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书法艺术,感受汉字之美
——读《给孩子的书法》

2020-04-18 07:32刘英团
青春期健康 2020年7期
关键词:法度刘涛书家

文/刘英团

书法的意境,实际上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境界,好的书法总与诗意相通,通过线条的枯润浓淡和结体章法的虚实相生、起伏迭宕来表现自己的审美趣味及书法艺术的意境之美。

基本信息

书名:《给孩子的书法》

作者:刘涛

ISBN:978-7-5086-8088-0

装订:精装

语种:简体中文

页数:304 页

定价:49.8 元

开本:32 开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8年6月

著名书法大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涛在《给孩子的书法》一书中,用109 幅精美书法插图,系统梳理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化历史。先以极简洁而通俗的文字,从书法演变小史、书法的艺术欣赏、怎样练习毛笔字等多个角度进行讲解,使孩子对书法有一个整体轮廓的认识,然后再根据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5种书体分门别类的进行详细、具体的点评。为提起孩子们对书法的兴趣,他还特意在书中讲述了不少书法大家的趣闻轶事。

刘涛在书中写到,“书法之美,首先来自外感的书法形态。”人们看到的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都是书家按照美的原则写出来的,尤其是历史上的大书法家,各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追求及书写手法。所以,同是法度严谨的唐楷,书家的风格也是不一样的”。

书法的艺术性基于法度,书法的美感来自法度。“法度是历代书家逐渐积累和提炼的书写经验,更是书法艺术品质的重要保障。”刘涛强调,名家的书作,特别是历代追摹的经典作品,用笔与结字皆合乎法度。当然,书法艺术并未止步于法度。以行、草尺牍为契机,古代书家为书法开出一条表达个人意趣、抒发性情的审美路向:“书家凭借情感和想象,将文字转换为纸上可见的书法形象。书写之际,书家既要遵循法则和书理,也要有‘意在笔先’的想象力,并做到‘得之于心,应之于手’。”

正如《书谱》所总结的,“虽学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刚狠者倔强无润;衿敛者弊于拘束;脱易者失于规矩;温柔者伤于软缓;躁勇者过于剽勇;狐疑者溺于滞涩;轻琐者染于俗吏。”书法的意境,实际上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境界,好的书法总与诗意相通——书者将自己的诗意憧憬、情感意绪倾注在笔墨之中,通过线条的枯润浓淡和结体章法的虚实相生、起伏迭宕来表现自己的审美趣味及书法艺术的意境之美。

马克思曾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不仅在意识中以理智的方式,而且也以实际工作活动的方式,表现了他自己,从而在自己所创造的那个世界中观察他自己。”书法,不仅具有育德、启智、健体、审美等综合效应,更是“人格的综合,见字如见其人”。写字,还是一种有温度的生活方式。在刘涛看来,“书法,有血有肉,有筋有骨,有韵味,有神采。书法,意自笔出,情由形显。”

刘涛认为,书法也是技艺,和学习其他技艺一样,临帖习字是培养、提升自己书法欣赏力的最佳途径之一。“面对字帖,(我们)就是感受书法的美。”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一笔一画的练习书法,就是在用手中的毛笔表达汉字的美感。“书者,心迹也。”笔随意走,墨随诗迁。书法用笔中的起承转合、提按疾迟,笔画与笔画间的省减连带、顺逆势态及其结构章法的空间布白,其组合不同,意境则迥异:粗线显刚,曲线见柔,折转表示锐利,波弯显示绵软,不同的组合,疏密走向,会产生动静、悲喜等感觉。

方块字的含义不同,蕴藏的意境也不同,不同的意境有着不同的气势。如王羲之的书法代表作《兰亭序》,通篇文字不但映射出字体的美,还反映着诗篇的美,文字的美和诗篇的美相依相合所体现的意蕴诗思和笔墨情趣,使得书法成为一种具有“诗意美”的抽象艺术。书骨诗魂,情意如流。化诗情于圆融无迹,融心象于艺术抽象,具象为诗,抽象为书,蕴诗为书,化书为悟、为境、为修养、为学识,将诗韵、诗意、诗情融入书法学习及创作中。这应成为所有书法爱好者的不懈追求,大概也是刘涛教授穷毕生精力和学识编著《给孩子的书法》的终极目的。

猜你喜欢
法度刘涛书家
Single-beam leaky-wave antenna with wide scanning angle and high scanning rate based on spo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
《宋稗类钞》的书法史料价值
国学赏析
论二王对宋尚意书风的影响
湖北近现代书家、印家群体的掩名现象
畏法度与能自律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多元性解读文本要有“法度”
一花引来百花开姹紫嫣红放异彩
马铃薯主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