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鹏飞 丁玉珍 滕彦彬
摘 要:为了提高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在教育部指导下,众多企业开展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本文结全《冷链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校企间协同育人模式,希望能为协同育人项目提供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冷链物流;教学改革
2017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该《意见》主要目标是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用10年左右时间,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总体形成,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完善,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基本解决,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升级的贡献显著增强。2018年,在教育部指导下,众多企业开展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冷链物流管理》课程为主题,探索校企协同育人合作下《冷链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问题。
1 当前《冷链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于低温冷冻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农副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也越来越多。而农副产品、速冻食品、饮料等产品的流通需要冷链物流作为保障。冷链物流泛指产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和消费等一系列过程中,为保障产品品质而采用相关技术或设备进行全过程温度控制,是以冷冻工艺、物流制冷和保温技术为基础的物流过程。时至今日,冷链物流己逐渐发展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一个重要行业,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全国开设《冷链物流管理》课程的院校较少,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在2010年开设了此课程。此课程在本院物流管理专业起着重要作用,是物流管理特色重点专业建设的主要课程之一。因此,在此次校企协同育人合作课程教学改革首当其冲,《冷链物流管理》课程成为重点研究对象。尽管此课程己开设多年,还存在很多问题。
1.1 优秀教材欠缺
当前《冷链物流管理》没有通用型教材,已有的教材数量少且内容差异大。既有教材内容比较滞后,多数以技术、设备为主,理论基础要求高。涉及到冷链物流企业运营管理的内容较少,满足不了现在行业的发展需要,缺少优秀教材和应用型教材。
1.2 课堂理论教学偏多、教学模式刻板
当前本课程基本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媒體课堂教学,教学效果不突出。以理论教学为主,偏重于教师的课堂讲解,实践教学少。使得很多学生无法彻底理解知识点,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特长的发展。学生上课不能一直集中精神,限制了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使得学生难以直接适应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1.3 缺少实践教学基地
当今进入“信息爆炸”时代,信息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因此,想快速得到、获取准确信息和并能及时的应用,决定了所在单位能否在激烈竞争中站住脚。在如此时代,高等院校各专业要与企业、科研单位联合办学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本院物流管理专业主要是培养建设、服务和管理领域的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这是与学术型高校教育的重要区别。要推行全面应用型人才教育理念,使教育和培养目标一致,就要建设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上岗顶班实战练兵。当前,本院学生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冷链物流管理》作为特色专业的重要课程,其实践教学基地欠缺,学生难以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转化。
1.4 缺少实战经验教师
当前《冷链物流管理》课程主讲教师主要为物流及相关专业毕业的老师,缺少实战教学经验。课程的教研活动没有统筹整体管理,老师们又各自为战,没有形成教研成果。己有的研究内容没有从实际情况考虑问题,内容很不具体,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缺乏创新而列出一些大而空的目标和内容。冷链物流管理教学老师要求企业实战经验丰富,懂得众多设备的应用,甚至涉及到工艺加工工序、大量信息、广泛知识,实际经验和理论知识要相结合,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1.5 既有教学设施设备利用率低
既有的实训教学设施和设备利用率较低,资源效益的发挥没有达到最大化。很多设施与设备长期闲置,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2 通过校企合作改革《冷链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2.1 “校企融合、协同育人”教学模式
冷链物流课程的实践性要求比较强,《冷链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可采用“校企融合、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既能发挥企业和学校各自的优势,又能培养出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的技能和管理型人才,是企业和学校实现双赢的教学模式。此模式是把协同育人的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应用模拟软件程序先在学校里应用,企业还可以派人到学校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和培训,学生在最后的实习阶段到企业完成实战。通过企业和学校加强合作,将理论教学与实践作业相结合,使校企双方实现相互融合、渗透,达到优势互相补充、共同育人、资源共享,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此模式解决了学院缺乏实战经验不足老师的问题,同时通过和企业的良好合作可形成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由于在教学中企业比较多的参与,还可以补足教材内容滞后的问题。
2.2 高低年级企业互助学习模式
高低年级企业互助学习模式即是指通过校企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已经培养了即将毕业或己毕业的学生在企业完成了实习阶段,并己能进行独立完成某项或某些工作,再派遣低年级的学生到此企业进行实习或工作。在实习中由高年级的学生指导低年级的学生完成工作任务。这种模式发挥了低年级学生刚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扎实的理论知识,并结合了高年级学生丰富的实践经验,互相之间取长补短。由于高低年级学生出于同所学校,容易沟通交流、并能敞开心扉。高年级学生也是刚经历过低年级学生的实习阶段,知道低年级学生所缺乏的和想得到的方面,可以有的放矢。这样由高低年级学生组成了一个小的团队,由高年级学生负责,可以培养高年级学生的团队管理能力,为其进一步晋升提供基本的业务素养,从而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低年级学生可以更快的掌握企业的基本技能与操作要求。这样逐渐建立起来的高低年级互助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同时,也提升了学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降低了企业新进员工的培训成本。
2.3 “定制班”模式
由于冷链物流相比普通物流的学生培养成本较高,就业面较窄,社会上出现了冷链物流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专业人才,而学习冷链物流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合适的企业而改行。因此,冷链物流专业学生可以选择“定制班”模式,从而解决这种矛盾现象。这种模式可以增加第三方,即由专门从事校企协同育人的公司运作。由第三方公司联系需求冷链物流人才的企业和开设此类专业的院校形成合作关系,从学校招生开始的目的就是为此企业而定制化培养员工。由第三方公司根据企业要求提供课程教学要求和目标,并在此期间学生亦可按课程需要到企业参观学习,从而加强学生的实践经验,使之毕业后就能为企业所用。
3 结语
就我国当前的冷链物流现状,中央和地方都在大力支持并提倡。发展冷链物流,其中可以促进诸如农产品、水产品、畜禽肉类等的商品流通,降低资源损耗,从而增强社会资源的利用率,而我国的冷链物流产业相对落后,这与起步较晚,技术落后等是分不开的。中国冷链产业发展存在三大制约因素,其中之一就是技术人才的缺乏。因此,冷链物流管理的人才培养势在必行,但如何能培养出懂冷链、知冷链的人才需要对当前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本文结合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提出了三种合作育人模式,提高高等院校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不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培养优质毕业生,从而让学校和企业双方受益。
参考文献
[1]丁玉珍.校企深度融合下《跨境电商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18):189-190.
[2]刘琛.基于校企合作的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6,(4):57-60.
[3]王威,张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J].教育培训,2009,(6):157-158.
[4]蔡昱.基于“教、学、用、评”四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