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香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了主题引领的英语课程内容六要素,即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主题语境是语言学习活动的重要条件,教师应围绕主题情境设计语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主题意义的探究活动。
同时,《课标》还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以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注重在发展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习、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培育中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基于此,笔者以一节高中英语阅读课设计为例,展现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
一、教学内容的文本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英语(选修7)》(2003版)第一单元living well。本单元围绕“身残志坚”的主题,介绍残疾人积极进取地生活。本课程的主题语境为人与自我,主题群为生活与学习,涉及的具体主题语境内容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优秀品行及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笔者在课前从文本内容、写作意图和写作方法三个角度对文本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文是残疾人马蒂·菲尔丁在Family Village网站上以第一人称口吻讲述的自身经历。他因为身患一种罕见的肌肉疾病而身心倍受摧残,但痛苦的磨炼也帮助他变得更加坚强,使他更好地认识人生,决心过好人生的每一天。
文章明线暗线交织。明线按时间顺序发展,讲述了马蒂患病前后的个人经历;暗线则贯穿在整个故事中,即马蒂的情感变化过程。文章通过讲述马蒂身残志坚的故事,旨在激励人们要勇于克服困难、树立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二、阅读教学设计
1.设计多维度的英语学习活动提升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作为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强调对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并从观察与比较、分析与推断、归纳与建构、批判与创新四个维度分别做了具体的描述。笔者设计了不同层次的英语学习活动实现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1)基于语篇的学习活动设计
导入话题。本文是选自Family Village网站的一篇网页故事,因此,笔者首先以网页形式呈现了有关Family Village网站的介绍,并提出两个问题:Family Village是什么?它的服务对象是谁?目的是引起学生对语篇类型的关注。学生对Family Village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了解后,笔者介绍本文选自该网站,并呈现文章的开头部分:Hi, my name is Marty Fielding and I guess you could say that I am “one in a million”. In other words, there are not many people like me…笔者鼓励学生结合Family Village网站的宗旨以及文章开头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
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快速阅读文章,检验自己的预测是否准确,同时通过全班讨论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马蒂因病致残,但他克服困难达到了自适。由此,学生理解本文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马蒂因残疾而遇到的困难和他克服困难后能做的事情。此时,学生可以开始第二遍阅读,通过思维导图获取并梳理出以下主要事实信息,即文章的明线(如图1)。利用思维导图作为抓手对文章的主要信息进行梳理,一方面能够直观地展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获取信息过程中进一步熟悉语言。
(2)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
深入阅读文章,学生会发现马蒂经历了三个情感起伏期:10岁之前和正常孩子一样对生活充满希望,身患疾病之后恐惧、迷惘和焦虑,以及通过努力对生活重新燃起希望。这一系列变化和他自身的经历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帮助学生体会并理解马蒂在不同时期的情感态度变化,笔者设计了三个大问题为学生提供脚手架:在10岁之前,你认为马蒂有怎样的感受?当他患病并因此遇到一系列困难时,他又有怎样的心理感受?你认为他现在对生活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研读课文,根据马蒂在这三个时期所经历的事情对其情感的变化加以推断。经过独立思考以及小组讨论之后,学生总结出马蒂从快乐、充满希望到伤心、沮丧、焦虑、愤怒,再到重拾信心、自信满足的变化。此时,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马蒂患病并因此遇到一系列困难时,他感到伤心、沮丧、焦虑,这些都是负面消极的情绪体验,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放弃,他找到了许多适合自己并且能体现自身价值的事情,因此,他感到快乐、满足,这些都是正面积极的情绪体验。马蒂在面临诸多困难时,通过自身的努力,成功地把自己的负面情绪转变成了正面情绪,在此过程中,他的哪些精神品质得以体现?学生通过引用课文事实进行归纳,可以总结出他身残志坚、积极乐观等精神品质。
(3)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
在学生充分认识到马蒂是一个积极乐观、意志坚定的人之后,笔者进一步提出问题:你听说过像马蒂这样积极乐观、身残志坚的人物故事吗?学生可以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说出他们所熟知的人物,如贝多芬、霍金、海伦·凯勒等,还可以就自己所了解的故事簡单加以介绍。此时,笔者适时询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张海迪,顺势引出将讲述的故事。笔者先带领学生熟悉词汇,然后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故事。问题如下:张海迪幼年时发生了什么事?她在莘县时都做了哪些事情?她后来又取得了哪些成就?这三个问题覆盖了张海迪在三个不同阶段的主要经历,需要进行概括和归纳,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聆听。
故事由水平较好的学生来讲述,借助图片和关键词的提示,学生首先带着问题聆听一遍。基于学生的英语水平,仅听一遍不能梳理出关键信息,所以笔者又设计了后续的故事阅读活动:把故事分为跟三个问题一一对应的三个部分,学生也分为三人一组,每人阅读一个部分,之后利用信息差,在小组内交换信息。笔者采用信息差活动基于两个原因:一是文本符合学生水平,学生在阅读上没有理解障碍;二是学生在信息交流过程中,需要复述、倾听和记录信息,是对语言和信息的再次熟悉过程,为后续的讨论活动做好铺垫。
笔者在小组信息交流的基础上,再次提出讨论问题:你认为张海迪是什么样的人?张海迪的哪些事情给你印象最为深刻?此时,学生需要引用故事中的事实信息阐述自己的观点。
在学生充分讨论了马蒂和张海迪的故事之后,笔者提出问题:你认为马蒂和张海迪有哪些共同之处?你从他们身上获得了什么启示?学生此时会由两人身残志坚的奋斗故事联想到自己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应有的积极进取的态度,从而深化了本课的主题。最后,笔者引用Elizabeth Kubler Ross的一段话进行总结,深化本课的主题:The most beautiful people we have known are those who have known defeat, known suffering, known struggle, known loss and have found their way out of the deaths. These people have an appreciation, a sensitivity and an understanding of life that fills them with compassion, gentleness, and a deep loving concern. Beautiful people do not just happen.
在完成人物分析之后,笔者引导学生进入语言输出环节。笔者利用课堂开始时引入Family Village的语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任务:程度好的学生可以写一个身残志坚的中国励志故事发给Family Village网站;水平一般的学生可以根据讨论内容写出自己眼中的張海迪的故事。
2.落实育人目标,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
(1)语篇分析基础上的文化价值观
本文主要讲述了马蒂因残疾所面临的困难以及他是如何克服困难的。文章紧扣“身残志坚”这一主题,从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出坚强的毅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是主人公与疾病抗争的动力,体现了他积极乐观、身残志坚的精神品质,意在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人生态度以及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通过文本的阅读,学生可以认识到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充满困难、挫折和失败的,只要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属于全人类共同的、朴实的价值观与情感,不分民族与国家,是所有人都应该具有的价值观。
(2)文化意识与语言学习相结合
英语课堂上,语言学习是最根本的学习任务,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融在英语学习活动中进行,通过学习活动获得和体现。因此,笔者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探究本课的主题。
活动1:探究身患残疾所面临的种种困难,感悟生活之不易。
学生通过阅读提炼出以下重要词汇:clumsy,drop things,bump into furniture,absence,my education suffered,out of breath,make fun of。
活动2:探究马蒂对残疾的自适,树立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学生通过语篇阅读提炼出以下重要词汇:adapt to,motto,ambition,as well as,develop computer software,invent a computer football game等。
活动3:探究马蒂的心理感受。
马蒂的心理感受贯穿全文,有的需要通过文本深入分析,但是语篇中也有一些词汇可以直接体现马蒂的感受,如:outgoing,stupid,annoyed,worthwhile,grow stronger,independent等。
通过对文本的多次阅读,学生在问题引领下学习了与主题相关的语言,同时又在语言学习活动中体会了人物所经历的困难和克服困难的积极心态。
(3)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文化传播意识
马蒂·菲尔丁的故事很容易引发学生联想起许多身残志坚的故事,如张海迪、桑兰等,甚至不乏一些平凡的普通人克服身体残疾,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生活,让生命绽放精彩的感人故事,这些都是需要向学生、向世界传递的中国好故事。所以,在诸多的感人故事中,笔者最终选择了张海迪的故事进行课堂的深度交流。
提前做故事研究的学生小组多方查找张海迪的故事,从众多的故事中筛选出最能表现张海迪自强不息精神的故事细节,然后用英语撰写故事,并反复修改。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学生观看了纪录片《当代保尔张海迪》,并被张海迪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他们觉得必须把张海迪的故事分享给同学,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张海迪,把这样积极的正能量故事传递给更多的人。当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张海迪的故事之后,很多学生受到了激励,也纷纷去查找资料、观看视频,多方面了解张海迪。这样的结果也正是这节课期望达到的目标,除了语言学习之外,笔者希望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傲,并让中华优秀文化得到广泛传播。
三、结语
英语阅读语篇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渠道之一,它不仅承载着语言知识,还承载着文化知识。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使用语言素材,发展语言知识和能力,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设计好不同层次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还要利用语篇提供的文化素材,使学生体验不同的情感,联系自身的成长经历,丰富自身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落实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作者单位:北京宏志中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