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凤
摘 要:数学教学应当让学生经历真学、指向真学、收获真学。数学味的课堂,应当回归学生主体、回归深度体验、回归自主建构。教学中,教师要坚守学生立场,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深度探究。指向真学的数学教学,能让学生数学学习真正发生,能让学生数学学习深度发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真学
学科教学应当具有学科的属性,同样,数学课堂应当洋溢着浓浓的“数学味”。真学,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深度发生。真学的课堂,一定是生机盎然、拔节生长的课堂。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体现数学本色,应当让数学有“温度”、有“质感”,应当让学生经历真学、指向真学、收获真学。有“数学味”的课堂,应当回归学生主体、回归学科本质。
一、回归主体,坚守学生立场
指向真学的数学课堂首先是主体性的课堂。在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教师喜欢越俎代庖。他们往往站在教师立场上,对学生指手画脚。指向真学,首先要求教师的数学教学要坚持学生立场,要回归学生主体。为此,教师要站到学生立场上去,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从而把握学生具体学情,以便让数学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教师要思考的是:作为学生,其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哪些困难?期望老师提供怎样的帮助?
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有教师设计出这样的任务,驱动学生的数学学习。任务一:用“数方格”的方法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任务二:用“割补法”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其实,这样的任务设置,看似能助推学生的数学探究,实质却是钳制、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因为,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转化成长方形?笔者在教学中,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具体学情。结果发现,有大约12%的学生计算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有大约80%的学生用的是“底乘邻边”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只有不到10%的学生用的是“底乘高”,而对这种方法的认识是学生学前粗略地看了一下教科书。经过访谈,笔者发现,绝大部分学生之所以用“底乘邻边”,是因为他们认为,长方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可以推拉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能用“底乘邻边”。基于此,笔者一方面将长方形推拉成平行四边形,并且推拉到上下两条边几乎重合,从而让学生幡然醒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进行验证,从而让学生自我否定。由于学生的原初猜想遭遇了否定,因此便激发了学生“底乘高”的猜想。这种猜想,有助于学生用“剪拼法”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指向真学的数学课堂是深度思考的课堂。回归学生的主体,就是要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猜想。这种思考、猜想不是教师的诱导、暗示,而是学生的自行发现。只有通过自行的思考、猜想,学生才能产生探究的欲望、动力,只有通过自行思考、猜想,学生才能展开真正的探究,才能真正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学定教、因学施教、因学施教、顺学而导,才能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回归体验,创设学习情境
深度学习,不仅仅是数学符号的学习,更是数学符号所蕴含的背景、情境、意蕴等的意义学习。因此,指向真学的数学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认知,更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感受、体验。作为教师,可以创设学习情境,让数学符号链接学生的经验,让数学探究激发学生的情感,让数学活动启迪学生的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情境是沟通学生与数学的桥梁,它改变了学生的认知方式、学习状态,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
比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笔者创设了一个操作化的情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感悟。“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瓶?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多少?”这样的生活经验,能帮助学生催生“半个”的概念。在生活化认知的基础上,笔者给学生提供了纸、彩带等材料,创设了一个操作性情境,要求学生创造、表征出“半个”,也就是“二分之一”的分数概念。于是,有学生对折、有学生涂色等,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能认识到分数的分母、分子以及分数线的意义,即分母表示平均分的分数、分子表示选取的分数。在操作中,学生还学会了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有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明确了分数的意义后,还建议将分数“二分之一”改写成“二份之一”,认为这样的分数读法,更能彰显分数的意义。通过生活化、操作化的情境,助推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本质理解。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理性的科学。情境不仅应当蕴含数学知识的本质,而且应该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弥补学生的感性认识之不足。只有当情境不仅具有儿童味,而且具有学科味时,情境才能真正助推学生的数学学习。“好的情境”是有效地数学教学的前提,能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情境具有激趣、启思、动情等诸多功能。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他们不仅是情境的享受者,而且是情境的创构者。
三、回归建构,引导深度探究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这种自主建构,一方面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探究经验,正因为如此,教师要创设情境;另一方面指向数学的新知。建构数学新知,需要学生深度探究。只要通过深度探究,学生才能感受、体验到数学知识诞生之必然,体验到数学的理性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赋予学生的探究时空,让学生主动探究。
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笔者发现,许多教师的教学停留于学生的直觉。他们只是提供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看、摸,然后说出长方体的特征。学生的数学学习停留于感性认知层面。试问:长方体相对的面看起来完全相同就一定完全相同吗?长方体中相对的棱看起来相等就一定相等吗?数学教学要培育学生的理性精神,就必须引导学生质疑、反思、批判。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度探究。学生在直觉猜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验证方案,如实验验证方案、理性推理方案等。实验验证方案,如将两个长方体的相对的长方形面剪下来比对,如用一条棱与其他的相对的四条棱的长度进行比对,学生将这些方法戏称为“移面法”“移棱法”等。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学生的“逻辑推理法”,由于长方体的前面、上面都是長方形,推出长方体左右方向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同样的方法可以推出上下方向、前后方向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等等;由相对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进而推理出长方体中相对两个面完全相同,等等。
作为教师,要成为学生数学深度探究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孕育学生理性思维,引导学生从现象过渡到本质、从局部过渡到整体、从偶然上升到必然。在学生探究遭遇障碍、困惑时,一方面教师要积极期待,另一方面要善于追问、启发、引领,从而将学生的探究之门慢慢开启。深度探究,能提升学生数学学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促进学生数学生命的拔节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