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思考

2020-04-21 13:33陈娟
考试与评价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年级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陈娟

【摘 要】 在小学的教学中,相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高年级学生的情感通常更加丰富、敏感。基于此,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情感教育,不论是对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的调动,还是对所学知识内容的透彻理解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对于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其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高年级  情感教育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情感教育在各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恰当渗透也获得了广大教师的充分重视。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推行下,在语文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学习方法的传授,其教师还要懂得通过情感教学理念穿插来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来体会、把握语文知识具有的内涵。这样既有助于授课环节的进一步优化,也能够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社会观。

一、创设多元化情境,丰富学生思想情感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高年级学生来讲,大多都积累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因此,在具体设计各项教学活动中,除了要对基础教学知识安排各项需求给予充分满足之外,还要重视多元化教学情境的恰当创设,以此来促进情感引导、体验的不断增强。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产生更深的学习体会,才能够丰富其思想情感。

例如:教师可以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引用,围绕某一篇课文的教学需求,提前搜集、整理其相关背景资料与音乐,然后在正式授课前,整合现有资源条件为学生营造出更理想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不同层面来激发其想象力,实现对多层次情感内容的深刻体会,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学习体验。

另外,在情境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赋予更多的自主权,基于游戏、角色扮演,以及辩论赛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来促使学生各抒己见,结合自身理解来将其独特看法积极表达出来,通过整合各类信息来促进其思想认知的不断增强。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认知视野的不断拓展,也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二、完善课文挖掘,深入体会教材中的情感

新版教材不仅能体现了与素质教育、新课标要求的协调统一,内容设计也更加人性化、更加丰富,且涉及到的题材也是灵活多样的。这不仅能够为日常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丰富资源,也能够为情感教育渗透提供有利资源。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教材情感因素的挖掘。

比如:教师在讲解与母亲相关的内容时,除了指导学生透彻理解、掌握教材中的生字词、句子,帮助学生掌握课文梗概之外,还要对其蕴含的情感因素做出深入挖掘。在写作中开门见山地将母亲、祖国母亲在自己生命中有着怎样重要的位置,以此来奠定坚实的情感基调。之后对自己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做出了详细描述,虽然相处的时间很少,但却未影响到母子的情感。母亲在离世之后,作者表现出了浓厚的怀念之情。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对学生做出恰当引导,让学生充分融入到文章之中,让学生对作者的遗憾做出深入体会,并反思自己是否尽到了对母亲的孝道。为了不像作者一样留下诸多遗憾,是不是应该更加珍惜与母亲的相处,努力回报、感恩父母。除了对母亲的怀念,因为长时间离开祖国,所以也引起了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怀念之情。基于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与热爱祖国相关的歌曲,让学生在倾听中逐渐激发自身的爱国之情。这样既有助于授课内容、环节的进一步优化,也能够为情感教育渗透提供更多契机,从不同角度来为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因此,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完整、理想的教育培养,除了对教材资源的挖掘、整合与完善之外,教师还要积极探索更新颖、有效的策略方法来将其恰当引用到日常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完善之中。

三、增强生活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除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需求,将课堂合理延伸到课外,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到实际生活,能够细致观察、深入体会生活。结合实际授课内容,教师应注重学生语文思维的全面激活,引导学生真正融入到文章描绘的艺术境界。在正式授课前,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布置与主题活动密切联系的生活体验任务,或者是在课后鼓励学生加强生活观察、积极撰写心得,让学生再进行图片拍摄,以及参与各项生活体验的方式来对生活、成长的意义做出深入体会,且能够对生命的感动做出更全面、深刻的挖掘,真正懂得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可以力所能及地帮助周围的人。或者是组织学生多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并通过传统文化的恰当渗透来为学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四、优化多维度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对于高年级小学语文教学来讲,除了教学活动体验的开展,还要采用合理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单纯的唯分数论,不仅易打击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单一、片面的教学评价也会给学生的语文认知和今后的学习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语文教学的创新探索,着重从情感教育层面着手,实施多元化多维度评价指导,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引用更适合、针对性较强的情感教育模式。即使是细小的进步,教师也要给予学生恰当、有效的赞美以及适当的批评,以此来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全面增强。

比如:教师可以鼓励那些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心得,或者是让阅读能力较高的学生为其他学生推荐自己喜欢或者是较为经典的刊物等。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自卑、自负等消极情绪,也能够有效解决在语文学习上的一些薄弱环节。同时,除了教师评价的进一步完善,还可以结合实际授课需求进一步完善多维度评价,基于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来挖掘学生各方面潜能,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在设计组织各项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情感教育的恰当渗透,既可以帮助学生更透彻理解、轻松把握所学知识,也能够从不同角度来激发其情感认知。同时,也能够为今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情感教育在高年級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还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还需要其教师从不同角度给予不断完善与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 温爱丽.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9(24):17-18.

[2] 刘国军.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9(05):82-83.

[3] 刘彬彬.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高年级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