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识谱唱谱是音乐课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课堂上能使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往往是唱歌、乐器、游戏、律动、舞蹈等,孩子们模唱歌曲,尤其是直接模唱歌词的能力是相当强的,但是让他们唱曲谱却十分困难,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一旦让他们识谱,顿感索然无味,课堂气氛也会出现冷场,音乐情感和美的熏陶无从谈起,提高学生识谱能力迫在眉睫。
第一部分是是识谱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切实提出学生掌握识谱的好处;第二部分是识谱教学的认知规律,指出学生音乐的认知过程是感知—记忆—理解,应遵循并能因势利导进行教辅;第三部分是识谱教学的方法策略,主要从识谱教学要符合音乐的规律和训练节奏为演唱曲谱做准备;第四部分借鉴柯达伊音乐教学理念,分别从柯达伊手势和字母简谱论述他们对于识谱的辅助借鉴作用。本文就是通过以上四个部分进行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识谱教学进行论述的。
【关键词】识谱;认知规律;听觉训练;柯达伊教学;符号;字母简谱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5-0207-02
【本文著录格式】王晓彤.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识谱教学之我见[J].北方音乐,2020,03(05):207-208.
在近些年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着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各种感受力、创造力、审美力、想象力及音乐表现表演能力等等。在音乐的感悟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是如今小學音乐课的教学目标,将能够认知和领悟音乐定为音乐教学的核心活动,却忽视了对学生音乐学习的“双基训练”,即对于音乐的认知与技能的掌握。用一个目前尤为突出和普遍的现象来说明这个问题,就是课堂上孩子们可以兴高采烈的唱歌、表演、打击乐器,尤其是听记旋律这方面特别强,但是一旦让他们对曲谱进行演唱,学生就顿感课程枯燥无味,课程难度也因为“唱谱”而无形中增加了。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学生本身真的不会识谱、唱谱吗?其实不然,现在大多数孩子都在校外进行各种乐器的学习,如果真的不识谱,如何演奏乐器?既然对于乐曲识谱无障碍,出现这一情况想必其中也是有许多原因的,下面我就结合个人经验谈谈在“识谱教学”方面的一点认识和做法。
一、识谱教学的重要性
在音乐教学中,有些老师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学生对于要教的歌词已经掌握了,在跟随教学伴奏或是教学光盘学习过程中,渐渐的学会了旋律,不需要老师再特别重复就可以熟练的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等。在这部分同学的带领之下,剩余的小部分学生也不需要仔细读谱、唱谱,随着“哼哼”几遍也就记住了,再加之一开始老师教授的歌词,一首歌曲就完成了。这里面没有强调音准、速度、演唱情绪、歌词的发音等,因为老师觉得麻烦,学生觉得枯燥。久而久之,在学生的心目中,音乐课就是“听记旋律”的课程,他们会觉得课上不需要唱谱,直接唱歌词就可以了。对于这种情况,首先要老师先改变观念,重视识谱教学的重要性。识谱唱谱的最佳时间是小学阶段,此时的学生刚刚系统的开始接触音乐,如能较好的掌握这种能力,对以后音乐的学习和表现都会有帮助和促进作用。
二、识谱教学的认知规律
识谱教学目前最大的障碍就是教授过程中学生接受难度比较大,趣味性也比较差。因此作为教师自己要把握听觉的认知规律,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针对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对症下药。目前,没有经过识谱学习的小朋友,连续唱“1.2.3.4.5.6.7”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他们从小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听取这些单音,但是一旦打乱了,或是单独从中间拿出一个音或是几个音的时候,他们就不能立即说出音的名称,有的还需要掰着手指头顺一下。更不必说再加上节奏,音值的符号等,附加的越多,难度就越大,孩子们对于音乐课的趣味性就随之减少了。根据心理学的认知规律得出,音乐的认知过程是感知——记忆——理解。感知是音乐的基础是必须要经过的,感知分为活动的感知和音乐本体的感知,这是动态成长和发展过程 。因此首先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机体跟着音乐去感知,进而延展到听觉产生情绪上的联想,由动态的气氛效果促进音乐的想象与理解。
对于音乐的感知首先要从学生“听觉”起训练,“听觉训练”即音乐耳朵的训练。通过耳朵捕捉正确的音高和节奏,并将听到的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来。所谓“自己的方式”就是不拘泥于音符,也可使用线条、符号、图画、字母等方式表示。因为识谱的谱面是一个“符号”系统,要引导学生从感知系统转向符号系统是识谱教学的第一步。在低年级要采取循序渐进的识谱教学,通过“符号”系统结合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让他们掌握“符号与音”之间的关联;但是不能一气呵成完成教学,要采用“螺旋式上升”的方式慢慢加强,让学生们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掌握新的知识,逐渐掌握音乐的“听觉系统”。
继而就是“记忆”部分,对于音乐认知规律中,“感知”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有良好的“听觉系统”,记忆就可以大跨步前进,此时学生们会发现,歌曲可以很快学会,障碍很小,自信心也会增强起来。
在音高、节奏都已建立起来后,识谱也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对于歌曲就不会只是停留在学唱的层面上,更多的是上升为对于音乐风格、节奏、情感的理解层面。此时也达到了课程教学目标,一幅美丽的充满景象的画面将在他们的眼前展开。
三、识谱教学的方法策略
(一)识谱教学要符合音乐学习规律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要涉及到“听觉”,识谱的基础也应该是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因此教师教歌曲之前先不要教识谱,而是将准备要学的歌曲音频放给学生听,进行歌曲的“整体输入”,让学生把将要学习的歌曲听熟了并能整首的跟唱之后,在让学生进行跟琴识谱视唱,学习歌曲的节奏等。这样唱歌词和唱歌谱改变了从前传统的“先学歌谱,后学歌词的模式”。符合学生的实际,也符合学生对于歌曲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提高识谱的效果和降低识谱的难度。
(二)训练节奏,为演唱曲谱做准备
节奏节拍是音乐作品的灵魂,而节奏训练在音乐课教学中优势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如果学生能正确的掌握歌曲的节奏,又能准确地把握节拍的强弱规律,然后在加上听记的旋律线条,这样进行整首乐曲的识谱就容易很多了。
(三)节奏与身边事物相联系
我们将学生平时喜闻乐见的一些事物与节奏联系在一起,如用“梨”来代表四分音符;“苹果”代表两个八分音符;“可口可乐”代表四个十六分音符。
从母鸡下蛋后 “咯咯嗒”的叫声中,来认识前十六分音符节奏,并出示后十六分音符节奏进行对比,学生把这两种节奏区分清楚,通过拍击练习就能很快掌握它们不同的特点;从“知.了”的叫声中,来理解附点节奏前长后短的特性;从体育教师“向右转”的口令声中,从汽车“嘀嘀.”的喇叭声中,来认识并很快地掌握这两种切分节奏形式。
四、借鑒柯达伊音乐教学理念
(一)柯达伊手势
柯达伊教学法,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他的主要教学理念:音乐教育是完整的人所需要的发展;小孩子从他们的经验中理解是最好的,因此,参与是学习音乐最好的途径。不难看出,著名的柯达伊音乐教学理念强调孩子本身的“参与”,因此让他们参与到音乐中,通过手势、律动等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是最好的方式。手势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在空中画出旋律的轮廓、伴随着手势唱出音名,可以帮助学生体验音与音之间的关系,感受音相互之间的高低,有助于发展学生准确歌唱能力。
(二)字母简谱
在教导学生进行识谱时,要遵循“认知规律”。其中提到对于音乐的感知要从训练“听觉”开始,通过将耳朵听到的音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来,因为识谱的谱面本身是一个“符号”系统,学习识谱首先就要引导学生建立“符号系统”,让“音”与“符号”关联起来。
为什么那么多的学生可以顺着将1.2.3.4.5.6.7轻松的唱出,一旦随意抽出一个音就答不上来,在孩子们的心中,音符是单独存在的,没有与任何他们熟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此时“字母简谱”在识谱中就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图为我校一年级新生将“音符”上升为“字母简谱”加深了记忆,降低了识谱的难度。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识谱是音乐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用好的方法来唱歌是一种享受”,所以老师要重视识谱教学的重要性,在“授人以鱼”的同时也要“授人以渔”,教会每个孩子一种“能力”,是每个孩子的音乐潜能都能得到开发并终身享受音乐的乐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2]王玫.如何面对识谱教学[J].中国教学研究,2005.
[3]郑晓敏,李婉灵.运用ABC理论进行挫折心理辅导[J]. 人民教育,2001.
[4]卢人玉.ABC分析法探索护理实习生心理信息[J].实用护理杂志,1997.
作者简介:王晓彤(1987—),女,汉族,山东淄博,小教二级,学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奥尔夫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