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剑斌
摘 要:体育与健康课已经成为当代初中教育阶段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且相关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与完善中,其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但是,依然存在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研究者的研究经验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探究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参考。
关键词:初中 体育与健康 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与发展使得人们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视度明显提高,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越来越注意学生身心发展能力的培养。但是,初中体育与健康街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却不够理想,所以,必须对其教学现状加以改变,积极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的创新,强化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整体提高。
一、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是其重要组成,也是初中阶段开展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处于教育一线的广大体育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将体育教学由简单的运动技能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包括体育运动方法与体质锻炼;将原本单一的体育知识学习转变为学生心理健康、品质健康的培养。同时,在教学中主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关的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方法的实施也应该以学生的需要、兴趣为出发点,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参与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1]。例如,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体育与健康教材》中,教师在教学《体能的自我评价》这一章的内容时,不仅要根据教材中设定的内容告知学生体能的自我评价方法,更是要让学生结合体能锻炼的实践来领悟其中的理论知识。比如学习“评价心肺功能适应能力”的知识点时,教师可实际结合“台阶测试法”,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他们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相互测量各自的心肺功能适应能力,既能帮助学生掌握“心肺功能适应能力”评价方法,还能促进其理解评价心肺功能适应能力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二、抓住最佳的体育品德培养时机,提高教育有效性
在合适的环境与合适的心境影响下,学生的知识接收能力与思考能力会明显较高,且记忆与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需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综合素质中包括学生对健康知识与体育锻炼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包括学生对体育锻炼技能的掌握以及实际应用能力,还包括心理素質以及身体素质的健康等多个方面,这些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在实际中表现为相互融合又相互独立的状态,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懂得掌握教学时机,在最合适的时间进行知识、技能、个人体育素质的培养,提高教学有效性。例如,在《体育锻炼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这一章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长跑后的心跳以及自我感觉来向他们讲解体育锻炼与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关系,促进学生对心血管疾病知识的认知,还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不断提高身体素质的积极性,使得教学效率也有效提高。
三、加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与行为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改变,许多在以前比较少见的疾病越来越常见,比如心脑血管疾病,使得现代人的病死率也越来越高。由于人们缺乏健康锻炼意识,再加上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环境等的影响,即使许多人知道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是还是缺乏体育锻炼,导致全国人口的平均身体素质偏低,许多中青年时期就已经进入亚健康状态[2]。初中作为人的身体发育、成长成熟的重要时期,该阶段的体育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与锻炼方法,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健康意识与行为的培养,引导他们正确理解体育锻炼的概念,培养其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例如,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打卡活动来培养学生坚持锻炼的习惯,通过团队比赛体育锻炼持久性来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体育技能教学中告知学生某项锻炼与疾病预防的关系,或者结合现实案例向学生解释参与体育锻炼以及科学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同时,还需要增强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安全意识,避免危险的体育锻炼行为或事故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与健康课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某项体育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体育活动来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锻炼自己的体育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总的来说,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中,首先,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其次,需要掌握最佳的教育时机,提高教育有效性,促进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深入认知;最后,应当加强学生健康意识与行为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习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邵小益.初中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方法分析[J].学周刊,2018(08):161-162.
[2]阮欣靖.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7):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