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2020-04-20 07:14郑衍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23期
关键词:阑尾阑尾炎切口

郑衍华

(酒泉市人民医院新城医院,甘肃酒泉 735019)

急性阑尾炎为临床常见病,患者典型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痛,该病一般是因阑尾梗阻、粪石压迫等导致。 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可靠,但手术具有创伤性,术后患者易出现较多并发症,外加术后疼痛强烈,若不加以干预,将会影响整体康复效果。 有学者研究发现[1],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期间配合规范的护理措施,能明显增强手术效果。基于此,为进一步提高急性阑尾炎手术疗效, 现将该科室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71 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纳为研究样本,探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科室接受手术治疗的71 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35 例,其中男17 例,女18例;年龄18~60 岁,平均(39.54±5.61)岁;疾病类型:20 例单纯性阑尾炎,10 例化脓性阑尾炎和5 例阑尾脓肿。 实验组36 例,其中男16 例,女20 例;年龄19~59 岁,平均(39.84±5.05)岁;疾病类型:23 例单纯性阑尾炎,9 例化脓性阑尾炎和4 例阑尾脓肿。 两组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经腹部B 超检查确诊,与《急性阑尾炎诊疗规范》[2]中的诊断标准相符,临床表现为腹胀不适、呕吐恶心,伴有阵发性或持续性腹痛,且右下腹伴压痛点;(2)满足手术指征,依从性高;(3)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准则。

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重要脏器损伤者;(2)合并肿瘤、器质性疾病者;(3)精神疾病、听力障碍者;(4)肝、肾功能不全者。

1.3 方法

常规组予以围手术期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术前备皮、常规健康教育、纠正电解质紊乱、胃肠减压干预、术中密切配合、遵医行营养支持干预与用药指导等。

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围手术期综合护理:(1)术前护理:①强化基础护理:为避免漏诊,护理人员需严格正确遵医嘱行药物配合治疗,术前禁用止痛药或泻药;给予抗生素药物,以积极预防感染;对患者生命体征加强监测;手术方案确定后落实各项术前准备工作;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将术前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和家属,取得其信任,并建立良好护患关系;②个体化心理护理:与患者交流,掌握其心理状态,根据患者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开展个体化心理疏导。 将手术流程、效果和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减轻其心理负担;提供情感支持,使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减轻;重点讲述手术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康复信心。 ③疼痛评估: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合理评估,借助深呼吸、注意力分散法等缓解疼痛;若患者疼痛耐受度差,可通过心理暗示使患者减轻疼痛。(2)术中护理:患者入室前将手术室温湿度调整好,对患者基本信息进行仔细核对;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异常需立即告知医生处理。 (3)术后护理:①切口护理:敷料每日定时更换,并保证其干燥、清洁;②生命体征护理:定时检测体温,若发现切口红肿或体温升高,应及时上报医生,并配合行针对性处理。③疼痛管理:患者术后麻醉清醒后将床头抬高,并帮助其调整为半坐卧位,使切口张力降低,减轻术后伤口疼痛;指导患者有效咳嗽,防止切口牵拉使疼痛加剧;了解患者的喜好,播放舒缓的音乐,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 ④引流管护理: 落实腹腔引流管与切口引流管护理工作,保证引流畅通。 ⑤生活护理:尽早下床活动,建议术后12 h 下床。 根据麻药代谢情况及个体差异,可尝试床边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结合患者康复状况制订膳食计划,应少食多餐,多摄入高蛋白、高纤维素食物,避免便秘;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仔细观察,若患者主诉疼痛且要求止痛, 可遵医行药物镇痛干预,对患者用药后表现加强观察,耐心询问其是否出现不适感及疼痛是否得到缓解, 帮助患者提高身心舒适度,使其早日出院。

1.4 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感染、肠梗阻、出血、腹腔脓肿。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指标

常规组肛门排气时间为(42.29±3.34)h、下床活动时间为(27.73±2.85)h、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为(35.13±8.02)h、住院时间为(8.30±1.55)d;实验组肛门排气时间为(25.71±2.66)h、下床活动时间为(12.30±2.02)h、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为 (23.77±6.74)h、 住院时间为(4.62±1.23)d。 常规组手术指标与实验组比较,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171、26.378、6.468、11.098,P=0.000、0.000、0.000、0.000)。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 论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急腹症,病情变化多端,若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引起消化系统损害,还会诱发诸多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田翠萍[3]研究中指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机制复杂, 其发生与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以及神经反射等因素有关。 阑尾管腔阻塞后,腔内潴留大量粘液,造成腔内压力升高,进而对黏膜产生压迫,导致其溃疡坏死,最终便利细菌入侵;若腔内压继续升高,压迫阑尾壁,将阻碍静脉回流,形成静脉血栓,造成阑尾壁缺血水肿,使腔内细菌向腹腔渗入,若不及时处理,将有可能阻碍动脉,最终导致部分或整个阑尾坏死。张娜等[4]研究表明,各种原因引起的胃与肠道功能紊乱, 会反射性导致阑尾环形肌、动脉痉挛性收缩,从而加重阑尾腔阻塞,导致引流不畅,或造成阑尾缺血坏死,使急性阑尾炎发生及进展速度加快。由此可见,合理预防与及时发现、治疗急性阑尾炎十分重要。

临床常通过手术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手术切除阑尾能将病变组织有效去除,从而改善腹痛,治愈疾病, 但此类患者围手术期依旧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尤其是术后并发症多,若不采取措施加以防治,将不利于患者康复。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是一种整体性护理措施,具有针对性和全面性,其涵盖了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从环境、心理、疼痛、并发症和饮食等方面进行干预,不仅能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还可控制并发症,避免出现不良后果。该研究中实验组术后恢复指标与常规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实验组围手术期采用的护理措施更可靠及有效,能提高围手术期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治疗依从性,提供给患者系统、优质的护理服务,减轻生理疼痛,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推动术后康复进程。 该文采用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是针对手术患者开展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其中术前护理中的强化基础护理能弥补常规基础护理的缺陷,防止出现遗漏,如术前严格遵医指导患者使用抗生素,能有效预防感染,而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则有利于及时掌握病情变化;与患者、家属主动交流,告知其术前相关注意事项,能使患者、家属充分做好心理准备,减少恐慌心理[5];个体化心理护理能够掌握患者真实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消除顾虑,建立治疗信心;疼痛评估则能够通过科学评估患者的生理疼痛,以此掌握腹痛变化,有效预防异常情况。术中护理包括调节室温、核对患者个人信息和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调节室内温湿度能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提高生理舒适度、减少焦躁、不适感[6];对患者个人信息进行核对能避免出错,这既是护理人员的职责所在,也是对患者负责的体现;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能使主治医生动态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做出准确判断,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护理中的切口护理能缩短切口恢复时间; 生命体征护理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出现,减少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不良因素;疼痛护理能减轻伤口疼痛,进一步加快术后恢复速度[7];引流管护理能保持引流畅通,为术后康复奠定基础;生活护理则能够鼓励患者尽快下床,减少并发症,还能通过合理膳食,增强机体抵抗力,缩短住院时间。该研究显示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56%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刘红[8]研究结果一致,再次验证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实用性强,能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运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中效果理想,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阑尾阑尾炎切口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