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蔚
一
这是一段从一开始就再也没有结束的旅程。从文明的发端,到唐宋的风雨,再到世界的山海……我们跟着作者的驻足、流连与怀想,寻寻觅觅,一唱三叹,俯仰神思,在人文山水中,深味“往事并不如烟”的历史余音。每一个因种种机缘碰到这段旅行的人,都不由得将自己的生命旅程加入这段略显清孤而漫长的道路。于是,一个人走不如一群人走,这支由心灵共鸣所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惺惺相惜,再也沒有止息。大家知道,我说的是一版再版的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
最早看到《文化苦旅》是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这本书诞生不久。彼时我是一个读小学的小小少年。在我好朋友的书架上,作家三毛的书旁边,我发现了它。我的好友不无得意地说:“这是我妈妈最爱的书。”这句话让我对这本书肃然起敬,因为她妈妈是我们当地省重点中学的语文教学名师,一颦一笑都文韵盎然,一言一语都典雅之至。那个下午,我翻开了这本对当时的我来说连书名都有点晦涩难懂的书。事实证明,这本书的确担得起我的敬意,它几乎为我打开了一个全然陌生而新鲜的世界。
在畅若溪流的语言中,我一任想象的小舟放逐漂流,在书中氤氲的广袤世界中马不停蹄地游走,几乎一个下午就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今日忆及往昔,这本书给予我的并不是具体的哪个章节、哪个典故、哪个人物的难忘,虽然我曾经为《道士塔》中文物的失落而悲愤哭泣、不知所措,又因《都江堰》中对李冰治水“大愚大智、大拙大巧”的评价而醍醐灌顶、感恩万千;我所能记得的是那种全然的阅读体验。这本书的言说方式与美学意象乃至精神境界,就像一朵美丽而优雅的云,昔日少时的天空因为这朵独特的云的漂浮,而显得那么纯净高远,神秘诱人——我想这就是历史与文化的神迹,也是哲学与思考的魅力,更是语言与文学的张力。这是世界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向一个少年徐徐展开画卷。
二
再见《文化苦旅》,恰逢这本书出版三十年再版,而我也已过了而立之年。阅毕新版小序,我才知道这本书的“书红是非多”让余秋雨老师如此烦恼,烦恼到甚至想切割与它的一切关系。这是我不敢想象的一幕,甚至,连我也不舍与之切割,可想而知其甘愿“切割”的“切肤之痛”。好在,恶语再滔滔终是速朽的,读者与时间永远不会背叛一本好书,更不会辜负一份善意。就像余秋雨先生所言,《文化苦旅》犹如苦行的浪子,终于轻叩门扉,满身风尘归家了。我再次捧起这本书,在哄睡女儿之际细细品读,我一边在旧的时空中找寻书中熟悉的印迹,一边在新的时空中聆听作者的絮语。恐怕,比“人生若只如初见”更美好的,就是“再见胜似初相见”吧。我摸着熟悉的门庭,捡拾起更多散落字里行间的文思华章,我甚至想象不远的将来,我把这本书放在小小女儿书桌之时的场景——我想,我视若珍宝的女儿那未来世界的画卷,也当如是徐徐展开。
三
《文化苦旅》的盛名其实无须我更多赘言,我国人教版教材的选编就是最好的代言——它对文明的体认、言辞的示范以及隽永的精神内涵值得我们的后代永续阅读。余秋雨先生的成就也早已广为人知,他辞官独步九千日,挽得文词八百万,是中国文化传播坐标式的人物。翻开再版的《文化苦旅》,我注意到,部分文章是重新收录的,也有部分文章可能出于体系的考量而删除;不少篇章结尾处,都多了“秋雨注”,揭示了文章背后的故事或与当下的关联;还有附后的《余秋雨文化大事记》供读者深度参阅,全书有不少耳目一新的惊喜。但我更想分享的是那些构筑《文化苦旅》之所以是《文化苦旅》的缘由,也就是它作为经典“不变的精神内核”,以及值得我们三十年由衷喜爱的那些光芒闪耀之处。
在霜冷凛然的山河岁月中,我钟情于书中那一份回眸历史的温情脉脉。史学大家钱穆先生曾在《国史大纲》中谆谆细言: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报以温情与敬意。我想,余秋雨先生可谓是用自己的言行把这种温情与敬意写在了中国的山河大地。在《都江堰》中,他盛赞李冰的治水是“最清澈的人类学思考”,治水之道实乃“天之道,生之道”,因为都江堰至今都安然执掌着亿万人的生计。在《黄州突围》中,他感动于苏东坡在遭人陷害成为阶下囚,连朋友都背离他时,那些为他聚集的文化良知,甚至狱卒都愿冒着生命危险为他准备了一盆洗脚的热水。那热度是文化与良知的温度。在《宁古塔》中,他为这些流放文士所经历的非人苦寒喊冤,文明不喜欢野蛮,但是苦难也难掩君子内心的高贵。这是用温热的手掌对严酷现实的抚摸,这是文明强大不屈的生命力。
在孤烟桃红的大漠江南畔,我偏爱那一缕书中吟咏文化的神采飞扬。我时常想,每个中国人除了自己出生的故土,都有精神的故乡。那故乡或许你从未造访,却异常熟悉,如西北大漠,如烟雨江南,因为那数千年不绝的文脉如一轮照古抚今的明月,已将我们的精神家园与这些地域紧紧相连——这或许也是余秋雨先生想在书中表达的意涵。在《杭州宣言》中,我们知道了人间天堂的来之不易,历史名士几乎前仆后继展开了一场“西湖生态保卫战”,其中就有白居易、苏东坡;文中一段描述令人动容:“如果一定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这位美女已病入膏肓……诗人的职责是描写美女将死时的凄艳,而苏东坡则想救她。因此,他宁肯不做诗人,也要做个真正的男人。”西湖令最伟大的诗人无心写诗,这不仅是西湖的绝美,更是苏东坡伟岸千古的实绩,美丽的西湖就是苏东坡的笔下风华。在《三峡》中,作者顺长江而下,开启了一场历史与诗歌的碰撞之旅,在“朝辞白帝彩云间”中寻觅“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在神女峰侧轻吟着“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擦去诗人舒婷的眼泪。江水与诗情交织成一曲雄浑的交响,久久回荡。
在浩瀚无垠的星空大海下,我欣赏书中那一种放眼世界的旷达豪情。在难掩对瑰丽中国文化的热爱之外,余秋雨先生以一颗地球心丈量世界,更在娓娓道来的文字中蓄蕴着深刻的历史哲思。《道士塔》中,他痛心莫高窟文物的失守,“把世间文物通通拔离原生的土地,运到地球的另一端收藏展览,是文物和土地的双向失落、两败俱伤”。行至文末,我想他用了春秋笔法——把文物运走的斯坦因,“墓地前,永远阒寂无人”。
再版的最后一篇叫《远方的海》,在这篇以惊涛骇浪开篇的文字中,作者带我们抵达了太平洋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西南部的海岛。他既描述了探险中妻子生病后相濡以沫的那份贴心,延展了他理解的家的哲学内涵;更向我们展示了那些“向海而生”的夫妻,有的将世界所有潜水地作为打卡目标,步履不停;更有的,在海船上生活了二十五年,堪称奇迹。这无疑是关于这个多元世界的深情诉说:在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每一个黄昏与晨曦,都有人以自己的方式,书写着自己的历史;也都有一对看似平凡的夫妻,以他们相爱的方式,重新定义着爱情与陪伴。
自然,书中打动我们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一本好书,最期待的,莫过于更多的人轻轻地翻开它,用心地去阅读。时光流转,《文化苦旅》犹如翩翩少年,从历史的旧迹中归来,历经岁月,它历久弥新。青山依旧,少年未老,更添浩然之气。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场文化的旅程将继续下去。心怀赤子,勿论年岁,我们亦永远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