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淄博市市立医院神经内科,山东淄博 255400)
脑梗死后常伴随失语、偏瘫等后遗症,同时伴随睡眠障碍、疲劳等多种症候群[1-2],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康复进程。 常规护理更重视偏瘫肢体的功能康复,对改善睡眠障碍重视程度不够,且干预效果不佳,需要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改善睡眠障碍,缓解患者疲劳程度,最大化改善其生活质量。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针对具体疾病护理的标准化流程,护理人员按路径指引实施护理, 最大程度改善护理服务、提升护理质量[3]。 该研究以2020 年1—6 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6 例为对象,探讨睡眠障碍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 报道如下。
选择住院脑梗死患者106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确诊脑梗死且为首发;年龄18~70 岁;意识清晰能简单交流。 排除标准:认知功能障碍;精神障碍;合并重要脏器病变;使用可导致失眠的药物;干预时间<3 周。 该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 例。 观察组中男29 例,女24 例;年龄42~70(61.76±6.45)岁;病程1~7(3.57±0.36)d;受教育年限3~14(10.56±3.25)年。 对照组中男30 例,女23 例;年龄45~70(62.92±5.73)岁;病程1~7(3.49±0.38)d;受教育年限4~15(10.64±3.7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采用睡眠障碍常规护理,包括改善睡眠环境、调节患者情绪、遵医嘱用药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睡眠障碍护理路径:(1)设计《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患者护理路径表》:包括护理目标、评估、护理措施、签名。由院内3 名护理专家进行预调查、修改并通过。 见表1。 (2)组建睡眠护理小组:选拔至少5名责任护士、资深医师及中医师各1 名,均通过培训并考核合格。
(1)观察组由责1 组护士负责,对照组由责2 组护士负责。两组护士人数、学历、职称及工作能力基本均衡。 每组护士至少5 名,观察组护士通过培训完全掌握睡眠障碍护理路径及涉及护理方法,两组护理均纳入考核。由研究人员负责全程质量监督。(2)指定1名专业人员采用3 种评估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疲劳程度及生活质量,该人员掌握量表使用且对分组情况不知情。(3)严格按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患者护理路径》组织实施,观察组护士每完成一项护理后签全名,并记录护理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以便进一步完善护理路径。
(1)睡眠质量:干预前、干预3 周后,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价。PSQI 含有7 项因子,总分0~21 分。评分越高说明睡眠障碍越严重。 (2)疲劳程度:干预前、干预3 周后,应用Flinders 疲劳量表(FFS)评估两组患者疲劳程度。 FFS 含有7 个条目,总分0~31 分。 评分越高说明疲劳程度越严重。 (3)生活质量:干预前、干预3 周后,应用Spitzer 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QLI 含有5 个维度,总分0~10 分。 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剔除无效量表,观察组实际完成50 例,对照组实际完成48 例。
干预前,两组患者PSQ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周后,两组患者PSQI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患者护理路径表
表2 两组患者PSQI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PSQI 评分比较[(±s),分]
组别干预前干预3 周后t 值 P 值观察组(n=50)对照组(n=48)t 值P 值13.41±1.32 13.17±1.24 0.927 0.356 10.87±1.21 12.39±1.05 6.630 0.000 10.030 3.326 0.000 0.001
干预前,两组患者F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周后,两组患者FSS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FSS 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FSS 评分比较[(±s),分]
组别干预前干预3 周后t 值 P 值观察组(n=50)对照组(n=48)t 值P 值21.82±1.62 22.05±1.49 0.731 0.467 16.45±1.52 19.79±2.18 8.827 0.000 17.093 6.454 0.000 0.000
干预前,两组患者QL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周后,两组患者QLI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QLI 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QLI 评分比较[(±s),分]
组别干预前干预3 周后t 值 P 值观察组(n=50)对照组(n=48)t 值P 值5.41±0.63 5.38±0.62 0.237 0.813 7.23±0.75 6.41±0.82 5.169 0.000 13.139 6.942 0.000 0.000
脑梗死后患者住院期间常伴随睡眠障碍、 疲劳感、吞咽障碍等症状,其中脑梗死后睡眠障碍发生率高达80%以上,程度越严重,对预后越不利[4]。 不同文化程度及资历的护理人员对疾病认知及护理经验存在较大差异,而临床护理路径以文字及表格的形式直观地展示了同一类型疾病的质量标准及工作流程,护理人员按照路径指引为患者实施有计划的护理服务,可减少护理的随意性[5]。 目前睡眠障碍多采用综合治疗,认知行为干预、放松训练、穴位按摩等非药物疗法的应用,均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6]。睡眠障碍护理路径能够指引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按计划实施标准护理,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有序性和质量。 该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的PSQI 评分、FF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睡眠障碍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改善住院脑梗死患者的睡眠障碍,缓解其疲劳状态。
生活质量是个体身心状态、独立生活能力、家庭环境及社会功能等状况的综合体现,反映了患者的主观感受[7]。 改善生活质量是脑梗死患者的终极护理目标。睡眠障碍、疲劳感导致患者日间处于嗜睡状态,影响患者康复锻炼的积极性及康复进程, 降低生活质量。研究证实,放松训练通过生理、心理应激反应调节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训练指示语和音乐可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引导患者集中注意力,配合呼吸和运动,可有效缓解疲劳[8]。 随着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夜间睡眠时长增加,日间嗜睡等症状缓解,有更充足的精力积极参与康复锻炼,有助于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但单一护理措施对改善睡眠障碍效果并不理想,该研究将上述各种中西医护理技术融为一体,构建了一个较完整的睡眠障碍护理路径, 不仅能指引和规范护理人员的具体护理行为,也能使患者明确具体的护理目标及措施,从而提高其依从性,积极主动参与护理过程,最大化实现护理目标。 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QLI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睡眠障碍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改善住院脑梗死患者的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睡眠障碍护理路径能有效改善脑梗死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疲劳程度,提高生活质量,适合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