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试分析《狼图腾》所展现的狼性精神,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关键词:图腾文化 狼性精神 启发
一、图腾内涵与狼性精神
所谓图腾是指记载神的灵魂的一种载体,是古代原始部落信仰某种自然或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等,而用来作为本氏族的徽号或者象征。图腾作为一种精神的、灵魂的载体,其形成的基础是原始部族对大自然的敬仰和崇拜,并且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运用图腾来解释神话以及民俗民风是一种早期的人类历史较为普遍的文化现象。
(一)图腾的演变
1.初生阶段——受想象力水平的限制,图腾对象的呈现与自然形态较为相似。比如某些部落直接将动植物的本体形态作为其部落的图腾,用以记载神的灵魂。
2.鼎盛階段——受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影响,人们的想象能力也得以提升,并且更加重视自身作为“人”的独特之处,受亲情纽带的影响,祖先意识加强,将兽拟人化,即把人的形体特征赋予兽,将兽趋近于人。图腾形象开始达到半人半兽的“图腾圣物”。
3.祖先崇拜阶段——人为地将民族图腾和其祖先建立起一定的血缘或者特殊的关系,比如认为其图腾是其祖先的先祖或者其祖先正是由图腾动物演化而生。每个氏族都有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图腾,信仰着同一图腾的集团成员是一个统一团体。
(二)狼性精神的具体分析
《狼图腾》是一部以狼为叙述主体的小说,作品讲述的是在内蒙古草原插队的男知青和草原狼、游牧民族相互依存、斗争着也共生着的故事。无所畏惧、敢于殊死拼搏的草原狼才是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上真正的霸主,且它们有着许许多多值得人们去学习的精神特征。
1.英勇无畏且冷静沉着的精神。小说《狼图腾》中,陈阵和杨克带着两条大狗出发想要偷袭狼洞,并将老狼与小狼一网打尽。小说中写道:“母狼正在发狂地猛攻死守……与两条狗拼命厮杀”,这里很好地展现了草原狼的英勇无畏。看到这里的时候笔者没有感受到草原狼一丝一毫的恐惧气息,所能感受到的只是一种猛烈的、凶狠的狼性,并且小说中狼和狗的对比更加凸显狼的无畏,它就是真真切切的内蒙古草原上的霸主;而当母狼发现陷阱和圈套之后,便躲进狼洞再也不出来了,它没有出于被袭击的愤怒而与人和狗死缠,而是很好地认清了局势后选择了一时的躲避,这不是害怕、不是胆怯,就好比古时战场上迂回敌后不是怯阵,佯装败退也不是逃兵一样,这都是英勇且沉着的草原狼的智慧。
2.团结合作的精神。草原狼作为内蒙古草原上的霸主,并不是只会单打独斗的独行游侠,它们经常团队合作、协同作战。它们会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而聚集起来,合作出击,建立起一个相互协调的高效配合的团队。如描写狼群撤退时的情形,虽然狼群因受到蒙古族猎人的围困而不得不紧急撤退,但却很难看出有丝毫的慌乱,狼群连撤离都是井然有序的,在狼王的领导下按最有利、最稳妥的方式撤离。不难看出,不论是作战抑或撤离,狼群始终都可以保持高度的协同合作的作战方式,不会盲目进攻,不打无准备之仗,更不会自乱阵脚,在狼群头领的领导下英勇作战不畏死亡,甚至有的时候可以为了大局而舍弃自身的生命。
3.极具耐力的狼性精神。草原狼拥有极多值得人们学习的精神,其中作为草原上别具风采的霸主,十足的耐力是其成功偷袭、获取猎物的重要依仗。文中毕利格老人带陈阵去草原上暗中观看草原狼群偷袭黄羊的情节中,陈阵见狼群迟迟不发动进攻,等得有点不耐烦,猜不准狼群的用意,一度揣测狼群是不是在等天黑再发动进攻,并忍不住询问了毕利格老人。老人和他说了当年成吉思汗的故事,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够打败金国的百万大军,靠的不仅仅是战功赫赫的蒙古铁骑,也不仅仅是刀头舔血的狠厉,而是耐力,像狼一样的耐力。草原狼正是如此,不论是偷袭黄羊还是发起反抗都没有急于行动,它们很有耐性,结合其他的一些优势,这就是它们制胜的关键,因而耐心也是狼性精神中比较鲜明的特点。
二、狼性精神带来的启发
(一)对民族精神的启迪
《狼图腾》这本书在带给我们有关草原狼的精彩故事的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有关狼的文化和狼的精神。在崇拜一个图腾之时,我们所要了解的不应只是其本体,更应该了解其文化内涵与精神意义,借此焕发我们的民族精神,发扬团结、勇敢、坚韧、奋进的大无畏精神。
(二)图腾的推陈出新
作为蒙古部族精神载体的“狼图腾”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有着它的影响力,没有泯灭在人类发展的路途之中,没有被其他的图腾文化所取代,它被人们融进了传说与故事中,被历史保存了下来。而要想将狼图腾与时代融合,就在于推陈出新,要将“狼性精神”中的“英勇、无畏、警觉、敏锐、坚韧、团结协作”等品质与新时代相融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相融合,这样才能够代代发展、历久弥新。
三、结语
图腾实质是一种精神崇拜,是一种生命力的崇拜。作者姜戎对草原狼形象的刻画以及许多精彩故事的描写,带领着人们走进这个内蒙古草原上的狼图腾与狼性精神。这种强悍的狼性精神是中华游牧民族的精神品格,不仅影响着中华民族,也影响着全世界。
参考文献:
[1]姜戎.狼图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102-103.
(作者简介:王胜磊,男,本科在读,沈阳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现代文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