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蝶
教育政策引领教育变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的教育治理体系与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教育场域中的目标与方向。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教育现场的落地为学校治理的现代化。从“学校管理”到“学校治理”,这反映了当下学校发展变革中一种新的思路探索与模式建构。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校长负责制。作为学校的灵魂与核心,校长领导力水平直接制约着学校改革的成败。而教育改革及学校变革的深化,对校长领导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基于时代的愿景与现实的诉求,建构治理视域下的校长领导力就显得尤为迫切,而建构治理型校长领导力意味着在治理理念下,校长权力关系的重构,以及政校关系、社校关系和校内组织结构的重新整合。
从管理走向治理:学校领导方式的深度转型
在治理理念提出以前,我国教育场域中的领导方式大多是按照“管理”的理念和思维方式来进行的。领导者凭借其在地位上的权威性,自上而下实行“一言堂”式领导活动。由于不能广泛吸纳其他利益相关人员的意见,经常造成一些领导决策过于简单与粗糙,进而引发失误。
从管理到治理,虽只有一字之差,其内涵与意义却大相径庭。管理依靠管理体系中的强制性和垄断性,把所管辖的区域、部门和人“管”住、“管”好,使其符合管理者的意志与意图。管理的主体往往是一元的,利用垂直性的、单向度的权力运作模式实施领导。由于其主要依靠领导者居高临下的权威,权力过于集中,缺少必要的监督,很容易使领导者陷入独断自我的“人治”中。在这种理念操持下,大多数领导者会忽视以及本能地拒绝开放多元、协作互动的方式。
相较于管理,治理是一个内涵更丰富、包容性更强的概念。“治理”一词过去主要应用于公共管理活动和国家政治活动中。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后,应用和研究“治理”的范围便从政治学领域扩大到社会经济领域。关于“治理”的概念,目前学界尚无统一定论,比较权威的是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他们认为,治理是机构或个人管理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詹姆斯·N·罗西瑙(J.N.Rosenau)认为,“治理”是由共同目标支持的管理活动。其不依赖于自上而下的权力统治,而是依靠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与权力分享,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等方式来管理公共事务。
从管理到治理的嬗变,意味着学校领导方式的深度转型,学校领导在进行决策时,要引进多元主体,让主体之间互动、平等对话与协商。一是学校领导主体多元化。学校治理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学生等多元主体一起进行,而不是仅仅依靠学校领导单方面的力量。治理中也有权威的存在,但这个权威不是绝对的、独断的,而是指向引导与合作。二是学校权力运行的多维度。不同于管理的单向度、垂直化的权力运行向度,治理理念下的学校领导权力运行既有从上到下,也有从下到上,甚至可以从中间向上下扩散,其权力运行是多向度、多维度的。三是学校领导模式的包容性。治理的核心在于一个“治”字,作为一个上下互动的沟通过程,它主要通过建立合作、协商、伙伴关系及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学校公共事务的管理。其实质是建立在相互沟通、共同愿景和公共认同上的合作。四是学校领导形式的科学性。由于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以及领导权力运行的扁平化、多维度,政策的实施不再是领导的“随心所欲”与“我行我素”,共同探讨与决议成为不可规避的前提,与学校管理相比,治理理念下的学校领导形式向科学化、系统化转型。
学校治理能力:校长领导力的时代需求与诉求
教育界一度流传一种共识,即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由此可见校长在学校發展与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确,无论是学校管理还是学校治理,校长在学校建设中都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学校治理能力必然落实到校长身上,对校长领导力必然会提出新的要求。
“校长领导力”的定义。校长领导力是一个复合概念,诠释校长领导力的内涵首先要掌握领导力的要义。领导力也是一个复合词,可分解成“领导”和“力”两个概念。领导力最初是由“领导”衍变而来的,20世纪初始,关于领导的研究逐渐在西方兴起,迄今已出现几百种定义。尽管说辞五花八门,但也呈现出一些共同的要素:领导是一个过程;领导包含影响;领导处于一个组织的情境中;有效的领导兼顾了组织目标的达成和成员需求的满足;领导中蕴含领导者与追随者的交互作用。综上所述,“领导”就是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中,领导者引领及影响其追随者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现代汉语词典》对“力”给出了较为明晰的解释,其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二是力量,能力。以往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者把关注点都放在了“力”的第二个含义上,忽视了第一个含义,即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此,“领导力”的概念可以这样阐释:在既定的组织环境中,领导者引领及影响追随者完成既定目标过程中呈现的力量集合以及这些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不同于“领导”含义的庞杂,校长的含义相对简单明了。我国《教育大辞典》对校长给出了这样的定义: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全面校务。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办学团体、个人任命或委派,或通过一定程序推举产生。
在学校这个组织范畴中,校长作为学校的行政首长,是当之无愧的领导者,而其追随者如何界定呢?在实践中,校长在行使领导权过程中,其行为不仅影响学校员工(教师、学生),还会影响和学校利益相关的人员,譬如学生家长、教育行政部门相关人员等,这些人统称为学校的利益相关者。因此,“校长领导力”可以这样理解: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是多种力量的集合,其领导力水平也是从各个要素反映出来的。校长领导力围绕学校发展建设的这个愿景,最终指向是促进学生、教师和家长等利益相关者的发展诉求。校长领导力既彰显了校长的个人素养,又体现了校长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互动互助能力。
以往校长领导力模式的回溯。回溯历史,以往有关校长领导力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教学型领导力、变革型领导力以及道德型领导力是几种较为主流的校长领导力模式。教学型领导力,顾名思义,就是以提升学校教与学的质量为主要目标的领导力模式。这意味着校长作为教学领导,需具备一定教学知识、技能;另外,校长需努力创建校园环境,促进学校教师提高教与学的能力。变革型领导的概念最早运用于政治组织中,20世纪90年代引入学校领域中,它主要是指学校领导者通过个人魅力提升教师的需要层次和内在动机,促进教师对学校目标的认同,激励教师不断成长以及超越自我,最终实现学校的不断变革与发展。在学校处于困境与学校绩效改革兴起时期,教学型领导力与变革型领导力作为结果指向性很强的领导力模式,一度非常风靡,而后,当学校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其弊端逐渐显现。美国学者萨乔万尼(Sergiovanni)认为,过度强调科层和技术理性的权威,忽视了专业的和道德力量是造成领导失败与无效的主要原因。改善学校的核心,在于领导者构建基于神圣情感的价值观,借助专业的和道德的权威,建构道德领导力。给教师、学生授权,培养教师的自我管理能力,将学校由组织转化为共同体,为学校共同的愿景而努力。
教学型领导力十分注重校长对课程和教学活动的直接干预或直接参与,甚至是绝对控制,这种趋于“英雄式领导”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将校长定位为专家和强有力的权威,其结果除却增加校长的日常负担外,还抑制了教师与学生在学校场域中工作与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学型领导力一样,变革型领导力对校长个人的能力要求也很高。一些研究者认为,变革型领导力过分依赖校长的变革型技能,而忽视了学校自身的变革能动性,批评变革型领导力存在家长式的倾向。与教学型领导力和变革型领导力相比,道德型领导力在共享共治方面更前进了一步,对学校领导者的价值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外,这种领导力模式主要是学校内部结构的一种调整,基本不触及学校外部的结构,虽说也是改善学校领导的有效尝试,但却不那么彻底。
校长领导力的时代需求。相較于教学型领导力、变革型领导力和道德型领导力,治理型领导力显然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宽广的外延。尽管道德型领导力突破了教学型领导力和变革型领导力“拘囿于校长角色”这一重心过高的问题,以共同体的规范与信仰替代了领导者的僵硬威权,但缺乏对校外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不可能建构出学校发展的校内外合力,对于校长承担的道德功能过于乐观的理想主义情怀,又会将学校发展寄望于校长单个人的道德水准,这无疑具有一定的冒险性。治理型领导力则一方面强调校长在学校变革型发展中的使命担当,另一方面又强调学校内外结构的有机联动和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同时把领导力构成、形成和变化置于学校教育的大场域中,从而有着更强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引导力。另外,“治理”理念作为一种外铄的观念植入,深深扎根在学校系统中每个利益相关者的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思维和行动。校长置于这样的环境中,对治理的运用既有“情不自禁”的接纳,又有“身不由己”的被动适应,结果融入一种“不得不采用”的大势所趋中。
诚如每一种理论都有其适用范围和时间空间限制,教学型领导力和变革型领导力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其理论的弊端不断显现,研究者们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寻求更科学、更先进的理论来完善校长领导力,尽管提出道德型领导力作为前两种理论模式的改进,但这种改进依然显得“力道不足”。步入更加民主化和现代化的今天,以往的校长领导力模式的“不合时宜”症状愈加明显。拥有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注重协商互动,较之以往的领导力模式更加民主,更加全面。它展现的多元性、开放性、协同性、灵活性以及能动性,鲜明地表征出公平、高效、和谐、有序等时代特征。换言之,“治理”视域下的校长领导力反映出了当下时代的需求与现实的诉求。
治理的典型特征是多元主体参与和有效互动,其生发机制是在学校这个教育现场中,所以它不是坐在摇椅上的“玄想”,而是与实践结合的鲜活理论。以治理为指导的校长领导力意味着新的领导力特征与生成路径,其结构模型可诠释为:多元主体参与——领导权力的重构;有效互动——领导方式的更迭;实践中生成——领导机制的探寻。(见图)
以多元主体参与、有效互动为专业特征,且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调整,生成最终趋于完善的治理型校长领导力。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围绕着治理的核心思想,校长领导力模式的建构见仁见智。然而其根本终归反映着这两点:对治理领域的拓展和对领导力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