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下肢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影响

2020-04-16 06:17李娅利张娜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21期
关键词:患肢下肢血栓

李娅利,张娜

(济宁市中医院骨伤科,山东济宁 272100)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下肢骨折的常见并发症[1]。 由于治疗不当或不及时, 有30%~50%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会在两年内发展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征[2-3]。因此,下肢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需在临床确诊后及时采取治疗, 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该研究选取2018 年1—12 月该院收治的下肢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康复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并随机抽取下肢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而接受诊治的6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法平均分为两组。 实验组30 例患者中,男18 例,女12例;患者年龄45~67 岁,平均年龄(56±4.7)岁。对照组30 例患者中,男16 例,女14 例;患者年龄43~66 岁,平均年龄(53±3.6)岁。 两组患者各项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存在血栓[4];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症状持续6 个月以上;患者意识清楚,可以准确回答医护人员相应问题;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该次实验项目,并签署相应责任知情书。排除标准:患者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综合征患者临床上有溶栓指征;患者存在严重认知以及意识障碍,无法正确表达;排除不愿配合该次实验操作,实验依从性较差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各项生命体征数据的定期监测,保持患者所在病房及时消毒与通风,及时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健康教育等护理工作。

1.3.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首先对患者心理健康情况进行相应评估预测,对患者存在或潜在的负性心理表现进行纠正与排解, 在日常工作完成后可与患者进行交流,营造病房内温馨的环境,以患者的喜好作为话题切入点进行沟通,及时将入院接受治疗以及采取相应的康复措施理念告知患者,不断提升患者信任程度,从而提高患者在整个护理期间的依从性。(2)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说明手术相关注意事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危险性、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等内容,以此提高患者认知水平,树立治疗信心。此外,对患者手术耐受度、肥胖、高龄等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并针对患者个人需求与文化水平, 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法包括发放健康手册、口头宣教、一对一宣教等。 (3)体位护理:在患者术后恢复期间,适当抬高患肢,倾斜度约为20°~30°,保持膝关节屈曲,角度在10°~15°,防止肢体受压,尤其是腘窝部位,从而确保静脉回流通畅。除此之外,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尽可能避免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避开下肢,于上肢进行操作。 (4)饮食护理:给予患者充足的优质蛋白来满足其身体的日常所需,动物蛋白的摄入来源主要以鸡肉、鱼肉、蛋类等为主要摄入食物,植物蛋白的摄入来源主要以豆类以及豆制品等为主要的摄入食物。并可根据患者经济状况选取不同价位的人参、西洋参、黄芪等药物进行药膳饮食, 帮助患者提高机体细胞增殖与新生能力,嘱患者多食用含铁较为丰富的食物,多补充微量元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A 以及维生素B 等,从而达到提高免疫力的目的。(5)康复锻炼:待患者术后病情较为稳定后,护理人员根据患者自身病情恢复程度采取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干预,帮助患者术后恢复下肢的正常功能,防止患者长期卧床出现下肢肌肉萎缩情况。 在为患者制定日常运动计划时,护理人员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自身体能问题,避免患者因康复运动过量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每日进行3~5 次康复训练,每次训练时间在15~30 min 最佳,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恢复期,指导患者进行患肢锻炼,主要进行膝关节、足背、踝关节屈伸活动,不可在膝下垫枕,也不要过度屈曲髋部,以免影响静脉回流。(6)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定期对患者康复情况以及疾病预后情况进行电话回访,观察患者肢体恢复情况, 并根据患者日常需要开展相应的康复工作,告知患者需要定期回医院进行肢体功能以及疾病预后检查工作,尽早帮助患者完善预后。

1.4 观察指标

(1)疗效标准如下:优:患肢疼痛与肿胀明显减轻或消失,皮肤色素沉着明显减轻;良:患肢疼痛与肿胀好转,皮肤色素沉着有所改善;可:患肢疼痛与肿胀略有改善,皮肤色素沉着减轻不明显;差:症状与治疗之前比无改善甚至加重。 护理有效率=(优+良)/总例数×100%。

(2)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简表共含8 个方面的内容,即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感及总体健康,总分为100 分,患者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数据情况对比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96.6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7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效果对比[n(%)]

2.2 生活质量

护理后, 实验组患者的各项SF-36 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 生理功能 生理职能 精神健康 活力 情感职能 社会功能 躯体疼痛感 总体健康对照组(n=30)实验组(n=30)t 值P 值74.13±6.15 82.36±6.47 8.148 0.010 68.42±7.23 80.16±10.25 7.357 0.018 71.38±6.24 79.64±7.11 7.548 0.015 75.06±6.57 76.53±8.74 8.125 0.012 71.46±6.24 82.09±7.54 6.833 0.020 71.29±6.31 76.48±7.54 10.361 0.005 72.45±6.56 78.62±6.11 12.472 0.001 76.15±5.47 81.96±5.24 10.248 0.001

3 讨 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下肢深静脉血液异常凝结,进而导致深静脉血液无法正常流动。近年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实践中并不少见。长时间保持坐姿、身体肥胖及缺乏运动等现象普遍发生,此类人群血液多成高凝状态,这种现象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显著增加[4]。 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时间长,患者多发生皮肤色素沉着、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肢内侧压痛、肺栓塞等症状[5-6]。 下肢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较大,给患者带来持续痛苦,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对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具有重要意义[7]。

常规护理仅关注患者术后的生命体征情况,仅对患者采取基本的健康宣教,缺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针对性护理。 而给予患者康复护理,则能够帮助患者术后更好地进行肌肉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大大保障患者术后的生命安全[8-9]。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96.6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7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SF-36 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下肢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 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患肢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