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探讨

2020-04-28 07:55杨桂红
大医生 2020年24期
关键词:瑞舒伐阿托血脂

杨桂红

(临沂河东中心医院,山东临沂 2760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的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血管腔狭窄堵塞,并发生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的疾病[1]。目前临床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比如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使患者的血脂水平得到控制,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阿托伐他汀,但是,临床研究发现,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的疗效并不理想,需采取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2]。而瑞舒伐他汀作为新型药物之一,能够有效保护肝功能,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本研究选取冠心病患者102 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3 月至2020 年3 月临沂河东中心医院收治的102 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1 例。对照组中,男性27 例,女性24 例;年龄42 ~78 岁,平均年龄(61.30±1.10)岁;合并症:高血压26 例,糖尿病25 例。观察组中,男性28 例,女性23 例;年龄41 ~79 岁,平均年龄(61.20±1.30)岁;合并症:高血压27 例,糖尿病24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临沂河东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3];②心绞痛Ⅱ~Ⅳ级者;③对研究药物不过敏者;④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表现。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严重脏器疾病者;②患有严重精神障碍者;③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者;④对研究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心力衰竭等。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广东百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021,规格:10 mg×7 片)口服,1 次/d,10 mg/次,于睡前服用。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0008,规格:10 mg×7 片)口服,1 次/d,10 mg/次,于睡前服用。两组均持续治疗2 个月。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 ①显效代表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除,心绞痛分级降低2 级及以上;②有效代表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心绞痛分级降低1 级;③无效代表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变化,心绞痛未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4 项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包括心绞痛、胸闷、便秘等的发生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SPSS 24.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TG、LDL-C、HDL-C 4 项血脂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LDL-C 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 水平则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 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HDL-C 水平则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注:与治疗前相比,*P <0.05。

组别 n TC TG LDL-C HDL-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1 5.81±0.29 4.28±1.16* 2.13±0.46 1.31±0.28* 3.23±1.26 2.32±0.41* 1.07±0.97 1.59±0.19*对照组 51 5.83±0.31 4.94±1.32* 2.14±0.47 1.75±0.39* 3.24±1.27 2.76±0.69* 1.06±0.98 1.32±0.21*t 0.336 2.682 0.108 6.544 0.039 3.914 0.051 8.573 P 0.737 0.008 0.913 0.000 0.968 0.000 0.958 0.000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中,发生心绞痛1 例,胸闷1 例,总发生率为3.92%;对照组中,发生心绞痛4 例,胸闷3 例,便秘2 例,头痛1 例,总发生率为19.6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4,P=0.013)。

3 讨论

冠心病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具有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其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高,且猝死的可能性更高,并存在引发心肌梗死的可能,进而增加了临床治疗的困难程度[4]。近年来,相关学者的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易发生脂质代谢异常症状,且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即脂质代谢异常可出现脂质沉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5]。但值得注意的是,他汀类药物作为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之一,其不仅能够发挥降脂的作用,同时还能有效调整血脂指标,进而有效降低冠心病的致死风险。

但相关临床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临床上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血脂调节达标率仅为16%,也说明了仅仅应用调脂药物是难以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的[6]。因此,如何开发出全新的药物类型,寻求兼顾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的药物,是保证冠心病治疗效果的关键,需引起临床医学工作者的充分重视。阿托伐他汀作为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之一,其药效显著,不仅能够有效调节血脂指标,还能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此外,阿托伐他汀作为一种还原酶抑制剂,还能够快速透过细胞膜,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显著[7]。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调节血脂指标以及抵抗血小板聚集,但是对于人体肝功能的影响较大。部分患者用药后会出现机体耐受性不佳,便秘及头痛等不良反应的可能性。由此可见,阿托伐他汀仅适用于冠心病危重症的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管重建及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对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一定的作用。而对冠心病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能够降低肝功能的损伤程度,极大地增加了LDL 的受体数量。瑞舒伐他汀作为他汀类药物中的一种药效很强的药物,10 mg的剂量就可使患者的LDL-C 指标水平得到有效降低,并且其用药剂量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8]。此外,瑞舒伐他汀调脂降脂效果显著的原因也与其自身药物利用率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且该药物的血清半衰期较长。羟甲基戊二酰辅酶还原酶为该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可起到反馈性刺激LDL 受体的作用,使受体的活性及数量增多,进而可以有效降低胆固醇的合成数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6.08%,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对照组78.43%;且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在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发生率3.92% 也显著低于对照组19.61%。由此可见,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应用效果更为理想,这一结论与刘佳妮的研究成果也相一致[9]。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也显示,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总疗效可高达90.00% 以上[10-11],这与本研究中92.16% 的结果相一致,说明瑞舒伐他汀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指标,且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瑞舒伐阿托血脂
瑞舒伐他汀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老年冠心病运用阿托伐他汀钙复合曲美他嗪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评价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心肌梗死PCI术后小鼠心肌线粒体稳态的影响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