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节奏逐步加快,静下心来读书,仿佛已经成为一件难以做到之事。现今中国少儿的阅读情况也令人堪忧,应试教育之下,大部分家长不注重课外阅读,甚至认为课外阅读是浪费时间。加上网络文学的崛起,少儿更不注重经典的阅读,反而喜欢上了泡面文学,养成不好的阅读习惯,甚至有一部分少儿,没有阅读意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应从少儿抓起,从小养成阅读习惯。少儿个人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联合起来共同创建浓厚的学习氛围,指引儿童养成浓郁的阅读兴趣。为形成学生间的阅读风气,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学校应制定相关措施。同时,公共图书馆也应该举办活动,通过各类活动吸引更多人读书。
关键词:中国少儿;阅读现状;公共图书馆推广
阅读是对知识的积累,可以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动员全民阅读有利国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当今时代少年儿童是学习的主力军,阅读能力是每一个少年所必须要具备的一种首要学习能力。然而因为种种原因,少儿阅读状况不容乐观,多数缺少阅读能力,无法静下心来,从书中汲取知识。众多公共读书资源没有被人发现。了解少儿阅读的当下状况与推广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是当代从教者所需考虑的首要问题。
一、中国当代少年阅读现状
1.中国少儿缺少主动阅读的意识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迅速,少年儿童的娱乐方式也变得多彩多样。手机、电脑等物品的普及和发展,致使每个家庭都拥有此类产品,一部分家庭成员陷溺于此类物品。与此同时,电子游戏的发展也十分迅速[1]。在拥有同等的课外活动时间里,电子游戏的诱惑明显大于阅读书籍。少儿缺乏自制力,不了解阅读的重要性,导致大部分少儿的时间都浪费在了无谓的娱乐之上。
2.家长不够重视课外阅读
应试教育是一种填鸭式教育,是指将固定的知识灌输到孩童的脑海中,用这一部分知识进行考核,筛选进入大学的人才[2]。中国式家长大多重视高考,称高考为最重要的竞争。为了高考,中国的大部分家长在孩子的成长期便为他们报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班,学习课内知识,用一切时间学习应试教育中所需要掌握的内容,剥削孩子的休闲时间。在一部分家长眼中,读课外书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为了高考,家长在高考之前,即少儿的习惯形成期间,阻止少儿阅读课外书籍,只允许少儿麻木学习课内知识。导致大部分少儿在习惯养成期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更有甚者,变成了读死书的书呆子。
3.网络文学的崛起使少儿相对不注重经典文学
在这个信息炸裂的时代,各类文学类作品层出不穷,水平良莠不济。小学生缺乏基础的文字辨识能力,网络小说,大部分水平偏低,集中在言情和毫无根据的玄幻小说之中[3]。质量较差的言情小说容易对少儿的三观产生不良的影响,盲目追求言情小说中的玛丽苏桥段,神化爱情,甚至导致早恋的发生。或是使儿童终日沉浸在漫无目的的幻想之中,无心学业。同时网络文学中的较大部分容易理解,反复阅读同一类型的文学书籍毫无意义,浪費时间。有一部分经典文学枯燥乏味,难以理解,无法吸引耐性较差少儿的兴趣,使毫无营养的网络书籍占了上风。
二、推广少儿在公共图书馆的阅读相关策略
1.家长从小引领儿童阅读,指引儿童产生阅读兴趣
良好的家庭氛围激励儿童和家长共同成长。为了指引儿童产生阅读兴趣,家长可以根据年龄选择适合孩子的书,和孩子在固定的时间点一起阅读。家长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儿童会在无意中模仿大人的行为。家长应为孩子做出榜样,自身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尽可能和儿童一起阅读同样的书目,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和儿童共同探讨,引导儿童的思考,寻找答案。还可以制定一些奖励措施,鼓励孩子抄写读书笔记,记录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并记录感想的好习惯。
2.学校制定相关措施,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阅读习惯
除了家庭,学校是少儿活动最多的场所。学校作为从教者直接管理的地方,可以通过老师教导与调节学生学术氛围等方面直接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阅读习惯。学校应开展阅读课,让爱读书的老师为学生介绍并讲解适合学生读的优秀书籍,在阅读课上,学生阅读自己更加偏好的书目,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喜欢同一本书的同学可以组成兴趣小组,发表自己对书本的独特看法和体会,加上老师的引导,与同学们在交流中成长。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文学周,通过比赛的形式鼓励学生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奖励在其中表现优异的同学,表现优异的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让同学们在互帮互助,良性竞争的环境中共同成长。
3.公共图书馆向全体社会宣扬阅读精神,定期举办大量文学相关活动
公共图书馆可以和学校,家庭等方面合作,定期邀请少儿参加自己举办的活动,如书本交流会,文学讨论会等。同龄儿童有着类似的心理成熟程度,在这类活动中可以和身边的朋友交流,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在讨论中理解书籍。同时,在此类活动中,可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少儿喜欢阅读的类型,以及日常阅读时间等。配合学校和家庭,根据调查改变政策和方法,引导少儿正确阅读。
结论
阅读可以充实灵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阅读是足以安放人们灵魂的港湾。然而,许多少年儿童并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甚至总是带着浮躁读书,这都是从教者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公共图书馆的建立是为了向社会提供良好的阅读资源,少儿学校和家庭共同引导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公共阅读资源物超所值,使名著永流传。
参考文献:
[1]傅莹莹、移动平台下手机游戏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大理工,2019(3).
[2]陈平生、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再认识[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1).
[3]孟隋、论粉丝时代网络文学的内容生产——以《斗破苍穹》为例[J]教育传媒研究,2018(1).
[4]金奇文、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读者借阅分析及馆藏优化建议 ——以上海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8(7).
作者简介:田媛(1986年9月),女,湖北省恩施市,大学本科,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图书馆,助理馆员,少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