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干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2020-04-23 00:48司小敏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原发性血压强度

司小敏,柯 峰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我国老年高血压病人呈现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1]。药物治疗为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长期用药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也会让病人产生一定的耐药性[2-3]。一旦停药,可引发血压的大幅度波动,对心脑器官有一定的潜在伤害[4]。在运动过程中,人体会消耗非常多的能量,呼吸频率增加,新陈代谢、血液循环也在加快,同时血管扩张、血管外周阻力减弱,以及毛细血管的数量或密度增加,有利于降低血压[5-6]。并且适度运动能够释放不良情绪,缓解精神压力,对神经内分泌的调节有利,让血管舒缩保持最佳状态[7-8]。不过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不同个体间的健康状况、体适能水平都呈现高度的个性化,在运动训练中需要充分考虑个性化的身体状况,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训练的疗效[9-10]。特别是当前针对高血压人群的运动训练实施难度较大,最佳的运动形式、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强度等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观察运动训练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纳入标准:研究资料完整;病人自愿参加本研究,年龄30~70岁;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血压≥140/90 mmHg(1 mmHg=0.133 kPa)];运动习惯为静坐少动。排除标准:存在骨关节病、严重膝关节炎或感觉功能障碍等运动禁忌证病人;有循环系统疾病病人;临床资料缺乏病人;严重进展性疾病或预后不良使病人处于恶病质状态的疾病病人;严重肝等器官功能障碍病人;哺乳与妊娠期妇女;严重急慢性感染、免疫系统疾病病人;有癫痫病史,病情不稳定的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将15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70例),两组病人的腰臀比、体质指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包括氯沙坦钾片(科素亚)、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等,持续服用3个月。对照组给予常规日常干预,主要为每个月一次的健康指导与社区随访门诊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结合运动训练干预,根据病人健康体征的评估等级,以提高心肺耐力为主要目标,初步确定有氧运动强度为靶心率的40%~75%,每次运动时间为15~25 min,每周2次或3次,具体运动方案为:①第1个月运动强度为靶心率的30%~40%,每次运动时间为15 min,频率为2次/周;②第2个月运动强度为靶心率的40%~60%,每次运动时间为20 min,频率为3次/周;③第3个月运动强度为靶心率的60%~70%,每次运动时间为25 min,频率为3次/周。个性化处方制定:在运动时,病人可以选取的运动项目较多,如太极、慢跑等;力量训练上,采用的负重器材为浸塑哑铃,开展抗阻训练,练习的动作包括深蹲、弓步蹲等,力量训练的强度不高于15 RM,每次运动时间在10~20 min,每周2次或3次。在运动训练期间通过佩戴心率表以监测运动心率,详细记录病人对处方的实施情况以及反馈信息,接着根据反馈信息对运动方案进行调整。

1.3 观察指标 ①所有病人在干预前后分别测量血压,测量前30 min内禁止吸烟、剧烈运动;②在干预前后进行总脂肪与总肌肉的测定,病人赤脚踩在体成分测试仪上,双手握住把手,同时双臂微微张开,至自动测量结束;③在干预前后采用美国GE 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测定3次取平均值;④所有病人干预后随访1年,记录非致命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比较 干预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比较(±s) 单位:mmHg

与同组干预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②P<0.05。

2.2 两组干预前后总脂肪与总肌肉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总脂肪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总脂肪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总肌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总脂肪与总肌肉比较(±s) 单位:kg

与同组干预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②P<0.05。

2.3 两组干预前后血流速度情况 两组干预后超声血流E值高于干预前,A值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E值高于对照组, A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血流速度情况(±s) 单位:m/s

与同组干预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②P<0.05。

2.4 随访情况 随访1年,观察组非致命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3.8%、1.3%,均低于对照组的15.7%、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随访情况 单位:例(%)

3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等“三高”特征,虽然高血压的药物疗法取得很大的发展,但是长期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11]。当前久坐、缺少运动锻炼早已被列入高血压发生的高危因素,运动干预已被证明有明确的降压作用[12]。

运动训练为通过反复有规律的训练,增强和激发机体的皮质活动能力,使机体的反应性和兴奋性显著改善,促进血压降低[13]。相关研究发现,长期有规律的适量运动能够有效改善血压情况,对动脉硬化进程起到延缓作用[14]。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的非致命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3.8%和1.3%,均低于对照组的15.7%和10.0%(P<0.05)。从机制上分析,长期运动训练使内皮细胞生成更多的一氧化氮,对血管内皮炎症起到下调作用,从而有效调节舒张压,进而延缓动脉血管硬化的进程[15]。长期运动可以降低血内皮细胞黏附因子和促炎症细胞因子,改善病人的脂代谢,从而可以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16]。

规律有序的运动训练是高血压病治疗的必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协助降低血压,减少药物使用量及靶器官损害。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总脂肪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总肌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具体设计干预方案时,需要从病人自身健康状况和体适能水平出发,遵照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设计个性化的有氧和力量训练运动干预方案,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自身体适能水平,实现降压的目的,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17]。研究表明,在运动强度方面,低强度与高强度的降压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生存质量的提升方面,低强度训练因为更容易做到,所以具有更大优势[18]。也有研究认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步行锻炼的降压效果更为明显,而且可以对病人身体成分的组成起到优化作用[19-20]。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主要是通过交感神经来调节机体血压,当交感神经的活性增强时,可以在体内引起连锁反应,如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心排血量增加等,最终导致血压的升高[21-22]。运动训练可反射引起延髓脑心交感中枢兴奋性降低,缓解小动脉痉挛,降低血压,使得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冲动减少[23-24]。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后超声血流E值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A值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药物治疗联合运动训练能明显改善高血压病人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本研究由于人力、物力和经费有限,所招募筛选到的病人相对较少,无法按照年龄段和性别进行分组对比研究。

总之,运动训练可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左心室舒张功能,促进血压降低,优化身体成分组成,改善预后效果。

猜你喜欢
原发性血压强度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更 正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枯骨逢春饮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Vortex Rossby Waves in Asymmetric Basic Flow of Typhoons
最怕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