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2020-04-16 06:17胡远珍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21期
关键词:透药定向功能障碍

胡远珍

(佛山市禅城区人民医院家庭病床科,广东佛山 528000)

脑卒中作为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明显的“三高”特征,即高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1]。随着我国急救医学的飞速发展,急性脑血管病的病死率显著下降,但致残率仍然居高不下,而肢体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目前临床上主要是在早期就开始进行个性化的康复训练,然而大量研究报道显示,单纯的康复训练效果并不理想[2],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联合的、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 中医定向透药是传统的中医疗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腰间盘突出以及膝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3],因此笔者提出将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后的肢体功能障碍。 基于此,该研究选取该院2018 年6 月—2020 年9 月收治的60 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 分析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康复训练的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60 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该次研究。 纳入标准: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伴肢体功能障碍;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能独立配合护士完成康复训练;全部患者对该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明显的认知障碍;合并肝、肾、心等重大疾病;合并癫痫者;患肢皮肤存在明显破溃者。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 研究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45~80 岁,平均(65.3±5.1)岁。 对照组:男18 例,女12 例;年龄43~79 岁,平均(64.7±4.8)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抗凝、降脂、改善脑血液循环及其他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1)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坐姿及卧床体位,提高其舒适度;(2)在患者不能下床活动时, 需要对其患肢进行被动训练,还可配合体位转移以及桥式运动等训练;(3)指导患者进行坐位平衡训练,具体包括躯干训练和抗阻训练等;(4)患者可以下床后,进行站立、平衡、坐下训练;(5)接着进行行走训练,主要内容包括患肢支撑、摆动以及迈步等训练;(6)行走正常后,可适当进行爬楼梯训练;(7)日常生活如穿脱衣服、洗漱、自主进食等训练。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 透药组方如下:制草乌15 g、威灵仙15 g、红花6 g、三棱6 g、莪术10 g、姜黄10 g。在康复训练后,选择患者患侧的膝关节及肩关节进行定向透药治疗。使用定向透药治疗仪(LB-300 型,豫械注准20182090 401),首先将药贴预热至接近人的体温,将药贴贴于指定部位,将治疗仪的加热器置于药贴上,开启仪器,调节温度在37℃左右,每次定向透药1 h,1 次/d。 两组均治疗3 周。

1.3 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通过简化运动功能评分量表以及改良Barthel 指数量表评价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两者的分值区间均为0~100 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越好。同时,由主治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 显效: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分级不高于4 级,具有自主生活能力,神经功能障碍、头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分级为3 级或4 级,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分级高于3 级,没有自理能力,临床症状未见改善[3-5]。 肢体功能障碍分级:1 级肢体残疾:如偏瘫,单侧肢体功能全部丧失;2 级肢体残疾:如偏瘫或双下肢截瘫,残肢仅保留少许功能;3 级肢体残疾:如一肢功能重度障碍,两肢功能中度障碍;4 级肢体残疾:如两肢功能轻度障碍,脊椎(包括颈椎)强直,驼背畸形大于7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改良Barthel 指数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 指数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治疗前后改良Barthel 指数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2 治疗前后改良Barthel 指数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改良Barthel 指数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0)研究组(n=30)t 值P 值44.2±5.5 43.4±5.8 1.216 0.126 79.7±4.1 92.0±4.4 11.202 0.000 41.2±5.4 41.0±5.3 0.593 0.189 78.6±3.0 90.5±3.4 14.375 0.000

3 讨 论

脑卒中俗称中风,又名脑血管意外。 该病发生的原因为血管阻塞或突然破裂等, 引起脑组织缺血,进而对脑组织造成极大的损伤[7]。该病多发于4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的发病率要略高于女性。 脑卒中的危险性极大,致残致死率极高。 随着我国急救医学的飞速发展,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显著下降,但致残率仍然居高不下,而肢体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脑卒中后患者有必要尽早开展个性化的肢体康复训练,但单纯的康复训练效果并不理想,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这导致众多脑卒中后患者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祖国医学对脑卒中有着很深的研究,随着对中医研究的不断深入,诞生了中医定向透药的方法,这种治疗方法主张对患者的局部病变部位开展定向靶位透药治疗, 使中草药直接对患者的病灶部位产生作用,提高治疗效果[9]。 此外,这种给药方式可以促进患者毛细血管以及小动脉的扩张,使患者病灶部位的血液循环显著改善,药物也能经由皮肤渗透直接进入病灶部位,起到消炎、镇痛以及疏经通络的作用,消除患者的神经刺痛, 更好地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10]。该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 指数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 指数评分为(92.0±4.4)分,运动功能评分为(90.5±3.4)分,高于对照组的(79.7±4.1)分、(78.6±3.0)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功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大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透药定向功能障碍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的Meta分析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预防腹胀的效果
中医定向透药对癌痛患者服用阿片类药物所致消化道不良反应的临床干预观察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基于FANUC-31i外部一转信号在三档主轴定向中的应用
定向越野
基于虚拟社区的定向出版模式
自拟方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