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衔接阶段内数学教育的完善分析

2020-04-15 03:56李水文
知识文库 2020年3期
关键词:初高中入学知识点

李水文

初高中升学期间,学生的身心特征、学习环境、学习任务等,都会发生显著性的变化,较多学生无法快速适应,严重情况下更会滋生出强烈的厌学反应,不利于日后成绩的提升和心理素质的完善。本文则在阐述初高中数学衔接期间遗留的挑战问题、产生的原因基础上,探讨今后初高中衔接阶段内数学教学的有机完善策略,希望借此帮助学生度过难关,令他们日后的学习变得更加顺利。

1 前言

想要完成初高中阶段的过渡挑战任务,并非易事,要求学生敢于迎接高中异常紧张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接收更难更高深的课程内容,独立且灵活地应对生活、学习中的种种难题。一旦说这些准备工作处理不当,学生对高中学习的接受度自然不高,甚至会由原本的优秀生沦为学困生。至于究竟怎样更好地完善初高中阶段内的数学教育,相关处理要点将在后续延展。

2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过程中出现的挑战问题

初、高中教材彼此间有着较大的梯度,实际教学中容易引发知识点衔接脱节状况。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中,常量占据比重大、每节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不多,通常都是应用于现实生产和生活的基础性运算法则,亦或是相对简易的推理、平面图形分析、数据收集等等。至于高中数学内容,则显得愈加抽象繁琐,表现为定理严谨、逻辑性强、研究变量繁多,要求学生同步具备数据计算和理论分析能力之外,在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上也有显著提升。

其次,初中教材中的语言浅显、直观、生动有趣,结论记忆起来快捷方便。特别是经过一系列贴近现实生活的知识点引入后,有助于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转变到理性认识,加上后续适当数量和难度的习题加持,可以令学生及时检验各阶段学习成效并顺利提升应试水平。而高中数学教材中的语言,呈现出叙述规范、知识难度大等特征,且加入了更多类型的习题、计算过程繁杂,着重锻炼学生灵活变通的解题技能,整体彰显出起点较高、难度较大、容量过多等特征。

自从新课改之后,高中数学教材中还额外添加观察和猜想、阅读和思索、探究和发现等栏目,在针对学生提供更多探究性、拓展性、应用性的选学素材,方便拓宽他们的思维和视野范畴之外,更明确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满足不同人的学习需求,为今后学生个性发展和人生规划等,做出了深度指引。但纵观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高中,在数学教学上始终遗留内容过多、时间紧凑等弊端,许多教师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加快教学进度,无形之中令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过渡的难度持续增加。长期放置不管,学生将更加难以适应高中数学学习,最终影响成绩的提升。

3 初高中衔接期间数学教学挑战出现的原因

3.1 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环境的变化

步入高中过后,不管是学习亦或是生活环境,都和以往明显不同,毕业不久的初中生要同时面对全新的同学、教师、教材,当然要耗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去适应。须知较多刚入学的高中生因为经历过中考复习不久,开始呈现出放松的姿态,欠缺应有的紧迫意识;还有些学生产生强烈的恐惧和抵抗反应,主要就是因为他们觉得高中数学教材中充斥着较多抽象、无趣的概念,学习起来极为困难。

3.2 课程内容的变化

初中期间,学生接触到的数学知识点,都是贴近现实生活的,且教材语言通俗易懂、题型简易;可高中的数学知识点十分抽象难懂,还加入了更多陌生的字母和变量知识,数学理论性翻了几倍,相比初中难度上升幅度很大。归结来讲,初中数学知识点是高中数学的基础,高中数学知识点是初中的外延和拓展,不过由于初高中教学衔接存在脱节隐患,还有某些知识要求降低,这使得初高中数学知识彼此间的差距持续加大。

3.3 学习方式的变化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指导非常详细,有时间帮助学生归纳重点,学生完全可以在课后快速消化和实践检验。换句话说,学生只需要在课上背熟概念和公式,在按照教师要求解答相关题型后,就可以获得较高的考试成绩。可是高中的数学教学则完全不同,不仅仅有了更多复杂的知识点、课内外学习时间也不是很充足,教师更无法在课堂中将所有题型讲透或是对所有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思索和归纳总结,以及举一反三。相比之下,初中数学的学习模式,已经不适用于高中阶段,想要及时改善高中数学学习成效,就必须尽快调整既有的学习方式和习惯。

4 初高中衔接阶段内数学教育的完善策略

4.1 及时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第一,教师须抓紧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指导。入学教育,可以说是初高中衔接教育中的第一任务,教师要把握这个机会,引导学生领悟到高一数学学习对后期学业的重大影响基础上,结合适量的实例来对比初高中课程内容的差异性,令学生更加全面地把握高中数学知识点特征。而在实例分析过程中,还要向学生教授更加实用的学习技巧,亦或是直接安排优秀学生上台分享经验和体验,令其余学生少走弯路。

第二,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深入性地测试摸底。即努力加大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力度,重点在于明确入学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事实上,经过三年教学和相处,初中数学教师对于毕业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特征都比较熟悉,因此有必要在学科评价中阐明每个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高中数学教师顺利展开教学提供参考。高中数学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初中数学学习反馈信息来规划日后的教学指导方案。唯独准备工作处理充分,才可以令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4.2 加大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力度

结合实际情况来展开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完成学习方法指导任务。因此,在初高中衔接教育期间,作为高中数学教师,理当多关注和照顾到学生学习的起点,提供小梯度地指导。即预先依照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来展开分层,之后再依次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训练题目等加以分层,方便学生灵活筛选和自身学习能力相适应的学习目标,以及课题内容。长此以往,刚入学的高中生就会很快地摆脱死学课本的传统理念,转而关注个人特征,争取活学活用数学知识点。

4.3 竭力维持和谐的教育管理秩序

初高中数学衔接期间的教育管理工作秩序,会直接决定学生各阶段数学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因此,在初中临近毕业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数学复习状况和学习能力等给予更加正面地评价,令他们肯定三年来数学学习的成就,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今后愈加困难的高中数学课程。而作为高中数学教师,也要在接触学生后,提供适当难度的挑战任务并赋予学生更多的成功体验,令他们在收获喜悦的同时,迸发出更多的积极性去研究、学习高中数学。如在进行集合这类知识点讲解环节中,教师就可以考虑多引入一些相关的生活现象,在令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分类和集合规律之后,知道高中数学知识并非想象中那么难学,从此注重自我总结,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学习习惯。

5 结语

综上所述,步入高中之后,涉及数学的学习环境、教材内容、课堂氛围等,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讲,未免有点难以适应。因此,作为初、高中数学教师,要做好各自的工作,多为学生的个人成长考虑。即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做好铺垫工作,高中数学教师则注重实例引导,增强学生自学的信心和动力。相信经过初高中数学教师彼此共同努力过后,学生将会更加快速地完成学习过渡任务,在迸发出更强的学习积极性之后,学会坦然地面对和解决高中数学学习中的种种难题。

(作者單位:六盘水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初高中入学知识点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入学通知书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五行真经
入学面试
知识点自测
入学第一天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