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政策不断出台,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度不断提高,我们在教育事业的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型的教育模式,例如本文所要论述的个体差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个体差异教学方法的引入,对塑造多元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本文就该方法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影响展开探讨,并提出新的思路。
【关键词】初中地理 个体差异教学 优化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186-02
一、个体差异教学的含义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维能力的不同做到因材施教。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学习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成功的先导。该教学方法旨在注重学生的主观意识,将地理课堂打造成为以兴趣为主导的课堂结构,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具有独立思考的意識,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形成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统一授课模式,强调学生的个体意志,采取针对性措施,满足每名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个体差异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的应用
在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中,运用个体差异教学法的目的在于贯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这种方法的运用要尊重学生因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影响导致形成的不同的学习方法和认知规律,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个知识点的理解有很大差异,有的学生思维较为灵活,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力较强,分析问题的思路也比较清晰,有的学生相对来说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力不够,学习起来较为吃力,教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要按照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评价三个方面的不同来分别对每个学生进行教授,确保通过课堂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分环节,分步骤地对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思维。
三、个体差异教学的内容
教师应该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评价三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措施,保证每名同学都能在课堂中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对于初中地理的兴趣,建立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学习模式。
(一)目标差异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差异的了解,根据不同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合理划分教学目标为不同的层次,让全部学生完成基础目标,让一部分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达到提升目标。
例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的时候,对于全体同学要求掌握不同的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位置及形成原因,而对于一部分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定提升目标,例如设置具体情境的问题考察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并且结合生活,分析不同气候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锻炼学生对知识点的变通与应用。
对于学习目标的个体差异教学,在降低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自信心的同时,也为一部分同学提供了更加适合的学习节奏,实现了课堂效率的最大化。
(二)内容差异
初中地理知识在难度上有所划分,一部分知识较为简单,只需要简单机械记忆即可,一部分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较难理解,需要抽象思维的运用。所以,在初中地理课堂上,教师应提前对教学内容进行难度上的划分,做到全体学生理解简单内容,一部分学生可以理解较难内容。
例如,在讲解“居民与聚落”时,考虑到这部分内容仅仅需要简单记忆,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教授的时候尽量使全体学生能够接受学习,而在“等高线”等抽象地理概念的学习时,则不苛求理解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接受,做到使一部分学生理解即可。
(三)评价差异
鼓励式教学在现代教育的应用较为广泛,其优点在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肯定,教师不能只根据成绩的好坏来评判学生,进而给予评价,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例如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只要能够正确回答七大洲四大洋的具体名称,就应该给予赞扬。在这种评价机制下,学生才会在学习中收获自信,不断进步。
四、总结
个体化差异教学的应用极大地优化了初中地理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更加人性化,更加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将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首要位置,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自信,提升自我。通过不同层次学习目标、内容和评价的设置,提高不同学生的学习自豪感、成就感。
参考文献:
[1]王东方.差异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2]潘微.浅谈差异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8(03):43-44
[3]樊军志.如何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J].科技展望,2016(28)
作者简介:
滕志新(1983-),女,汉族,山东青岛莱西市人,本科,中学二级,研究方向:初中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