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豪 周向军
摘 要:坚定文化自信,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抉择,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应然之举,是实现民族复兴之伟大梦想的应有之义。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具有牢固的现实支撑: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其当代价值彰显为其筑牢坚实根基,中华民族迎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其盈注充沛底气,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为其提供理论导引。将文化自信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导向;就是要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有效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就是要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实现文化“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良性互动。
关键词:文化自信;文化建设;文化安全;文化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D12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20)04-0111-0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样性文化生态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研究”(15YJC71003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礎研究”(18ZDA001)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文化向度研究”(18CKS04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武文豪(1996-),男,山东荣成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 周向军(1952-),男,山东栖霞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
文化自信是一种理性客观、昂扬进取的文化心态,它包含着文化主体在对自我文化进行理性省思和科学判断后所产生的价值体认、形成的礼敬之意以及对自我文化之生命力、影响力和发展前景所持以的坚定信心,同时也内蕴着文化主体对自我文化能力的充分肯认。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将坚定文化自信这一崭新时代课题置于治国理政的战略地位,将文化自信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谱系当中,围绕坚定文化自信提出了一系列极具新意、颇富见地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开辟了我们党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发展新境界,有力地吹响了民族复兴的精神号角。深入研究、系统阐释习近平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对于更深切地提振文化自信继而更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一、何以必要: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考量
当今时代,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时代大潮,能否坚定文化自信对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显得愈发重要。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坚定文化自信有着深刻的现实意蕴,它“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16。
(一)强国引擎: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抉择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根植于硬实力基础之上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博弈与较量。在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下,世界范围内各国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文化软实力更多地表现为一个国家的思想文化在国际舞台上所具有的认可度和影响力,以及由此而生成的国际话语权。经过新中国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长期奋斗,我国已实现了飞跃式发展,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攀升,特别是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为代表的硬实力已达至世界领先地位,这为我国“软实力的硬化奠定坚实的支撑”[2]。然而,一个国家硬实力的增强并不意味着其软实力能够随之自然增强。当前,在我国的综合国力场域中,硬实力较“硬”而软实力相对较“软”的问题颇为突出。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中,我国所面临的“失语”和“挨骂”[1]211问题较为严重,相对于目前的国际地位而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仍然在路上,任重而道远。
博大精深、底蕴厚重的中华文化包含着一系列彰显中国人民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以及道德观念的话语元素,蕴藏着诸多有待进一步发掘的用以塑造中国形象、颂扬中国故事、传达中国声音、凝练中国智慧继而有效规避和突破西方话语陷阱的丰富话语资源,是我们抢夺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依托。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1]201真切审视我国文化软实力现状,理性思考中华文化之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价值和意义,不难看出,唯有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才能充分开掘中华文化的深厚源泉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所运用,才能充分汲取中华文化所蕴含的丰富话语资源来打造融通中外的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进而更好地将我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国际话语优势,促进我国软实力与硬实力实现相携而行、协同共进。
(二)思想利器: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应然之举
当今时代,伴随不可逆转的世界多极化及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发展,文化多元化的洪涛巨流也日渐迭起、汹涌澎湃。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求同存异、同频共振,嘹亮奏响人类文明的华美乐章。然而,在人类文明的“大合唱”中,不和谐的“文化音符”却时有出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坚持“西方文化中心论”,秉承“文化霸权主义”政策,以“救世主”的虚伪姿态极力鼓吹、大肆兜售其所谓的“普世价值”,公然掀起“文化热战”,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和价值观渗透,以达到其“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致使一些歪曲贬损中国历史、“解构”“祛魅”中华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多元陈杂的错误思潮曾一度侵入我国意识形态主阵地。这严重冲击着国民的主流价值观念,消解着国民的民族文化认同,威胁着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在此境遇下,习近平郑重警示全党:“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1]12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167审视当今世界文化格局,结合习近平系列重要论述,不难发现,面对纷纭复杂、激荡交锋的世界文化浪潮,唯有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主阵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才能充分整合社会意识,凝聚主流思想共识,继而站稳脚跟、挺直脊梁,有效荡涤某些西方国家所释放的各种思想文化“毒雾霾”,切实维护好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
(三)文化纽带: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之伟大梦想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33,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4]39-40。而坚定文化自信,是践行“三个必须”、实现中国梦的应有之义。
第一,坚定文化自信为我们党带领人民矢志不渝地走“中国道路”提供逻辑指引。“中国道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通道。这条道路,有着邃远的中国历史渊源和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4]155,是被历史和现实反复证实了的适合中国现实国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体现中国人民意志的“人间正道”和“康庄大道”。唯有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才能从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的更深层次明晓我们选择“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才能以更深刻的政治认同,更深厚的政治定力矢志不渝,信心满怀地沿着这条道路迈向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
第二,坚定文化自信为我们党带领人民旗帜鲜明地弘扬“中国精神”提供深厚源泉。在5000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神韵、包容的文化胸怀、强大的文化韧性塑造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厚德载物的民族气度和精神品格。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中国精神”,也正是各族人民所共同体认的中华文化的精神升华。正因为有至柔至刚的“中国精神”作为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才能历经风霜而屹立不倒、饱经沧桑而浴火重生,铸造出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中国荣耀。新时代,党在带领人民统揽“四个伟大”、进行新长征的历史征途中,必然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惊涛骇浪。面对“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改革境遇,面对前进征途中的各种挑战,唯有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才能从中华文化的深厚源泉中汲取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
第三,坚定文化自信为我们党带领人民坚定不移地凝聚“中国力量”提供情感依托。独树一帜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同世界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鲜明标识,是中华儿女之民族身份的文化诠释,是承载各族人民深厚情感的重要载体。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多重历史嬗变而保持统一,各族人民之所以能够在诸多民族灾难面前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究其根本就在于各族人民的血脉中熔铸着共同的中华文化基因。新时代,党要带领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需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唯有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才能有效激活中华各族人民的共同记忆,激发民族身份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进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力同心、砥砺前行。
二、何以可能: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
新时代,我们所坚定的文化自信基建于悠久华夏文明、雄厚国家实力和科学思想理论之上,具有强大而深厚的底蕴支撑、国力支撑和理论支撑,这三大重要支撑为我们能够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强大底气。
(一)底蕴支撑:中华文化之独特魅力及其当代价值彰显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筑牢坚实根基
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1]15确如此言,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于数千年历史洪流的大浪淘沙中绽放出耀眼光辉,是人类文明宝库中“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璀璨明珠,其“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1]的当代价值在新时代日益彰显,这是我们能够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凭借。
积蕴于5000年悠久文明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突出优势”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4]161-162,是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所不可或缺、必须充分含咀的思想菁华,“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5];诞生于近代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英勇斗争中的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之历史图景和心路历程的文化表征,为我们党确立执政合法性提供了文化凭证,其蕴含的无私无畏的斗争气魄、伟大崇高的革命精神和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可以为我们党在新时代征程上进行伟大斗争提供强大精神动能和重要智慧启迪;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党在新的社会形态下“破旧立新”的伟大文化创造,其蕴含的艰苦奋斗精神、开拓创新理念、与时俱进品格,可以为我们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正确价值引领和重要精神航标。一言以蔽之,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其当代价值彰显,为我们在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筑牢坚实根基。
(二)国力支撑:中华民族迎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盈注充沛底气
“民族是文化的生命载体,文化是民族的灵魂。”[6]文化自信必须以民族的兴盛为基础和前提。一个国力孱弱、每况愈下的民族是没有文化自信可谈的。新时代,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是伴随着民族复兴伟业的日益推进而逐渐确立起来的。
在近代,中华民族屡遭列强侵略,国运沉沦,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随之遭受重创而根芽渐萎、日渐式微,其糟粕之处亦于“新旧之争”的激烈思想交锋中被逐渐揭露,催生于文化强势心态之上的“华夷之辨”的思想体系迫于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思想纷争、自查自省而濒临崩溃。同时,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野蛮碾压与蹂躏下,在从“器物不如人”“制度不如人”到“文化不如人”的自我反思中,中國人民心中日渐衍生出一种“迷于西潮、疑于传统、惑于前路”[7]的文化自卑情结。新中国成立后,伴随民族复兴伟业的极大推进,人民心中的文化自卑得到了一定排遣,但作为一种“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其具有较强的历史惯性,一直“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8]669。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随着纷纭复杂的西方文化涌入国门,面对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现实境遇,在西方各种错误思潮的推波助澜下,这种文化自卑情结再度在部分人心中死灰复燃,致使一些诸如“全盘西化”等崇洋媚外的错误思潮沉渣泛起、大行其道。新时代,我国综合国力得到极大增强,国际地位实现极大攀升,人民福祉获得极大提高,“中国奇迹”备受世界各国瞩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同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鲜明对比中更显蓬勃兴盛,其比较优势得到进一步彰扬,中华民族迎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涤除文化自卑盈注了充沛底气。概言之,新时代,我们所强调的文化自信,绝非旧时“天朝上国”思维主导下的浮扬虚骄、夜郎自大式的文化自负心态的复归,它是对近代以来国民心理结构中的文化自卑情结这一阻碍民族复兴之精神掣肘的有力纾解,是一种具有强大国力支撑的理性自信。
(三)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提供理论导引
近代以来,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历经苦难而涅重生,逐步走上铸就新辉煌的壮丽征程,国民心态之所以能历经文化自卑而重振文化自信,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有马克思主义这一“批判的武器”作为科学导引。正如毛泽东所言:“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9]
我们党的历届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文化建设问题,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尤为注重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曾对文化建设问题作出过科学的系统论述,准确标示、科学界定了新民主主义文化之“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鲜明属性,郑重确立了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思想之于中国文化的领导权;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创造性地提出了“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文化理论,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向高潮。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对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新的科学部署,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火热实践中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获得新丰富、实现新发展。步入新时代,习近平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围绕文化建设做出详细而周密的顶层设计,提出了一系列极具新意、颇富见地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的新境界,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注入了生机活力,提供了科学指针。正是在持续创新、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科学导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得以重获新生,才能在同马克思主义相融合、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相衔接的历史进程中欣欣向荣,繁衍出与之赓续相传、一脉相承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大文化形态涵化一体,有机汇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核,成为涵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文化母体。质言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三、何以实现: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路径
习近平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时代课题,是对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在新时代拉开文化强国建设新序幕、担负文化建设新使命、缔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深刻昭示和有力动员。新时代,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就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为意识,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而在文化自信中实现文化自强。
(一)人民本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导向
第一,坚定文化自信,要坚持文化建设一切为了人民、全力服务人民。“为了谁”的问题是文化建设首先要明确的根本价值立场问题。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能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了谁”的根本价值立场问题上含糊不清、游移不定,必须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价值依归。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来看,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化与生俱来的根本属性,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应依循的根本方向,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和本质规定。其次,从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逻辑来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强烈呼唤文化建设要充分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3]35。要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精神文化福祉的新期待,有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为人民提供高端的文化供给。
第二,坚定文化自信,要坚持文化建设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人民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也是文化的需求者和评判者。离开了人民群众,文化就彻底丧失了其生命力和存在价值,就会成为“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1]158。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3]33。一方面,要从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和伟大实践中汲取文化创造的无尽矿藏。“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10]。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挥人民群众中“关键人物”的先导、带动和示范作用。加强对榜样人物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其示范效应;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在文化建设上走在前、带好头、作表率;以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宣传思想工作者等为主要代表的文化工作者要不断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除了要有好的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1]166,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创造、创新和宣传能力,努力成为德艺双馨的文化人才。
第三,坚定文化自信,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教育人民、正确引导人民。道以文传,文以化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承担起立德树人的崇高文化使命。在文化的体系结构中,价值观处于最高层次,占有核心地位,起中轴作用,构成文化的灵魂,规约着文化的基本性质,牵引着文化的发展方向。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的价值确证,为文化自信提供精神内核。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之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民的最大精神共识和共同价值追求,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价值目标,是新时代中国的重要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人民,使之成为人民的自觉持守,用其润泽心灵、陶冶性情、涵养品德,“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1]164,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培养源源不断的时代新人。
(二)活用传统: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有效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是新时代文化自信赖以形成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所必须紧紧依托的根柢性文化资源。然而,从文化的生成逻辑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因而很难在现代工业文明社会的土壤上直接获得新生,加上历朝历代封建统治者出于强化和巩固其专制统治的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别有用心的改头换面,大肆渲染其中的保守、服从、谦卑色彩,这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无可避免地带有较浓的封建余味。换言之,中国传统文化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精华与糟粕杂糅并存,其中的優秀文化成分不会自动显现,其时代价值亦不会自动彰显,因而必须经过一番革新更化才能有效激活其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具有唯物辩证的科学思维、鲜明坚定的人民立场、开放包容的文化胸襟、理性深刻的批判精神、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无疑为我们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真切实现革新更化提供了“批判的武器”。实现传统文化的革新更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遵循,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彻底破除“以儒化马”“以儒代马”等思古幽情、泥古不化的复古主义窠臼,有效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一是批判性继承。依循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科学提炼、深度开掘出其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4]等具有恒久魅力与价值的优秀元素,彻底剔除那些同现代文明相抵牾、与时代潮流相悖离的文化糟粕,真正做到“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11]。二是创造性转化。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特定时代内涵、特殊语义但不能直接进行古为今用的文化成分进行适当的逻辑演绎与时代阐发,赋古语以新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12]。三是创新性发展。秉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有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以及其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进行理性的“互动”与“融合”,进而不断创造出中华文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新样态。
(三)总揽内外: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实现文化“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良性互动
第一,坚定文化自信,要坚持文化“引进来”,以学习姿态于文明交流互鉴中充分吸纳镜鉴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思想文化精华。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演进的永恒规律。文化带有天然的时空属性。一定的文化总是产生于一定的地域、一定的时代,因而必然被打上鲜明的民族烙印和时代烙印。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也必然存有差异,这使得人类文明生态园姹紫嫣红、异彩纷呈,也为不同国家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进行交流互鉴提供了现实必要。早在全球化的初始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就敏锐地发现,在全球化条件下,“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8]404。当今时代,全球化的程度空前提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各国间诸多方面的相互联系更加紧密,这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进行交流互鉴创造了现实可能。于文明交流互鉴中博采众长是中华文化实现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在5000年的文化演变中,中华民族正是凭其以虚怀若谷、美人之美的理性文化心态充分借鉴异域文化优长并进行合理的消化吸收,才使得中华文化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而流芳百世、万古长青。历史上,汉代张骞通西域、唐代玄奘西行等经典范例即为中华民族博采众长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明证。基于对人类文明演进规律的深刻洞见、对中华文化发展理路的精准把握,习近平深刻强调,“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13],并郑重指出,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3]35。
第二,坚定文化自信,要坚持文化“走出去”,以鲜明而坚定的文化立场于文明交流互鉴中向世界各国充分展示中华文化之卓然风采。一是站稳中华文化立场。“欲人无疑,必先自信。”只有站稳自我文化立场,对自我文化充满信心,才会有勇气推动自我文化走向世界,也才能获得文化他信。因而,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我们要深度批驳、有力廓清各种“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以及“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1]9等立场错位、数典忘祖、自我否定的错误倾向,鲜明站稳中华文化立场,充分提振对中华文化的信心。二是展现中华文化风采。新时代,中国在“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逐渐走向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央,世界各国的目光越来越向中国聚焦,国际社会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文化的愿望也日趋强烈。因而,打破“封闭主义”“保守主义”的思想壁垒,以开阔的文化视野、包容的文化雅量加强同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传播好弥足珍贵的中国智慧,展现好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风采,成為坚定文化自信的必要抉择。于此时代境遇下,习近平以其全球化的宏阔视野深邃考量时代大势,深入透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深刻强调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4],如此等等。质言之,在文明交流互鉴中,要坚持以我为主、展我风采、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合理转化、为我所用,继而在文化“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良性互动中实现中西文明的优势互补、和谐共赢。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 沈壮海.文化软实力及其价值之轴[M].北京:中华书局,2013∶20.
[3] 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01).
[6] 陈先达.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75.
[7] 沈壮海.论文化自信[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9∶16.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6.
[10]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 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N].人民日报,2019-03-05(01).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13.
[1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7.
[13]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
【责任编辑:雨 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