衡才是一个完整的个体。
3.理性情绪疗法ABC模型。
理性情绪疗法ABC模型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他认为人类的一些行为后果不是由客观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由个体对客观事件的不同观点和信念引起的。其中,A指诱发事件,B指客体对客观事件的信念和态度,C指后果或结果。如考试焦虑(C)的个体会认为是考试(A)引发了焦虑,其实考试本身是不会引起焦虑的,而是个体对考试结果或者过程产生的一些信念(B)让个体产生焦虑感。
4.经典条件反射模型。
在心理咨询的行为治疗中,条件反射模型被应用得相当广泛,根据该模型演化出了一些比较著名的心理疗法,如系统脱敏和厌恶疗法。系统脱敏是治疗恐怖症的有效方法,如来访者不敢接近老鼠,让来访者在充满大量愉快刺激和心理暗示的状态下逐渐接近老鼠,在轻微程度的接触适应后,再慢慢加重接触程度,最后使来访者慢慢适应。厌恶疗法又称对抗性条件反射,来访者想要改变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又无法自我控制时,可以通过厌恶疗法,即一出现该行为就会受到一种厌恶的刺激,如让来访者感受到一种疼痛或者恶心的感觉,身体会自然地将这种厌恶的感觉和该行为建立联系,从而降低该行为出现的频次。
5.共情理论模型。
共情指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同理心,是体验别人内心心理状态的能力,是咨询师需要掌握的一种重要技术。共情的理论模型是看到行为和动机后产生与自身相适应的情绪情感体验,再投射到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然后通过一些技巧和手段正确表达出来(见图3)。
共情的三阶段包括:(1)主观共情,指识别,想象,直觉,感觉水平;(2)人际共情,指咨询师适当地把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或者概念化传达给来访者;(3)客观共情,指咨询师使用量表或诊断手册了解来访者潜在的信息,并且与之前两种共情交互作用,以加深对来访者的进一步了解。
6.积极心理治疗的四个模型。
积极心理治疗是德国心理学家诺斯拉特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以人的能力为本质的促进其积极改变的实践方法。它包含4个模型,即平衡模型、认知模型、关系模型和榜样模型(见图4)。
平衡模型认为人的身体关系、未来意义以及成就是相互作用影响的,但要追求平衡。认知模型是指人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应对方式有感知、推理、传统和直觉。关系模型的4个维度是与自我或他人的关系,这些维度和榜样模型的4个维度相对应。
7.焦点解决短程咨询四象限模型。
焦点解决短程咨询是目前很流行的咨询方法之一,凭借其高效的特点,快速成为独特的咨询流派之一。根据四象限特点,咨询师能快速定位来访者的时间位置,为其提供帮助,并通过内容轴的搜集,进一步定位来访者的位置,让来访者从自身寻找能量,从令人烦恼的过去走向心驰神往的将来(见图5)。
三、学习类
1.学生学习模型。
学生学习模型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模型之一,非常清晰地阐述了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一些影响学习的内部或者外部因素,从动机、能力以及干扰项三个维度分析了学生的学习行为(见图6)。
2.信息加工理论模型。
信息加工理论模型是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模型之一,是将外部信息通过一系列的加工程序转移或存储到内部记忆的过程。它将人类的大脑和计算机进行类比,通过模拟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模式来说明人脑的学习模式。
3.学习的策略模型。
学习的策略模型分为两种,即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有三类: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复述策略是比较表层的学习,精加工策略重在理解记忆和串联认知,组织策略在于归纳总结和提炼。
元认知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也被称为反省认知。元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本身的认知过程,元认知策略指的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对自我学习的一种计划、监控和调节。(1)计划策略,即学习活动开始之前对过程的猜测与假设,对学习计划和方法的设置和安排;(2)监控策略,指学习活动过程中个体对自己学习的判断和评估,如对注意力的跟踪或者对时间的把控;(3)调节策略,指根据监控策略的评估结果,个体对学习过程进行修正和调整。
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二者不是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合理运用两种策略对个体学习的整个过程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最常见的心理模型之一。通过该模型可以看出,在刚开始很短的时间内,识记内容的记忆保留量是迅速下降的,也就是忘得特别快;随着时间变长,遗忘速率在降低,曲线逐渐平缓(见图7)。根据这条曲线及时复习学过的内容,会收到很好的记忆效果。
5.耶克斯-道德森定律。
耶克斯-道德森定律有两个模型曲线(见下页图8):一个是行为效果与动机水平高低的关系曲线,表明较低的动机对于复杂任务的处理会有更好的效果;而对于简单的任务,高动机则会有高效果。第二个是焦虑水平和绩效之间的关系曲线。从倒U型的曲线来看,适当的焦虑水平会提升做事的效能和绩效,过低或者过高的焦虑都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四、自我觉察评估类
1.萨提亚冰山理论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维琴尼亚·萨提亚提出了非常著名的冰山理论(见图9)。她把人比喻成一座水面上的冰山,水平线以上是人们看到的表象(行为),而剩下的大部分内容是隐藏在水平线以下的。揭开内心的冰山,我们会渐渐觉察到自己生命中的感受、渴望、期待等,能看到真正的自我。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自我觉察评估的模型,也是咨询师共情的基础模型之一。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提到人本主义就不得不提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从人的本质解释了人类的需要,包括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成长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需要的层次越低,潜力就会越大;想要有高级别的需要,则要先满足低级别的需要。
3.乔哈里窗模型。
乔哈里窗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重要模型之一,被贴切地比喻为自我认识的一面镜子(见图10)。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窗口,知己知彼是正确认识自我、和他人友好相处的基础。
4.压力应激反应模型和压力系统模型。
人有了应激刺激就会有应激反应,同样,有了压力刺激的时候,人也会有相应的应激反应模式。压力应激反应模型反映的是在应激源的刺激下,受到各种中介变量的影响,人们会产生不同的应激反应,包括心理反应、行为反应等,严重的可能影响身体健康(见图11)。
生活中,压力往往不是单因素的,可能是多元化的,人们需要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找到一种平衡的适应方式。图12是压力系统的多因素理论模型。
五、人际交往模型
这里介绍三种实用的人际交往的自我评估模型(见图13)。第一种是取悅/交往模型,表达个体与他人交往时的偏向、深浅和多少。第二种是动机/能力模型,表达个体与他人交往时的情感投入高低以及交往能力的大小。第三种是关系/利益模型,表达个体在交往过程中的侧重点是交往本身还是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