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贤电影研究综述

2020-04-18 04:46耿盈章
文艺评论 2020年5期
关键词:侯孝贤美学研究

○耿盈章

有关侯孝贤的电影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相关学术研究近四十年来未曾间断,其中台湾地区关于侯孝贤的学术研究最早也最为集中。

早在1988年,台湾电影评论界的旗手人物焦雄屏,就在其编著的《台湾新电影》①一书中,开设专章集中评论了侯孝贤的电影作品。该章收录了黄建业、陈国富、张昌彦以及她本人在内的六篇电影评论,评论范围主要集中于侯孝贤在“新电影”期间的创作;多篇文章分别从电影语言的原创性、电影美学、成长主题等多个角度对侯孝贤的作品进行了深入剖析。其中,焦雄屏的《恋恋风尘——有情天地》一文,属于较早从中国传统美学观念阐释侯孝贤作品的电影评论。之后焦雄屏也一直保持着对侯孝贤的关注,先后撰写了数篇电影评论,分别从侯孝贤的写实主义风格、电影美学以及身份意识等多个角度对侯孝贤的作品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分析,并给予了侯孝贤以高度评价。其中,《寻找台湾的身份:台湾新电影的本土意识和侯孝贤的〈悲情城市〉》一文影响最广,该文通过外部研究与文本细读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悲情城市》为例,主要对侯孝贤电影本土意识的缘起、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焦雄屏作为“台湾新电影”的国际推手,也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侯孝贤的海外影响力。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林文淇、沈晓茵、李振亚为代表的台湾电影学者,集中发表了多篇涉及侯孝贤的学术论文。2000年,三人集结出版了首部关于侯孝贤的专人研究著作《戏恋人生——侯孝贤电影研究》,②该书收录十余篇20世纪90年代有关侯孝贤研究的代表性论文,研究角度分别涉及电影美学、电影诗学、历史意识、身份意识、性别意识等多个方面。其中,沈晓茵在《本来就应该多看两遍——电影美学与侯孝贤》②中,强调了从电影美学角度分析侯孝贤电影的重要性,并对侯孝贤的长镜头、景观镜头以及疏离叙事的独特运用进行了详细梳理,她还将侯孝贤的电影与日本长镜头大师沟口健二的作品进行了类比,以此强调侯孝贤电影语言的原创性与独特性。

近二十年,台湾地区的相关研究热度虽略有回落,但未曾间断,大部分研究成果发表在各个期刊当中。其中,有关电影美学、电影诗学的论文有:张小虹的《幽冥〈海上花〉:表面美学与时间褶裥》,该文主要以《海上花》为例,从“物”的层面切入,将恋物理论融入电影理论研究,对《海上花》中的服装、美工进行了重点分析。林景苏的《侯孝贤的电影美学与语言》从东方美学的角度切入,阐释了侯孝贤的电影作品与好莱坞电影在电影语言层面上的巨大差异。林文淇的《“醚味”与侯孝贤电影诗学》指出,侯孝贤的电影诗学不仅限于摄影层面,该文通过重新发掘侯孝贤电影中过去被忽略的,诸如声音、剪辑以及器物等要素,系统地归纳了侯孝贤电影诗学的具体特征。2015年,林文淇、沈晓茵、李振亚三人又收录整理了不少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出版了第二本关于侯孝贤研究的论文集《戏梦时光——侯孝贤电影的城市、历史、美学》。该书收录了十位学者的论文,角度囊括声音、剪辑、色彩、历史、美学等,通过对侯孝贤的早期作品重新审视,提出了不少新的观点。近年来,台湾地区有关侯孝贤专人研究的学位论文并不算多,其中涉及电影美学、电影诗学以及影响研究的有:国立暨南国际大学韩伟扬的硕士论文《论侯孝贤电影中的抒情、隐喻与写实》,该文结合了高友工的抒情传统理论和雅各布森的语言学理论,对侯孝贤电影中所特有的抒情加写实的电影风格进行了详细地阐释。国立交通大学李美融的硕士论文《另一种电影诗学:侯孝贤电影里的火车——影像》,主要通过运用德勒兹的“时间—影像”理论,并以侯孝贤电影中的火车意象为对象,从怀旧、慢节奏与写实风格三方面阐释了侯孝贤电影中的时间感、韵律感以及真实感。东吴大学杨雅君在其硕士学位论文《沈从文与侯孝贤风格之研究》中,通过对长镜头、空镜头、剪辑、画外音等方面切入,分析沈从文对侯孝贤产生的影响,并且作者认为沈从文带给侯孝贤的最大影响便是看待世界的客观眼光;不仅如此,二人作品中所呈现的“自然、静定、空远”特质也具有相对一致性;因此,侯孝贤是在用一种美的方式呈现真实。

大陆方面关于侯孝贤的研究起步略晚,少见专著,相关研究多散见于各个期刊。论文角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电影美学风格方面的研究,其中最具影响力与代表性的当属孟洪峰的《侯孝贤风格论》,该文极为精炼地将侯孝贤的电影美学风格总结为“闷”“愣”“浑”,而且作者主张从中国性的角度把握侯孝贤的电影风格,他认为应该用“意境”概念解读侯孝贤的长镜头美学;另外,他还指出了沈从文对于侯孝贤风格形成的深刻影响。李迅在《形式和意义:重新认识侯孝贤电影》一文中,详细梳理侯孝贤电影语言的演进与创新,通过与好莱坞经典电影技法进行对比,他将侯孝贤的电影语言归纳为七种技法,然后进一步解释了侯孝贤电影形式与意义的相关性。孙慰川在《秉持写实主义精神谋求美与真的统一——读侯孝贤的“悲情三部曲”》一文中,通过对《悲情城市》《戏梦人生》《好男好女》三部影片的文本细读,理清了侯孝贤的纪实美学与巴赞理论之间的差异性,并且他认为侯孝贤的影像风格具有明显的民族化特征。李相的《儒梦人生——侯孝贤电影的作者特质》,借助“作者论”这一电影理论中的重要概念,阐释了侯孝贤的电影特质;李相把侯孝贤形容为一名“儒者”,并认为儒家思想是侯孝贤“作者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该文还从乡土情结、时空观、诗意风格等多个角度对侯孝贤“作者性”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阐发。王睿的论文《平静与深思:侯孝贤电影风格解读》,以“静”为核心,主要通过对镜头语言的详细分析,阐释了侯孝贤电影中所呈现出的平静与深思等特征。王永收的《本土经验与静观美学——侯孝贤电影诗学论略》,则从“静观美学”的角度分析侯孝贤的电影诗学,并强调道家哲学对侯孝贤的影响。上述大部分文章,都强调侯孝贤与中国传统文化、美学之间的关系,类似的文章还有:刘大先的《侯孝贤:人文传统的散点透视》,王冕的《中国式诗意写实——浅析台湾导演侯孝贤的电影特色》,吴凤鸣的《侯孝贤镜头语言与历史叙事》等。相关硕士学位论文有: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翟立芳的《哲学观照:主题与形式——侯孝贤电影创作初探》,从哲学层面出发,对侯孝贤电影的主题以及形式进行了详细阐发。武汉大学赵倩琳的《侯孝贤电影研究》,该文从侯孝贤电影的主题和美学风格切入,并对侯孝贤电影中的非戏剧性叙事、长镜头以及影调等方面做出了具体分析。东北师范大学王巍的《试论侯孝贤及其台湾新电影的审美特征》,对侯孝贤电影中的诗化叙事、“乡土”情节以及台湾身份认同等问题进行了重点阐发。浙江大学金淑兮的《论侯孝贤电影的诗性气质》,分别从“乡土”与”历史”的主题、诗化的电影风格、人文精神三方面切入,研究侯孝贤的诗性气质。暨南大学倪子入的《时间流与存在之思——侯孝贤电影的审美意义研究》,重点从时间维度对侯孝贤电影的审美性进行讨论,以“苍凉”“真实”“存在”为主题,深入分析了侯孝贤电影中的时间意识。兰州大学刘贝贝的《侯孝贤电影〈刺客聂隐娘〉艺术风格分析》,以《刺客聂隐娘》为例,从电影的主题、叙事风格、视听语言以及人物特征等多个角度对侯孝贤的电影风格进行了详细分析。

第二类研究则主要集中于侯孝贤电影的本土性与历史意识,如倪震的《侯孝贤电影的亚洲意义》一文,就着重从历史叙事、个人经历和台湾社会变迁三个向度探讨了侯孝贤电影的创作演进,继而深入研究了侯孝贤的中期作品中所体现的亚洲视野和怀旧情结;他还对侯孝贤电影中的历史叙事手段以及镜头语言的独特风格进行了详细阐释,最终评述了侯孝贤电影对亚洲文化的意义及影响。戴锦华的《侯孝贤的坐标》③一文,没有采用常见的“作者论”方法,而是从詹明信的“国族寓言”理论对侯孝贤的“台湾三部曲”以及他早期的几部自传性作品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且作者通过冷战背景切入,经由历史、文化、政治等多个维度深度阐释了侯孝贤的电影内涵。周斌在《台湾历史的银幕显现——评侯孝贤的“台湾史三部曲”系列影片》一文中,以侯孝贤的“台湾史三部曲”为例,通过对电影语言的深刻分析,揭示了侯孝贤电影中的反思意识以及导演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并肯定了“台湾史三部曲”的影史地位,而且他认为这三部电影为人们了解台湾近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形象化资料。周星的《电影在地性与透视生活的真切感——关于侯孝贤电影的意义认知》,强调了电影艺术价值判断以及影片所体现的文化精神和感知的重要性,该文还重点论述了侯孝贤电影的“在地性”特征,以及该特征与“生活感”之间的密切关系。张芙鸣的《台湾电影的生态学意义——以侯孝贤、蔡明亮为例》,该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展开论述;与文化政治叙事相比,作者更强调台湾作为地理范畴的意义,她还认为虽然侯孝贤不是自觉的生态主义者,但其影片对自然的呈现隐含着一种生态意识。陈晴的《乡关何处——侯孝贤电影里台湾族群对于历史根基的情愫》,围绕着台湾历史主体认知问题,从“怀疑历史根基”“找寻历史根基”“重构历史根基”三方面集中讨论了台湾因何难以形成一种“想象的共同体”。相关的硕士论文还有:暨南大学熊晓霜的《侯孝贤电影的文化记录性研究》,该文研究了侯孝贤影片的民族志模式,并利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侯孝贤与张艺谋、李安的电影类比分析,总结了侯孝贤电影文化记录模式的独特之处。暨南大学胡楚城的《论侯孝贤电影中关于台湾身份认同的探索》,通过对侯孝贤不同创作阶段的论述,阐释了其电影中所体现的台湾国族身份意识的复杂性。陕西师范大学的殷墨在《电影与历史——以侯孝贤作品〈悲情城市〉为例》中,借助“影视史学”的理论,分析了电影《悲情城市》与真实历史的联系,以此说明侯孝贤电影与台湾历史之间的相互建构与解构的二重关系。

第三类则是基于比较视野的研究,其中颇具代表性的论文有:郭小橹的《一种影像:关于小津,关于侯孝贤》,该文从东方影像美学入手,由“诗歌精神、儒道传统、影像空间”等方面展开分析了两位东方导演之间的异同之处;另外,作者还认为侯孝贤对于历史社会的关切可以视作为小津电影的一种延伸。陈旭光、李雨谏的《“长镜头”的“似”与“非”:语言、美学与文化——侯孝贤与贾樟柯比较论》④一文,对侯孝贤、贾樟柯二人长镜头美学的异同点进行了详细分析,进而揭示了他们在电影美学观念上的区别,作者将之归因于文化语境以及各自艺术追求的差异;作者还指出:“侯孝贤电影是一种独具内涵的东方影像实践,而贾樟柯则得益于西方新写实主义,以长镜头为时代,为社会普通民众‘见证’、‘立言’。”相关的学位论文还有:西南大学顾小勇的《镜语中的时空、生活与诗意——侯孝贤、小津安二郎电影研究》,该文主要通过文本细读、视听语言分析等方法对二人电影中所呈现出的时空观、生活感以及诗意特征进行对比。山东师范大学张璇的《影像风格的东方韵味——小津安二郎与侯孝贤作品比较》,从东方电影美学的角度分析两位导演的异同之处。浙江大学叶少芳的《作者电影中国化之路的个性抒写——关于侯孝贤和贾樟柯电影的比较研究》,借助“作者论”的理论视角,对两位导演的作者身份、影像风格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作者论”在中国的具体实践。还有部分研究从侯孝贤的海外传播与影响入手,如孙慰川、覃嫦所写的《海外人士论侯孝贤》,谭笑晗的《侯孝贤电影的海外传播与受容——以法国〈电影手册〉杂志为中心》,山西大学谢向优的硕士论文《侯孝贤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文化自觉研究》。

而有关影响研究的相关文章数量并不算多,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杨君宁的《女性声音、文学视角与美学形构——朱天文在侯孝贤电影中的文化实践》,该文主要从女性意识的角度谈论朱天文对侯孝贤的影响,并以“抒情传统”为线索,论述了沈从文、胡兰成对侯孝贤电影美学产生的影响。周斌的《论朱天文的电影剧作》,详细阐释了朱天文与侯孝贤的合作模式,他还强调朱天文散文式的剧作风格对侯孝贤电影美学形成的重要促进意义。华东师范大学陈晓的硕士论文《文学与电影的联姻——以侯孝贤、朱天文合作为研究个案》,经由两人共有的审美品位入手,分别从慢节奏、边缘人物的关注、苍凉感等角度详细阐发了二人的相似之处,并且在“苍凉——共同的意境”一节中,作者阐释了张爱玲对朱天文、侯孝贤二人产生的共同影响。翟业军的《退后,远一点,再远一点!——从沈从文的“天眼”到侯孝贤的长镜头》,从对“天意”的认同、不加道德评判的态度以及对生活琐事的关注等角度,阐述了沈从文对侯孝贤长镜头美学风格影响。顾思思的《从〈悲情城市〉与〈边城〉看侯孝贤电影中的沈从文情结》,对侯孝贤、沈从文二人的作品进行了细致地比较,她认为二人作品的共通点在于:故事的讲述方式、乡土情结以及对边缘人物的关注等几个方面。吴学峰、方忠的《论侯孝贤电影美学的隐性基因》,则关注到了胡兰成对侯孝贤电影美学的隐性影响,并将胡兰成的“大自然五基本法则”“喜反与好玩”以及“士”的精神,与侯孝贤影片中所显现的“自然追求”,“黑道情怀”“侠义情结”等特征进行联系;而且,作者还以胡兰成作为切口,讨论了侯孝贤电影美学与中国抒情传统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与侯孝贤相关的学术研讨会议时有举办,如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的历年会议,均有不少涉及侯孝贤电影研究的论文。2012年7月20日,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召开的“电影高峰论坛:侯孝贤电影学术研讨会”,则是近年来大陆地区相关研究的一次重要会议,该会议主要从侯孝贤的电影美学风格,电影观念和制作手法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华语电影传播等几个层面展开了广泛的讨论。2013年,饶曙光主编的《电影要从非电影处来——侯孝贤电影研究》一书,则收录部分上述会议论文以及近年来较为有影响力的研究论文近二十余篇,相关文章分别从传承与变革、形式与意义、历史与意象、接受与互动多个角度对侯孝贤的电影作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大陆地区出版的相关研究资料还有:朱天文的《最好的时光——侯孝贤电影记录》,该书收录了大量与侯孝贤创作相关的电影小说、剧本、访谈录、电影后记等重要资料。之后,朱天文又补录了其余资料,出版了《红气球的旅行——侯孝贤电影记录续编》一书,作为相关资料的重要补充。

海外对于侯孝贤的关注,最早来自于法国的电影评论界,并且以《电影手册》杂志为主要阵地,该杂志数十年来发表了几十余篇关于侯孝贤的电影评论,相关评论基本将侯孝贤的电影风格定位为“写实主义诗学”。在众多影评人中,唯奥利维·阿萨亚斯(Oliver Assayas)对侯孝贤的关注最为突出,他可以算得上是侯孝贤在欧洲电影界的重要推手;20世纪90年代,阿萨亚斯还专门奔赴台湾为侯孝贤拍摄纪录片《HHH 侯孝贤画像》,该片对侯孝贤的成长经历、创作理念进行了详细记录,它为欧洲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早期资料,并进一步扩大了侯孝贤的海外影响力。

在美国,侯孝贤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由台湾学者叶月瑜与艾贝·马克·诺恩斯(Abe Mark Nornes)一同创立的电影网站,则是关于侯孝贤电影讨论的早期阵地。此后,英语学术界也零散出现了一些关于侯孝贤的研究性文章。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著名电影学者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开始接触到了侯孝贤的电影,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而撰写了数篇关于侯孝贤的电影研究文章,波德维尔还在其专著《聚光灯下:电影的场面调度》(Figures Traced in Light:On Cinematic Staging)⑤中,开辟专章分析侯孝贤的场面调度风格,并将以侯孝贤为代表的电影语言风格定义为“亚洲极简主义”;并且,在他所撰写的《世界电影史》⑥中,波德维尔高度肯定了侯孝贤的电影价值,由此奠定了侯孝贤的世界电影史地位。2005年,学者叶月瑜与戴乐为合作出版了一本关于台湾电影导演研究的英文著作,《台湾电影导演:一座宝岛》(Taiwan Film Directors:A Treasure Island)⑦,作者专章介绍了侯孝贤的电影创作,主要通过将史料与作者论相结合的方法,将侯孝贤的创作历程进行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年代的类型电影、20世纪80年代的自传式新电影、千禧年的三部后现代作品。并且,分别从本土主义、自/传记史诗、国族历史、文化传承以及“寻根”等多个主题对侯孝贤的电影创作进行阐发。作者还如此评价道:“侯孝贤和他的电影并非只是个人成就,而是可以被视为当代台湾电影的缩影。”英语世界第一本关于侯孝贤的研究专著则是,2009年出版的,由美国学者詹姆斯·乌登(James Udden)撰写的《无人是孤岛:侯孝贤的电影世界》(No MananIsland:Hou Hsiao-Hsien and the Aesthetics of Experience),该书于2014年引入大陆。书中作者对侯孝贤的电影作品进行了大量且细致的技术性分析,并从政治、文化、经济等多个层面解读了侯孝贤电影中所呈现的本土意识。2015年,美国电影学者Michael Berry(白睿文)出版了一本名为《煮海时光:侯孝贤的光影记忆》的电影访谈录,该书由朱天文协助校订,收录了大量的侯孝贤访谈录以及评论文章,是近年来出版的完整度最高的访谈类资料。总而言之,海外对于侯孝贤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侯孝贤电影美学风格的研究,大多通过对侯孝贤电影语言的专业性技术分析,阐释侯孝贤电影美学的独特性;二是基于东西方二元的划分方式:将侯孝贤归于诸如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等东方电影大师之列,将其视作东方电影美学的典型代表。虽然西方世界对于侯孝贤以及亚洲电影的归类有简化之嫌,对其电影文化内涵的探索也相对较浅,但相关研究中对侯孝贤电影语言的专业分析仍然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上述成果中,有关侯孝贤电影美学的大部分研究都注意到了侯孝贤的独特性。以林文淇、焦雄屏、叶月瑜为代表的台湾电影学者,更多从“作者论”的角度阐释侯孝贤电影美学中的强烈本土意识以及其抒情性的写实主义风格,还有部分研究关注到了沈从文对侯孝贤的影响。而以孟洪峰、倪震为代表的大陆研究者,均强调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对侯孝贤的影响,并多将侯孝贤归为诗意电影的范畴,还有少部分期刊论文论及沈从文、朱天文、胡兰成等作家对侯孝贤产生的影响。大部分研究虽然意识到侯孝贤电影美学不是从其他电影美学传统中直接继承而来,但至于侯孝贤电影美学的形成究竟受何影响还尚有探讨的空间;尤其是涉及以朱天文、沈从文为代表的几位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响研究,从数量看依然较少;现有研究多是讨论单一作家与侯孝贤之间的关系,欠缺一定的系统性,并且鲜有文章注意到张爱玲以及胡兰成对侯孝贤产生的隐性影响。

笔者认为对侯孝贤的电影美学风格研究应该成为侯孝贤研究的核心,关于他的电影美学风格可主要概括为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从影像语言看,其特征主要体现在“静观式”的长镜头美学,多重功能的空镜头以及密集复杂的场面调度几个方面,这既保证了影片的客观视角,又兼顾了意境的传达。第二,侯孝贤对电影叙事传统也有明显的反拨,其核心特征是反戏剧性。他通过散文化、片段式的电影叙事风格以及对叙事时间的凝结、重组塑造了一种富含诗意的电影叙事。第三,从“作者电影”的美学传统看,侯孝贤的电影有着很强的个人印记。具体来看,可总结为自传性与本土性两大特点。主要受到来自乡土文学的影响,他的电影主题往往紧贴本土经验,专注于个体生存状态的刻画;在他的中后期作品中,侯孝贤更擅长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尤其是在《海上花》与《刺客聂隐娘》两部电影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浓厚的中国古典韵味,以及丰富的中国意境,这部影片并且没有落入东方想象的窠臼之中。第四,从电影的纪实美学传统看,侯孝贤的写实主义风格虽暗合了某些巴赞式的写实主义理论,比如长镜头与景深镜头的运用,但又与巴赞所倡导的“客观记录性”宗旨有所不同;侯孝贤的写实主义风格富含诗意,抒情色彩突出,是“美”与“真”的统一,兼有写实与写意的双重属性。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就可以对侯孝贤的电影美学风格产生一个整体性的认知和把握。

①焦雄屏编《台湾新电影》[C],台北:时代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29-149页。

②林文淇、沈晓茵、李振亚编《戏恋人生:侯孝贤电影研究》[C],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 年版,第 63-94 页。

③戴锦华《昨日之岛——戴锦华电影文章自选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75-293页。

④陈旭光、李雨谏《“长镜头”的“似”与“非”:语言、美学与文化——侯孝贤与贾樟柯比较论》[J],《电影新作》,2013年第2期,第10-15页。

⑤David Bordwell“Figures Traced in Light-On Cinematic Staging”[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5,P186-237.

⑥[美]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英文影印第3版》[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版,第653-655页。

⑦Yueh-Yu Yeh/Darrell Davis“Taiwan Film Directors:A Treasure Island”[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5,P133-176.

猜你喜欢
侯孝贤美学研究
仝仺美学馆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盘中的意式美学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宿主”与“蛔虫”
侯孝贤影像中的帮派江湖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