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莲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中心卫生院,山东枣庄 277015)
脑性瘫痪患者中近80%为痉挛型, 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主要因受损脑区支配的肢体肌群肌张力升高,抗重力肌群痉挛致拮抗肌肌张力降低,表现出重心控制不稳和立位姿势异常,如尖足、剪刀步态、膝关节持续过伸等,且步行缺乏安全感,跌倒时缺少自我保护能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1-2]。 研究认为这种表现与骨盆稳定失衡相关,影响两侧肌肉链力线传递,造成躯干动态稳定失衡,因此需要对骨盆相关肌群进行微调,确保骨盆呈现稳定状态,维持正常运动[3-4]。悬吊运动是在身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时, 通过主动康复治疗和训练不断提高运动的控制能力, 提高机体的动态稳定性[5]。 该研究选取2017 年11 月—2020年11 月该院收治的96 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为对象,分别采用常规综合康复训练和以悬吊运动系统为基础制定的骨盆稳定性锻炼,分析效果。报道如下。
该研究已获取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选取96 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8 例。 观察组中男、女分别为29 例、19 例;年龄为3~10 岁,平均年龄为(4.84±1.94)岁;脑瘫类型中痉挛双瘫、右偏瘫、左偏瘫分别为33 例、13 例、2 例。 对照组中男、 女分别为26 例、22 例;年龄为3~10 岁,平均年龄为(4.93±2.05)岁;脑瘫类型中痉挛双瘫、右偏瘫、左偏瘫分别为35例、12 例、1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依据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制定标准[6]确诊为痉挛型脑性瘫痪的患儿;营养状态良好的患儿;智力正常的患儿;无其他神经系统病变的患儿;患儿治疗依从性好,监护人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存在因外伤、遗传代谢疾病或感染等因素而造成运动障碍的患儿; 无法按规定接受训练的患儿;6 个月内服用降低肌张力药物的患儿;存在影响运动功能残疾或畸形的患儿。
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康复训练: 包括10 min 端坐位,15 min 保持平衡站立位,患儿家属协助患儿进行20 min 上下楼梯训练,上述运动每日1 次,每周连续5 次,休息2 d,共训练6 个月。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以悬吊运动系统为基础的骨盆稳定性锻炼,具体内容如下。(1)肘支撑锻炼:取俯卧位开展悬吊下双手支撑训练;双腿悬吊行屈髋伸膝收腹和屈髋屈膝收腹训练;侧卧位行双腿悬吊抬髋训练。 10 min/次。 (2)骨盆控制:仰卧位,膝关节弯曲90°,髋关节伸展,医师固定膝关节抬起骨盆,俯卧位行双腿悬吊屈髋屈膝收腹训练;仰卧位行悬吊桥式训练; 俯卧位行双腿悬吊主动外展训练;仰卧位行屈髋屈膝收腹抬腿训练; 仰卧位行起坐训练;悬吊抱球训练。 15 min/次。 (3)爬行训练:利用悬吊带以四点支撑辅助爬行和自主爬行。(4)坐位训练:利用悬吊带进行不同坐姿训练,提高骨盆控制力和平衡力。10 min/次。(5)双/单膝跪位训练:利用悬吊带摆动,双手扶持确保骨盆、躯干和髋关节均为伸展状态,辅助或自主进行双/单膝跪位转换训练。 10 min/次。(6)站立训练:利用悬吊带、弹力带等站立,训练立位平衡和核心控制能力。15 min/次。(7)步行训练:利用悬吊带设计不同游戏活动, 帮助患儿完成迈步、步行、走直线和跨越障碍物等。 15 min/次。 上述训练均1次/d,在康复中心训练10 d,出院后由家长监督下继续进行20 d 训练,以此为1 个疗程,共循环6 个疗程(6 个月)。
(1)步行能力:①10 m 最大步行速度(MWS):标记下肢跨进3 m 和13 m 间的时间,精确到0.01 s,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②步长:测量一侧至对侧足着地的距离;③步频:计算单位时间内的平均步数。
(2)痉挛等级量表(MAS)评分:使用改良MAS 量表对肱二头肌进行测评,将登记0~Ⅳ级分别计为0~5 分。 无肌张力增加为0 分;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位被动屈伸时关节活动度(ROM)呈现最小阻力或突然卡住为1 分;肌张力轻度增加,ROM 后50%范围卡住或呈现最小阻力为2 分;肌张力明显增加,ROM 大部分肌张力增加且受累部位被轻易移动为3 分;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难度较大为4 分;被动屈伸时受累部位僵直为5 分。
(3)Peabody 评分:量表包括26 项抓握和72 项视觉运动,均采用0、1、2 三级评分。
(4)GMFM-C 评分:量表包括14 项内容,均采用0、1、2、3 四级评分。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的10 m MWS、步长及步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步行能力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步行能力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步行能力比较(±s)
分组观察组(n=48)对照组(n=48)t 值P 值10 m MWS(m/s)治疗前 治疗后步长(m)治疗前 治疗后0.53±0.11 0.52±0.13 1.765 0.074 0.63±0.05 0.58±0.09 2.319 0.025 15.48±2.46 15.42±2.11 1.896 0.057 15.60±1.99 15.50±2.06 2.263 0.039步频(次)治疗前 治疗后33.40±9.54 33.27±10.46 1.602 0.087 35.78±7.56 34.21±8.55 3.827 0.009
治疗前, 两组的MAS、Peabody、GMFM-C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eabody、GMFM-C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MAS、Peabody、GMFM-C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MAS、Peabody、GMFM-C 评分比较[(±s),分]
观察组(n=48)对照组(n=48)t 值P 值MAS治疗前 治疗后Peabody治疗前 治疗后GMFM-C治疗前 治疗后2.47±0.51 2.44±0.44 1.583 0.091 1.65±0.49 2.12±0.60 2.293 0.027 99.06±7.99 98.71±10.24 1.875 0.061 126.12±9.12 105.47±11.99 2.175 0.041 27.41±2.83 27.24±3.03 1.618 0.085 34.82±3.36 29.88±3.16 2.275 0.030
盆骨可将重量分散到机体其他部位,与各项下肢功能均密切相关,因此既往有文献中提到,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运动能力需要确保骨盆稳定,患儿表现出骨盆控制障碍,主要为不同体位下出现的骨盆前倾、后倾、不对称、上提,对自上而下的力量产生影响[7]。同时因盆带肌也依附于股骨上,对髋关节稳定性产生影响,可造成髋关节脱位等肌肉骨骼问题。
悬吊治疗技术最早用于脑卒中等神经疾病的康复训练中,该技术强调主动训练的关键,依靠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对“失活”或“休眠”肌肉进行激活,帮助其恢复正常生理功能[8]。 该研究给予观察组患儿以悬吊运动系统为基础的骨盆稳定性锻炼,获得了较佳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患儿比较,观察组患儿的上下肢功能、精细和粗大运动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 说明观察组患儿通过以悬吊运动系统为基础的骨盆稳定性锻炼,核心力量和稳定性均得到改善,机体运动能力提升,该方式在不平衡的状态下进行的闭链和开链运动激发了感觉运动器官功能,刺激了神经网络有效建立控制功能区域,结合神经和肌群的反馈,提升了机体的运动控制、平衡和稳定性[9-10]。 同时在康复训练中,观察组的临床医师能够将双手解放出来, 减轻负荷,更容易维持患者无痛体位, 控制其开展阶段运动,整个过程轻松且安全,更易被患儿及监护人所接受。
综上所述,以悬吊运动系统为基础的骨盆稳定性锻炼能够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上、 下肢功能,改善其精细和粗大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