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明 夏冰 张宇康 金国栋
拓展课程是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1]通常参与拓展课程的学生相对来说兴趣更浓厚、基础更均衡,教师应当增加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把体育课中的练习方法带入拓展课程教学中,导致学生重复学习。更有一些教师想当然地想练习什么就练习什么,毫无规划可言。笔者以篮球拓展课程传接球单元(水平二)为例,探究如何让学生在拓展课程练习中更好地掌握技术、发展体能、学会运用。
一、提升练习方法的适切性,突破技术的重难点
传接球是篮球比赛中的主要技术手段,在水平二中掌握好传球的“时机、力量、路线”非常重要。笔者用6课时设计传接球单元,在“技术单元、体能单元、运用单元”三个小单元课时量的分配上采用了“1-2-3”模式,通过6课时发展学生在传球和接球时的判断和移动能力,感知传球时的用力大小,建立并强化身体与球的位置关系。
《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从“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单元只是构建单元的一种思维方式,不能单独割裂开来理解。《纲要》把“技术单元”理解为新授课时。[2]笔者认为对待新授课,如何领会动作要领、突破重难点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提升练习方法的适切性是需要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的。
1.领会技术要领
动作要领能更加准确地解决技术单元的技术动作。反观技术动作要领来思考和设计练习的方法,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和生成技能。提炼动作要领,让生涩的语言变成老师的精讲,从而改变学生的认知层次。
如表1原地传接球和听哨音传接球练习中,主要还是以强调练习的稳定性为主。强化每一次传接球的稳定性,让学生在稳定性练习中领会动作要领。把传得快,传得多,放在稳字后面,先巩固技术要领,后逐步加快,改進要求。
2.寻找技术重点
重点是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中心内容。例如在传接球单元中,技术小单元把传球的形式作为重点,采用“抛、投、递、反弹”等方式将球传给同伴,而不是一味强调胸前传接球,更应强调传接球的传接时机。以这个角度来改善整个练习设计的思维,发展学生传球和接球的关系,感知传球时的用力大小,建立与强化身体与球的位置关系。
3.挖掘技术难点
难点是学习过程中,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某些关键点。在传接球单元中第一课时的难点为传接球的稳定性。学生必然会思考如何传接球更加稳定,能更加准确无误地传到同伴手中。不同传接球方式的目标是一样的,就是传得稳、传得准。技术维度开始慢慢灌输人—球—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空间位置感,通过细节的一点点改进,为后期摆脱防守、快速跑动打下基础。
二、追求练习方法的无痕性,潜移默化提升体能
《纲要》中指出“体能”单元相当于复习课,是复习提高技术。[2]篮球传接球中,以技术为主线,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体能的练习。
1.简化体能单元组合
体能往往会穿插在技术和运用单元中,它很难单独地剥离。只有在技术单元、运用单元中融入体能,才能更好地践行体能单元。表二中,笔者通过有球移动传接球、无球移动传接球、双方移动传接球等练习方法,让传球更加多元化。通过组合和线路的改变,让学生移动起来,在移动中优化学生的体能,不用再重复设计接力跑、快速跑等元素在传接球单元中,让整个传接球单元结构更加明确,提升了组合的有效性。
2.追求体能“无痕”发展
服务于运用实践,一直是技术生成的最后结果。当三个小单元组合成大单元时,它的目标指向性会更加明确,层次分明、逐步提升。
例如表2中,两点和三点双手传接球+跑动的运用,从空间上不断递升练习的难度,迫使学生在传接球稳的基础上,加快跑动的速度,让体能的发展在无形中得到锤炼。
三、增强练习方法的对抗性,提升能力强化运用
《纲要》指出“运用”单元相当于更高层次的综合复习课,是对所学技术更高层次的复习巩固提高。[2]在球类等有身体接触的对抗性项目中,“人—球—人”的这种关系在进攻状态时,获得或创造出得分的时间空间,在防守时破坏对方对球的控制权,不给对方提供适宜进攻的时间空间。
1.依托技能组合 拓宽练习广度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只教单一技术,如投篮、传接球、运球等,当教完后,学生在教学比赛中基本不会用这些技术。因此在传接球过程中,利用两个或多个单一技术组合,让量变形成质变,既激发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又开拓了学生思维的广度。表3中运传组合练习,就是把运球和传接球两种单一技术相组合,既巩固了单一技术,又产生了新的组合动作。因为篮球本身是一个组合运动,只有练习方法的设计更加贴于实战,学生在课程中习得的效率才越高。
2.依托维度组合 变化练习深度
技术单元、体能单元、运用单元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纲要》中指出三个维度是构建单元的一种思维方式,不能单独割裂开来理解。[1]两个维度构成一个平面,三个维度就立体了,让组合变化越来越多。表3中多点折返传接球(直线三点一人移动、直线四点两人移动)中,以传接球技术为支点结合折返跑练习,通过体能与技术的结合,让练习更加贴近实战。表3行进间传接球练习中,设计意图以无球跑动+传球+无球跑动,串联比赛中传切技术的要点,让单一技术或者组合演变成了战术层面教学,让整个练习深度有了质的提升。
3. 依托实战组合 强化练习强度
《纲要》在运用维度中提出要改变“为了技术而技术”的弊端,从习得技术到学会方法再到形成技能。[2]篮球传接球单元,学生真正掌握在合理的时间空间中,寻找合适的传球出手的机会,就是技术运用能力的发展。表三中多人抢断就是在传接球的基础上,利用人—球—人之间的各种因素,改变传统的传接球方式,让练习的设计更加贴于比赛实际,在思维和技术的碰撞中,发展篮球传接球技术与能力。
总之,拓展课程单元练习方法设计从“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出发,以促进练习方法的适切性、无痕性、对抗性整个教学。从技术小单元中动作要领、重点、难点,从体能小单元内容组合、无痕发展,从运用维度小单元练习广度、深度、强度,改变和提升练习方法的设计。只有针对性的对于拓展课程有效练习方法的设计,才能让整个单元形成良性循环,真正地把技术运用于实践,让学生愉快、有兴趣并主动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刘延革,耿子文.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拓展型课程概述[J].小学教学研究,2018,34:54-58.
[2]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