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名,张洪嘉,王小红,杨立强
(1 吉林市化工医院< 北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影像中心 吉林 吉林 132021)(2 吉林市化工医院< 北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体检中心 吉林 吉林 132021)
结肠癌性肠梗阻是结肠癌发展至晚期的临床表现,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类急腹症,多见于老年患者[1]。由于结肠癌病情进展相对缓慢,故而多数患者在患病之后难以自察,当察觉到明显腹痛或消瘦时,肿瘤已然步入中晚期,其治疗工作相对困难,结肠癌性肠梗阻便多见于这段时期。在此,本文以我院近年所接治的结肠癌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核磁共振在结肠癌性肠梗阻检查中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价值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将2018 年5 月—2019 年3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0 例结肠癌患者设为此次研究对象,上述研究对象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61~82岁,平均年龄(71.2±6.2)岁。上述对象多因排便、排气困难入院,其中合并高血压15 例,合并糖尿病11 例。
上述对象均接受MRI 检查,受检前,所选对象均未接受清洁灌肠处理,采用患者梗阻肠腔内的积液以及积粪做对比实施无肠道准备核磁共振成像。患者取仰卧位,呼吸门控或屏气下进行扫描[2]。扫描参数:TE 4.6ms,TR 10ms,TSET2W1 的TE 100ms、TR 1300ms,BTEF 的TE 2.3ms、TR 5.0ms。扩散加权成像:TE 78ms,TI 180ms、TR 4229ms、b 800s/mm2。
将MRI 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并计算诊断准确率。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 进行处理,当P<0.05 时,则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本次实验所收录的40 例研究对象中,结肠癌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21 例,其中结肠肝曲6 例、横结肠1 例、结肠脾曲9 例、直乙状结肠5 例。不完全性梗阻患者21例研究对象中,浸润型2 例、溃疡型18 例、隆起型1 例;40 例研究对象中,单纯性结肠癌患者19 例。
从所得数据结果可知,MRI 诊断结果较之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MRI 检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照
结肠癌性肠梗阻好发于老年患者,本次研究所选对象年龄均在60 岁以上,合并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考虑到患者年龄以及个人意愿等,所选对象均未接受清洁灌肠等肠道准备,实施无肠道准备核磁共振检查[3]。肠道准备对于胃肠道影像检查的质量虽有一定影响,但检查中病人如果能够配合呼吸门控及屏气后扫描,无肠道准备MRI 检查也能发挥较好的效果。由于肠道准备需要服用泻剂或清洁灌肠,有时会给病人带来较为明显的不适感,故而为多数患者所不取。因此,无肠道准备检查是多数患者所首要考虑的检查方式[4]。
在本次研究所选取的40 例研究对象中,结肠癌性肠梗阻患者21 例,其影像学特征多表现细管征、线样征、肩样征,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患者处于结肠癌晚期,其癌性狭窄更为明显,同时狭窄肠腔内径较小,故而表现为线样征,同时癌性狭窄段十分僵直,接近肠管近侧的梗阻扩张较为明显,因此,狭窄移行带呈肩样征。而单纯性结肠癌的影像学特征较之结肠癌性肠梗阻患者的表现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其狭窄程度较之结肠癌性肠梗阻为轻,移行段未见肩样征,同时近侧肠管也无明显扩张迹象。此外,结合本次研究数据可知,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40 例研究对象中,结肠癌不完全性肠梗阻21 例,单纯性结肠癌19 例。MRI 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诊断准确率一致,组间数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MRI 在结肠癌性肠梗阻的诊断中,能够发挥良好的诊断效能。本次研究所得结果,与既往文献研究[5]成果十分相近,可供参考。
综上所述,结肠癌性肠梗阻的MRI影像学特征十分明晰,采用MRI 对结肠癌性肠梗阻临床诊断具有高效、精准等显著优势,同时也能有效避免X 线及CT 检查对于患者所造成的辐射,其临床应用价值较为明显,可将其视为结肠癌性肠梗阻诊断的不二之选,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