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英
【摘 要】 数学是高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科目,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探讨数学教育教学方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核心素养教学在教育实践中被不断强调,所以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深化。就当前教育实践中的数学教学分析来看,概念教学是重要的内容,其对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规律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文章对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概念课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旨在指导教学实践工作。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策略
概念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为高中数学考核中,部分问题的解决都要从概念分析入手,所以强化概念课的教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下,高中数学概念课的具体实施需要有所转变,在教学方法利用方面也要向多元化发展,这样,最终的教学效果才会更加突出。总之,讨论分析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策略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数学概念课的重要价值分析
就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具体情况来看,主要课程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概念课,其主要包括的是各类概念的讲解以及概念类题目的解决。第二大类是方法课,主要是总结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从而让学生掌握具体类别题目的解题思维和方法。
对数学考核试卷以及课后习题等进行分析,概念类题目的比重相对较大,而且一般的复杂类题型最基本的切入点大都是概念,所以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概念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函数问题的解决中,二次函数的概念、三角函数的概念等掌握会让学生更加准确地判断函数的类型,从而提取此类函数问题的解决方法,实现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有解析几何中圆、抛物线、双曲线等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对具体的概念有深入性分析。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概念课的教学策略
从目前的学科核心素养分析来看,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有六个,分别是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在概念课的具体教学中,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目标择取教学方法,要执行以下的教学策略:
第一,在概念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实施引导教学策略。所谓的引导教学策略具体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直接进行概念的讲解与分析,而是在课堂的前半部分,利用指导性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在教学开始的时候,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y=3x?+5x+2、y=6x?+4x-1这样的等式,让学生观察。通过指导,学生会发现所有的等式均存在着两个未知数,而其中一个未知数的最高次幂为2次,了解了等式的基本特点后,老师可以适时引出二次函数的具体概念,并对概念的具体表达式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对二次函数的认知会更加深刻。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分析,此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抽象能力培养有重要的意义。当然,不仅是二次函数问题可以用此方法进行教学,解析几何概念课也可以利用此种方法教学。
第二,在概念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类别分析教学法。所谓的类别分析教学法,具体指的是在讲解全新概念的时候,可以将与其具有相同属性的已知概念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类比的方法实现对新概念的掌握。就目前的數学教学来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在概念上具有相似性,所以在等比数列的具体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分析等差数列的特点,然后将其特点进行移植,这样,学生对于等比数列的概念会有初步认知,之后再经过老师的详细分析,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另外,在椭圆、双曲线的概念教学中,此方法也可以进行利用。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分析,此方法能够实现学生的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对于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以及数学建模能力的提升有显著的作用。
第三,在概念课教学实践中,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所谓数形结合方法,具体指的是在进行概念讲解的时候,老师不仅仅进行抽象的文字分析,更要配合具象性的图像。比如在讲解圆和圆、圆和直线关系的时候,老师不仅要用文字和语言进行叙述,更要利用图像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这样,学生的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可以得到结合,其他方面的核心素养也能够实现显著的提升。
综上所述,数学概念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理解概念和分析概念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要对概念课教学给予重视。目前的数学教学不仅要基于课标的基本要求,还要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实施教学,因此,概念课教学需要利用全新的方法和策略。文章对核心素养下的概念课教学做分析,旨在为教学实践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建友.挖掘教材例题内涵 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函数的概念教学评析[J].数学通讯,2017(20):11-14.
[2]杨广娟.“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养成途径——以数学概念教学为例[J].中学数学,2017(4):32-33.
[3]潘敬贞,王晓川.重视本质贵在自然——高中数学函数概念教学探讨[J].数学教学通讯,2018(3):58-59.
[4]李昌官.为提升数学核心素养而教——兼谈2016年全国高中数学优秀课“分层抽样”教学[J].中国数学教育,2017(1-2):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