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健永 王增福
摘 要: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有利于我们更加科学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为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更加璀璨夺目的未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这些基本经验启示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科学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准确把握我国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基础;建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互动的有效机制,找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切入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着眼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旨归。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科学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20)04-0048-0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发展研究”(16AZD003);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质研究”(18BDCJ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马健永(1985-),男,山东泰安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规律;
王增福(1982-),男,山东潍坊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国家的面貌、民族的面貌、人民的面貌、社会的面貌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巨变,进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迈出了铿锵有力的步伐。与此同时,这个壮丽辉煌的70年也是党和人民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70年,经过70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历史性突破,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发展注入了鲜活的生机与动力。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这些深刻凝结着党和人民不懈探索和实践智慧的宝贵经验,有利于我们更加科学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及其发展趋向,为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更加璀璨夺目的未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便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启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历史镜鉴。只有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这些经验启示的思想精髓,才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继续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通过科学总结和辩证反思,这些基本经验启示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
(一)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根本指导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1]66。其实,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一直在思考和探究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并在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深化了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党和人民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探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的真理性学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刻起,便旗帜鲜明地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思想理论武器,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引下,党和人民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在神州大地谱写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版本”。马克思主义不仅为党和人民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理论指南和方法论指引,而且还以其强大的思想穿透力、理论说服力、精神感召力和实践创造力揭开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史,进而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产生了深邃久远的影响。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2]作为指引全人类实现彻底解放的伟大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伟大社会革命和全新自我革命的辩证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人民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和时代主题、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因此,只有首先认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我们党才能游刃有余地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以其更好地指导和推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活动。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便开始思考和探索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并在广泛传播和大力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大大加深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水平和认同程度。尤其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一代又一代开拓奋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着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了前仆后继、波澜壮阔的伟大探索。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态度,正确认识和分析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革命性质、革命任务、革命动力、革命对象和路线方针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创性地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客观实际相结合,带领广大人民夺取了革命的伟大胜利,并在革命实践中孕育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个重大理论成果。这一理论成果是在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辩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容和个别结论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地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的形势与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与方向而取得的。因此,若没有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就不可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真正统一和紧密结合,也就不可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发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敢于打破教条主义和僵化落后体制机制的束缚,带领党和人民锐意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在开启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中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性认识,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外延,形成并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认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这突出表现在,邓小平在立足于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的深度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思考并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科学阐释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激发出的强大实践伟力,又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鲜明理论品质。此后,以江澤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和方向,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紧密联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发展大势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党和人民不懈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道路的智慧结晶。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深度思考和艰辛探索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光辉理论成果。这一重大思想不仅深化了党和人民对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而且成为引领党和国家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面理论旗帜。这一新思想不仅深刻诠释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问题,更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新活力新气象。这集中表现在它既坚持和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因而成为引领“中华号”巨轮乘风破浪、砥砺前行的最强劲动力。
(三)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深走实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主要得益于我们坚持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并在这种科学态度的引领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形态。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走出传统的“教条式”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误区,以实事求是、科学辩证的理性态度和工作方法,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开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性发展的新征程。马克思主义既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教条,更不是封闭僵化的抽象理论学说,而是一种蕴含着无限生机与活力、与时俱进又开放包容的鲜活思想理论体系。其鲜明的开放性、时代性特征要求人们必须以科学态度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此才能真正把握其思想精髓和理论真谛,才能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中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持续走深走实。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党和人民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遵循,是我们党科学治国理政、践行初心使命的行动指南。我们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辩证的方法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紧贴社会现实需求,构筑起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正确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具有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理论课题,并在此基础上深度思考和系统分析持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条件、社会需求、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等重大问题,以全新的理论视野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促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二、准确把握我国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基础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紧扣我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
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的国情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和层面的发展状态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只有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各个领域和层面的不同发展水平和具体发展要求,才能真正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在抓住事物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和全貌,才能对一国国情形成全面、准确、客观而清醒的认识和判断。与此同时,一种思想理论是否能够发挥其强大的引领力和影响力也主要取决于它是否真正契合这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和这个民族的发展需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必须紧扣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国情的区别与联系,认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与调整,如此科学判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历史方位,使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人民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渐进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理论魅力、激发出持久的真理力量和巨大的实践伟力。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得到中国人民的理论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就是由于它找到了与中国国情相联系的最佳结合点,并在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辩证统一中由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从而指导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革命之路、建设之路和改革发展之路,都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3]因此,无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还是其实践探索,都离不开与中国具体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紧密结合,都必须深深植根中华大地,牢牢立足中国社会现实,汲取丰厚的精神滋养和前进的不竭动力。这就在客观上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立足当代中国国情,牢牢坚持中华文明的主体性、正确发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性,着力将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所作出的伟大探索和宝贵经验加以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制度化,构建起更具说服力、感召力和公信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
(二)依据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形态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和现象。同样地,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也总是随着时代变迁和历史发展的脚步而处于持续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必须依据我国国情的变化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而不断创新和丰富其内涵和形态,才能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旨与主线,才能更加明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与前进道路。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立场和观点来分析研究中国革命运动的特殊规律,认清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等基本问题,为中国人民夺取反帝反封建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前提和基础。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民族矛盾上升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根据国情和国内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果断提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内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和革命任务的新要求,我们党又一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程中创造性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华大地确立并巩固下来。由此可见,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转换,构成了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和实践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在系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敏锐地意识到,只有认清我国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才能科学高效地治国理政,才能引领中国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在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党作出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国情判断,并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阶级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必须牢牢立足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在为实现中国梦而接续奋斗的伟大实践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自尊和自信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基于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洞悉和科学研判,我们党与时俱进地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立足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成功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的又一个历史性标杆,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光辉理论成果。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迎来新前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4]。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新时代党中央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依据和基础,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保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持续纵深推进的全新历史方位和清晰时空坐标,它有力增强了我们党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以实践创新升华理论创新的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大众化水平,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度融合、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协同创新与开放创新的交相辉映。
中國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仅意味着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迎来了从追赶时代潮流到引领时代潮流的历史性变革,而且还昭示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也迎来了新机遇新前景。新时代继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必须坚持理论创新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基本导向,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着力营造开放、创新、高效而又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总体效能。新时代既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纵深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又指明了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长远发展的核心领域和优先方向,因而构成了其实现世界性与民族性、科学性与时代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强大动力。
三、建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互动的有效机制,找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切入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路径
(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纵深发展
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而实践创新又是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目标。理论创新只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契合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才能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推动实践创新在广度和深度上获得质的突破和飞跃。实践创新深刻反映着党和人民总结历史经验、艰辛探索的光辉历程,因而只有真正顺应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更具广泛性和包容性、富含凝聚力和感召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协同发力、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不断完善和发展党和国家各方面制度和体制机制的探索过程,因而只有牢牢扎根中华大地、契合中国发展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是引领中国社会进步、增进民生福祉的真正科学理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过程、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崭新道路的过程。经过党和人民70年的艰辛探索和接续奋斗,我们终于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而光明的康庄大道。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为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开辟更加广阔的舞台,才能为创造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版本”谱写更加壮丽华美的宏图巨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一般原则,又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立足于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殊国情,升华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重大政治文明成果,集中彰显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统一的特色和优势,是国家和社会获得一切发展和进步的根本政治保障。
(二)问题导向和问题意识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路径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就是以中国社会和时代发展为背景的,是以社會和时代发展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展开的。”[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贯穿于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是激励中国人民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更加广阔发展前景的一面旗帜。新时代,我们只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开拓进取,才能在生动诠释中国道路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特色的基础上,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宝贵经验熔铸于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辉煌。问题导向和问题意识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路径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这是因为,我们之所以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之所以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而展开的。问题导向为我们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攻方向和现实着力点,要求人们以问题为中心,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于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全部过程和各个环节,建立一套集约高效的问题预判机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体系,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加大对关系国计民生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福祉的突出矛盾与焦点问题的解决力度,不断提升以问题导向为牵引来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能力和水平。
问题往往产生和发端于社会变迁和实践运动的需求与矛盾之中,以问题为导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随着时代主题的变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而相应地调整和改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点环节和主攻方向,以便进一步激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进一步开拓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华大地茁壮成长的广阔舞台。问题意识是人们科学揭示社会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生产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本质联系和内在逻辑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形态在逻辑理路、方法论原则和价值导向上实现内在统一,才能不断提升党和人民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敏锐的问题意识不仅能够引导我们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而且还为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方法论的普遍指导意义,准确定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具有启示意义的研究线索。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的指引下,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辩证统一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创造力离不开对中国问题和中国现实的深刻洞悉和敏锐观察,这既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主体与客体的双向互动过程,又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从个性到共性、从量变到质变的建构和创新过程。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和中国实际的结合不仅是必要的、可能的和现实的,而且它还是马克思主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革新的必然要求。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着眼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旨归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承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一观点既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内容,又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和人民立场的集中反映。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伟大实践创造的革命斗争史。在社会形态更替、时代潮流演进、人类文明进步中,人民群众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坚持把人民置于心中最高位置,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践行初心与使命的主题和主线,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并将其融入治国理政的全部理论和实践过程中。这集中反映在党的性质、宗旨、基本原则和历史使命之中,深刻彰显了我们党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崇高精神和勤政爱民、以民为本的政治情怀。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4]这一政治论述既寄托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承载着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又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最终是为了什么、最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效果这一根本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历程,便可以发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渗透和彰显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之中,成为我们党制定政策、确立目标、推进工作、衡量得失的一把基本价值标尺。全面理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深刻领会和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思想主旨的关键,同时也是贯通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逻辑主线,承接中华民族由富起来向强起来伟大飞跃的行动指南。实现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始终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社会生活的憧憬和期许,也是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有力支撑,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坚实保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在人民性价值取向的引领下,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历史使命,以崭新的理论视野和实践探索回应广大人民的利益诉求和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也是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实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党的性质宗旨与人民根本利益辩证统一的过程。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准则
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核心价值立场,而且还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根本保障。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辉煌历史成就便可发现,人民立场和人民价值取向不仅贯穿于党执政兴国的各领域实践活动之中,更升华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价值遵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通过依靠人民、发动人民、组织人民战胜了穷凶极恶的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彻底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使中国人民获得真正解放。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在立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现实愿望的基础上,通过领导人民、团结人民、动员人民,胜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把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把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与改革开放的各领域实践探索有机结合起来,从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可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利益和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一以贯之的价值准则。
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不仅创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厚物质基础和社会客观条件,而且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纵深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和精神内驱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和方法是在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1]40,把增进人民福祉、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因为,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创造,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一个又一个历史性飞跃的最深沉、最坚实、最可靠的动力保障。人民群众不仅直接影响和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方向和时代进程,而且更以其鲜活的实践创造、睿智的经验总结丰富和升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外延。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扎根人民、心系人民,始终是我们党领导革命、推动改革、加强建设、制定战略的价值旨归。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广度和深度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成熟和完善的新时代,我们只有以更高的觉悟、更强的本领、更优的作风,积极主动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锐意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新形态,才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成就新辉煌。
(三)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广度和深度
新时代全面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需要我们党依靠人民、团结人民,以创新思维和科学方法管党治党、执政兴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切身利益诉求,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力保障。当前,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全面性、广泛性、多样性和层次性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突出和鲜明,因此,只有不断完善人民利益协调机制,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与人民根本利益的有机衔接和战略协调,才能建构起以人民利益为中心、若干配套体制机制为支撑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统工程,增强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执行力和影响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到应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和各式各样的金融危机、政治风险,我们党带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成功闯过了一道又一道看似不可逾越的险关,夺取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一项又一项可歌可泣的中国奇迹。这些成就和进步的取得,既是我们党一以贯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必然结果,也是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独特优势的生动体现。在新时代,继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必须牢牢坚持人民性的价值取向不动摇,扎根人民、服务人民、立足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从形式到内涵、从结构到体系、从局部到整体全面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广度和深度。
结语
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既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完成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的70年,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70年。7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在这片广袤的神州大地上马克思主义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断展现出新气象新面貌新生机。这不仅为我们深刻揭示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创新性发展的基本理论逻辑和历史发展趋势提供了最具说服力的思想资源,而且还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外延。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对进一步明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方位新要求,切实践行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 習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01).
[3] 郝立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何而来[J].红旗文稿,2019(13).
[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1).
[5] 顾海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过程研究的启示[J].新视野,2016(1).
【责任编辑:张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