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老舍的散文在其文学创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选取了老舍的散文中具有代表性的篇目,分析其中兼糅的“新旧文化”因素,挖掘其呈现“新旧文化兼糅”状态的原因。结合基础教育中老舍的散文在教材中的选编情况,将老舍的散文置于其中,以最新版高中语文课标作为依托,勘探老舍散文的这种“新旧文化兼糅”在“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散文 “新旧文化兼糅” 成因分析 “语文核心素养” 教育价值
老舍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并以“舍予”为笔名发表了白话小说《她的失败》i,开启了文学创作生涯。四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老舍创作了1000多篇(部)作品,其中散文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老舍的散文中充斥着“新文化”和“旧文化”两种文化因素,且二者呈现兼糅状态。笔者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老舍散文》ii等具有权威性的散文集为依托,选取其中的经典散文进行分析,从“新文化”与“旧文化”两个触角出发,去寻找“新旧兼糅”的原因。
一.老舍散文中的“一双眼睛”——“地域+民族”
老舍的散文中,或多或少的渗透出有关“地域文化”的因子,老舍在很多的情况下是将“地域与民族”当作他散文中的“一双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来看上世纪中华大地上的世间百态。
老舍是满族正红旗人,因出生日期巧遇农历立春,故名“庆春”;老舍最终选择的归去之地——北京太平湖附近,是曾经的满族正红旗的聚居区。老舍的“降生”和“归去”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满族”和“传统文化”在其生命之中的烙印性。上述内容仅仅是两个非常微小的侧面,接下来笔者将这双“眼睛”向广阔之处扩展。老舍在散文中对于传统文化的书写,就源于他对于“满族”与“老北京”文化的深刻认同。
1.满民族“旧文化”的赋予
首先,老舍能写出众多具有传统文化风味的散文,与其在北京的满族聚居区的生活经历有关。“文化认同一般而言是指一种集体共有的文化同一性或文化归属感。这个‘集体又往往指民族,所以有学者认为‘文化认同基本上指民族性。”iii关于民族,斯大林还曾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iv所以这种固定的地域和群体生产出“旧文化”的积淀,使其产生了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认同感。19世纪开始,满族八旗子弟的数量逐渐达到顶峰,众多聚居在京城的八旗子弟形成“闲散宗室”这一群体,群体内部无论贫富,身上都多少“遗传”了旗人入关后形成的“养尊处优”的传统,老舍的话剧《茶馆》v中,有两个现鲜明的“旗人”形象,常四爷具有“一身侠气”走天下的良好品行,另一位旗人松二爷则未能摆脱旧时代八旗子弟的作风,整日游手好闲、喝茶斗鸟。当时的八旗子弟许多都是如“松二爷”一般,宁愿“享受”水平极低的生活水准,也不愿参与到社会劳动中,去获取生存资源,在他们看来参与劳动去争取生存有辱自己“皇家后裔”的身份。因此,由于不想参与到社会劳动中,也不能自主地走科甲的道路,八旗子弟到了十九世纪后期无论贫富都拥有了许多共同的享乐爱好,比如“养花”、“斗鸟”、“看曲艺”等,他们用这些游乐形式去弥补精神文化层面上的缺失。诚然,老舍是人民艺术家,他的创作一直都站在广大人民的根本立场之上,但其年幼时的文化教育的重要来源就是以亲友、族民为纽带的旗人文化群体,老舍自小对于一些民间娱乐形式就耳濡目染,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满族”的民族赋予,也就是说是这一人民族群体在文化层面上所表现的共同心理素质。
其次,老舍散文中的“旧文化”影响还表现在“满族”的民族性赠予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上。十九世纪后期许多正义的八旗子弟感受到了清政府所呈现的不可逆的颓势,祖先们取得的创业实绩处于被消耗殆尽的边缘,自己却束手无策,这令八旗子弟陷入到了无尽的矛盾循环之中,祖先和社会赋予他们的振兴国家与民族的任务,使许多八旗子弟拥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也播撒在老舍身上,这是老舍的一种“身份认同”,而这种身份认同“也必定出于动荡与危险之际,既有的意义系统正在受到威胁”。vi处于内忧外困下清政府便激发了八旗子弟们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是从满族文化重传承下来的社会“领导者”意识,这种社会责任感与“身份认同”融在老舍的散文中则转化为浓厚的爱国情怀。老舍在散文中更多的融入了強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这种社会责任意识则的通过“旧文化”表现出来。老舍1938年发表了年散文《吊济南》vii,文中就包含着满族传统带给他的“游乐”意识,对于济南的人文与自然老舍采取“享受”的态度,“满族”的民族性带来的强烈的“主人翁”的意识使其在“大美”济南的背后挖掘出民生问题所带来的隐患,即在城市卫生问题上济南要为普通民众做出改善,同时通过对济南的“吊唁”更深的表达则是对抗战时局的不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国情怀,使得美景在他的眼里也渗透出民生的凋零与破败。
2.北京“旧文化”的作用
北京作为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文化风气上较当时的不发达地区开放了许多,全国各地的来谋生的民间艺人聚集一堂,各种民间文艺形式在北京这块肥沃土地上扎根成长。老舍幼年时期受到的旗人文化熏陶和北京这一民间文艺的大染缸不谋而合,如当时的评书有不少是根据明清小说和戏曲所改编的,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则通过了更通俗的形式印在了老舍的脑海中,并且由于老舍生长在在这片“北京话”方言区,在确立“北京话”为普通话重要依据后,老舍能够顺利融入“新文化运动”所推行的白话文创作潮流。这种民族与地域多方面融合的教育不仅使其对汉族、满族众多民间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形成了对故乡北京的日常生活的真切热爱。对下层民间艺人的接触也使老舍从幼年就产生了对于各色群众同情之感,为日后创作中蕴含的一些现实主义倾向埋下了种子。
老舍对北京满汉传统文化的深切热爱和“新文化”的影响融入散文创作之中。如老舍1938年创作的散文《兔儿爷》viii,“兔儿爷”作为北京所特有的手工艺品是老舍先生再熟悉不过的物件,而老舍将“兔儿爷”这种传统文化因素在散文中作为题材进行开发,离不开幼年起在北京文化圈内的浸染。文中老舍因此时身在异乡,见到异乡的“兔儿爷”,便觉与故乡北京无法相比,故觉得“兔儿爷”的“种类多,作工细,要算北平。山东的兔子王样式既少,手工也很糙。”ix“兔儿爷”这样的小物件能够引起他乡和家乡对比,便不难看出浓厚的思乡之情之中的北京传统文化因子。而后对故乡“兔儿爷”的外貌的叙述更详细,离乡多年仍将其刻画得栩栩如生,可见北京传统文化在其内心扎根之深,尽管此篇文章的最终目的是借“兔儿爷”讽刺在当时北平的汉奸,这也是老舍在散文中惯用的“通过传统文化因素对时局黑暗进行鞭策”的模式,但正因于幼年时有关于“满族”与“北京”传统文化的深厚积累,老舍才能如此自如地将其融入到讽刺之中,形成特有的幽默色彩。如《兔儿爷》中用幽默的语言形容“兔儿爷”形容其外貌,讽刺“汉奸”和“兔儿爷”同样“心中无物,下跪方便”,幽默中夹杂辛辣,更具穿透力。再如《猫》x和《养花》xi这些散文虽然最终所要表达的主题并不在于“旧文化”,但正因为旗人传统文化中的游乐心理的熏染为老舍提供了在“旧文化”上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也正因为对这些“旧文化”的深刻认识,才能够利用好这双“眼睛”看到这些事物背后的含义。
通过对老舍在散文中的一双眼睛“地域与民族”的观察,笔者看到这背后强烈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这两种认同为老舍的散文带来了雄厚的传统意味。无论是传统民俗文化,还是传统的民族意识都是老舍散文中浓浓的“旧”意。
二.老舍散文中的“一面镜子”——“新文化”
笔者在上文论述到,老舍在散文中的“一双眼睛”是“地域+民族”,那么“新文化”则是老舍在散文创作中的“一面镜子”,人们用眼睛直观感受到了一些事物,更需要用一面镜子来将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比较,老舍就是通过这面“镜子”看到了新文化,也看到了新方向,并使“新旧文化”因素在他的散文中发生兼糅。
1.西方“新文化”的推动
关于老舍在散文中对于“新文化”的呈现,笔者认为可沿着时间轴线探寻。首先,西方的“文化”为老舍的散文创作带来的“新旧兼糅”。老舍生于19世纪末,这是一个新的文化势力不断积蓄能量并准备爆发的前夜,老舍在青少年时期就受到了“新旧”两种文化的洗礼,除笔者提到的老舍先生由于“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所自带的传统文化基底外,老舍在青少年时期受到的教育也是他能将传统文化和“镜子里”的新文化进行比照的关键因素。老舍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此时“新文化运动”已经开始,在师范学校老舍受到了“新旧文化”兼糅的教育,这时老舍更酷爱古典文学,在师范学校学习期间的散文创作就以仿“桐城派”为主。虽在创作的模仿上,老舍热衷于中国古典文学,但此时老舍在文化上也主动接受着“新文化”的冲灌,其于1922年受洗加入基督教,基督教的教义也使得老舍在创作中的心怀更加宽广,提升了他对处于苦难中的国家与民众的同情于关心程度。由于在国内接受了一系列“新旧综合”的教育,这也导致了他早期的散文创作带有了“新旧兼糅”的特征。最关键的还是老舍的英国东方学院执教经历使“新文化”这面镜子有了更为直观的呈现,国内时局和英国较为发达的社会对比使得老舍大为震惊。与“新文化运动”的主力作家不同,如鲁迅、郭沫若等人大多较早留学海外,作为学生去汲取外国的先进文化,为我所用;而老舍先是在近而立之年时才以中文教师的身份赴海外游学,此时国内的新文化运动已经进行了几年,老舍已经不是一张未经过新文化浸染的白纸,而是一张“新旧兼糅”的图画。《英国人与猫狗》xii中全面地展现现了英国人对待猫狗的态度与其在幼年时期“满族传统”中对待猫狗的“游乐”态度的区别,引起了其对中西新旧差距的深刻反思。类似的散文还有《东方学院》xiii等。老舍在英国除接受到西方传统文化的熏染外,也从当时刚刚流传开的苏俄文学作品中受到了革命文学理论的熏陶,这与“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所传达的马列主义思想不谋而合,也是其归国后的作品能够站在“新文化”的角度上为国家和民众思考,一心为民,没有完全受到满族旗人遗留的旧式贵族思想影响的重要原因。老舍与当时国内“全盘西化”的主张不完全在同一战线,自身的成长与教育经历让他对传统文化拥有深沉的爱慕,他一直认为旧文化有能够令他汲取营养的地方,同时“改造国家,为民众创造更为良好的国民生存环境”也成为了他一生奋斗的目标。因而老舍就带着“新的冲击”和“旧的积淀”回到了国内,进入到他散文创作的高峰期。
2.内忧外患中“新文化”的更新
在内忧外患中产生的“新文化”实际上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一种变相延续,“大革命”与“抗战”时期就处于这种“新文化”变相延续的时代。1929年老舍归国,在当时的齐鲁大学任教,进入了自己创作的“山东时期”,这一时期也是我国文学发展历程中“现实主义”的成型期。此时的思想潮流也与其出国前大为不同,作家们陷入了对“全盘西化”这一趋势退潮之后的迷惘,但老舍有自身的创作“内燃机”。在老舍于1936年发表的《想北平》xiv中,是这种归国后“新文化”带给其“新旧兼糅”的特质在散文中的经典呈现。文中除了因在他乡而产生的对故乡的思念以外,也更多的包含欧洲工业文明和国内的“安逸衰败”的比衬,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之后,老舍更清楚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长处和不足,更为珍惜传统的长处,因而在文章中对于“新”加以肯定的同时,对“旧”的长处也更為倾慕。文章的结尾处老舍发出了“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xv的感慨,这感慨透过了“新文化”这面镜子投射出“新旧兼糅”的一种矛盾,除希望北平的未来能入“新文化”中的西方那样发达,也更希望北平能在这种“新”中保持自己独特的“旧”,不过笔者认为这种担忧其实也是老舍对生存在险恶政治环境中的故乡——北平的一种担忧,这是离不开“一双眼睛”赋予老舍强烈的民族社会责任感,当时何应钦与日本方面签署了《何梅协定》,公开出卖华北地区主权,远在异乡的老舍对于北平未来的命运十分担心,但更多的也是对于当时整个中国前途未卜的深深忧虑。此时这种西方舶来的“新文化”与中国固有的优秀“旧文化”兼糅,来寄托老舍对国家、人民等对方面的深沉热爱与担忧。
3.新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升华
沿着时间继续看,新中国创造出了属于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所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文化”为老舍在散文中书写“新旧兼糅”中的“新”提供了拓展空间。1949年老舍满怀着建设社会主义的热切情感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正是这种“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冲击才使得老舍创作了话剧《龙须沟》xvi来由衷地称颂这一北京的百年“生存难题”的完美化解。与《龙须沟》一样,老舍用他的散文阐发这种“新旧兼糅”令其感受到的喜悦。老舍1951年发表的散文《我热爱的新北京》xvii就将北京的“新与旧”铺展开来,此时老舍通过“社会主义新文化”这面镜子看到了他热爱的故乡的真切变化,“我爱北京,我更爱今天的北京——她是那么清洁、明亮、美丽!”xviii这种感慨是“新文化”带给他一种眼界的扩大。类似这样的散文还有《内蒙风光》xix等,这些散文都是来歌颂祖国的伟大变化,或写一些自身受到“满族旧习”中所带来的如爱“养花”、“逗猫”等情趣,或是儿女亲情,也都展现出新时代的风貌。这种新旧风貌的对比也源自于新旧“社会意识形态”的交融,“社会意识形态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意识形态,包括宗教、道德、文学、艺术以及法律和政治观念。”xx“新文化运动”中,众多文化学者向大众传达的就是一种覆盖面广泛的“社会意识形态”,“新文化”因素是其中的构成部分,正如老舍自己所说:“假若没有‘五四运动,我很可能终身作为这样一个人:兢兢业业地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如是而已。我绝对不会忽然想起去搞文艺”。xxi这足以看出无论在什么阶段,“新文化”都依然是老舍文学创作道路上的催化剂。新中国在建立后,也在构建自己特有的“社会意识形态”,这时的“社会意识形态”与“新文化运动”有着连接点,因而老舍可以在创作中把握两者的连接点来与“旧文化”进行兼糅,散文《北京的春节》xxii中夹杂了新旧社会新年对比,这种对比更多的则是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思考,老舍的散文创作也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完成了“新与旧”兼糅中的升华。
从以上的论述当中老舍通过自己在散文创作中的“眼睛”和“镜子”不仅获得了“新旧文化”兼糅的基底,而正是“镜子”与“眼睛”的结合,也能够使得老舍散文中的“新旧”兼糅能够与时俱进,增强了其时代启迪的意义。
三.老舍散文的“新旧文化兼糅”在“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教育价值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xxiii颁布以来,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就提上了日程,2019秋季学期,以北京、海南为代表的6省区试用高中语文部编版教材。根据新的教材内容与新的课程标准,笔者认为老舍“新旧文化兼糅”的散文在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育中很有价值,因而在“小初高”三个基础教育阶段中选择了高中作为例子进行讨论。
新课标中提出的最为核心和前沿的概念就是“语文核心素养”,即“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景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xxiv最新一轮的高中语文课改就是围绕“语文核心素养”这一中心来进行的,这一中心一共包括四个方面。如何贯彻落实这一中心显得尤为重要。因而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就不难看出,老舍的“新旧文化兼糅”的散文在与新一轮的语文课改的新方向不谋而合。
首先,从“语言构建与运用”看,其要求“学生应该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并能够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xxv在上述论断中笔者论到老舍由于生长在北京,从小使用的便是地道的“北京话”,而“北京话”是“普通话”的一个重要来源,老舍接受了横跨“文言”和“白话”两个阶段的良好教育,在他的散文语言中“新旧”两种“京味”语言体现的淋漓尽致,并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老舍式”语言特色,如《北京的春节》就是对“老舍式”语言的印证。这对学生能够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加强对于个体语言经验进行感知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从“思维发展与提升”看,其强调“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得到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批判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xxvi老舍在抗战前后“新旧文化兼糅”散文中更多的涉及到了对于昏暗时局的批判,但能够灵活的从自己“新旧文化”兼糅的土壤中创造不仅能用来批判时局,更能够增强批判深刻性的因素,這样的文章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素材。如前文提到的《吊济南》、《想北平》等都蕴含着老舍从自己的文化土壤中开发出来的具有强烈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学生们对这样的文章进行深度的学习,对其思维能力的提升十分有益。
再次,从“审美与创造”看,其强调“学生应在语文学习中形成中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xxvii这一素养在老舍先生“新旧文化兼糅”的散文中也有深刻的体现。老舍在30年代创作的散文受到了周作人等提倡的“幽默闲适”小品文的影响,这其中不乏美的探索与抒发,如《非正式的公园》xxviii。老舍将生活中细节挖掘、提炼,结合“新旧文化”的滋养,最终呈现为文章,其中既有对美的发现,更有对美的鉴赏,展现了一种自然景色的本真美,学生学习了这样的文章能进一步拓宽“提升审美能能力和审美品质”的途径。
最后,从“文化传承与理解”看,它强调“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xxix上文提到的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中不仅蕴含着对于春节传民俗的倾慕,也包含着从“社会主义新文化中”所体悟来的传统中需要变革的方面,对于这一素养实现全覆盖的文章还有许多。同时老舍曾于抗战期间担任“文协”负责人,在此期间老舍创作出了多篇直击抗战,带有强烈革命色彩的散文,老舍曾在他的《入会誓词》xxx中高呼“你们发令吧,我已准备好出发。生死有什么关系呢,尽了一名小卒的职责就足够了!”xxxi整篇文章中的弥漫着浓厚的革命情感,这样的革命情感加上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正式防止中学生在民族文化上产生虚无的重要保护手段。
老舍的散文虽未在最新公开出版的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但笔者认为这并不能掩盖老舍先生的散文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价值,教师们更应在常规教学外的时间为学生们开展老舍散文的专题阅读课等活动,发挥其“新旧文化兼糅”的优势,让“语文核心素养”这面旗帜更好地树立。
综上,笔者就老舍先散文中为何会产生“新旧文化”兼糅的原因和在以及其在“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价值进行了综合的分析。正如论述中强调的,老舍一生就在这种“新旧交替”的大环境下生存,无论面对怎样的更新,老舍都能够以自己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去吸收“新文化”,度挖掘现实并将其完美融合并不断投身到更广阔的文学创作天地之中。
参考文献
[1]老舍.老舍散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01.
[2]老舍.茶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07.
[3]蒋军晶.小学生老舍读本[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06.
[4]赵炎秋.文学批评实践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01,第1版.
[5]南帆.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7,第1版.
[6]宋勇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07.
[7]蒋晔.老舍[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4.05.
[8]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08,第1版.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01,第1版.
[11]周国良.试论老舍的散文创作[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10,第24卷,第98-102页.
[12]谢昭新.老舍的文化心态与中国知识分子[J].中国现代文学丛刊,1990.12,第4期,第304-305页.
[13]张炜炜.老舍与语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6.10.
注 释
i老舍:《她的失败》,舒济、舒乙:《老舍小说选集》(第11卷),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5.11,第257-258页。
ii老舍:《老舍散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01。
iii赵炎秋:《文学批评实践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01,第1版,第280页。
iv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v老舍:《茶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07,第3-47页。
vi赵炎秋:《文学批评实践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01,第1版,第280页。
vii老舍:《老舍散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01,第23-27页。
viii老舍:《老舍散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01,第82-83页。
ix老舍:《老舍散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01,第82页。
x老舍:《老舍散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01,第101-103页。
xi老舍:《猫》,蒋军晶:《小学生老舍读本》,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06,第15-18页。
xii老舍:《老舍散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01,第77-81页。
xiii老舍:《老舍散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01,第72-76页。
xiv老舍:《老舍散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01,第17-19页。
xv老舍:《老舍散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01,第19页。
xvi老舍:《茶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07,第85-164页。
xvii老舍:《老舍散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01,第31-33页。
xviii老舍:《老舍散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01,第33頁。
xix老舍:《老舍散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01,第34-40页。
xx南帆:《文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7,第1版,第121页。
xxi老舍:《“五四”给了我什么》,《老舍散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01,第239页。
xxii老舍:《北京的春节》,蒋军晶:《小学生老舍读本》,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06,第28-33页。
xxiii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08,第1版。
xxiv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08,第1版,第4页。
xxv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08,第1版,第4页。
xxvi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08,第1版,第4页。
xxvii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08,第1版,第5页。
xxviii老舍:《老舍散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01,第8-9页。
xxix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8月第1版,第5页。
xxx老舍:《老舍散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01,第201-202页。
xxxi老舍:《老舍散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01,第202页。
(作者介绍:苗家豪,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