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扩散加权成像与CT 增强扫描在肝硬化分级诊断中的应用意义

2020-04-15 08:18郑志研林翠君张文雯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7期
关键词:总计检出率肝硬化

郑志研,林翠君,张文雯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广东 惠州 516001)

肝硬化属于临床消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指的是肝脏因一项或多项病因长时间、反复作用导致弥散性肝损害,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如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长期发展会演变成肝癌,危及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据相关资料调查显示,约10%~28%左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均因肝硬化导致,因而,早发现、早治疗肝硬化疾病至关重要[1]。MR 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对诊断肝硬化疾病有良好效果,属于目前临床极为常用的手段之一,通过分析表现弥散系数可实现肝硬化分级,便于正确评估、治疗疾病。本文以2015 年7 月—2018 年7 月期间我院收治肝硬化患者55 例为对象探究MR 扩散加权成像技术、CT 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针对目标选择为2015 年7 月—2018 年7 月间我院消化科收治的55 例肝硬化患者,其中男性32 例,女性23 例,患者最小年龄35 岁,最大年龄76 岁,平均年龄(56.2±3.7)岁。病程时间短则1 年,长则7 年,平均病程时间(2.7±0.3)年。疾病类型包括: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总计8 例,乙肝性肝硬化患者总计22 例,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总计17 例,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患者总计8 例。根据Child-Pugh 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A、B、C 三级,A 级患者总计17 例,B 级患者总计22 例,C 级患者总计16 例。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病情诊断判定为肝硬化疾病;(2)本次研究患者均明确知晓具体实验内容,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2]:(1)排除严重伴随肝占位性病变的患者;(2)排除依从性不佳的患者;(3)排除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患者。

1.3 方法

全体患者均接受MR 扩散加权成像技术扫描与CT 增强扫描,具体内容如下:(1)MR 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叮嘱患者扫描前4 小时禁止饮食、饮水,利用1.5MR 成像仪对患者进行检查,序列遵照T1W1、T2W1、DWI-EPI 的顺序,b 值分别设定为200s/mm2、500s/mm2、800s/mm2,将设备TR 值调整至6000ms,TE 值选择最小,设定FOV 参数(340×340)mm,设定矩阵参数为(128×128),调整扫描层厚参数为6mm,设定扫描仪翻转角度为90°。对上述参数设定重复核查后对患者实施扫描,利用高压注射器向患者体内注入造影液,过程中注定控制注入流速,保持在2ml/s,连续进行5 次扫描。(2)CT 增强扫描技术。同样叮嘱患者扫描前4 小时禁止饮食。接受扫描前5 分钟告知患者饮水1000ml 左右。此次检查选择设备为64 排128层CT 扫描仪,设定参数具体包括:电压设定为120kV,电流设定为自动毫安秒,调整扫描层厚参数为5mm,设定速度参数为0.8s/转,各螺距间隔为1.37:1,准直64×0.625mm。辅助患者调整体位至平卧仰卧位,由膈肌水平位置扫描至肾脏、脾脏下缘。完成扫描后以高压注射器于患者肘前静脉处注入对比剂,控制注入速度为2.6ml/s,总计75ml,且同速注入氯化钠溶液15ml,实施动态扫描,采用经验值方法检测。患者注入造影剂后32s 可进行增强扫描操作,根据相应参数指标开展三维重建。

1.4 观察指标

Child-Pugh 分级标准[3]:主要涵盖5 类指标,即血清胆红素、血清白蛋白浓度、腹水、一般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总计15 分,总分低于6 分判定为A 级,总分低于9 分高于6 分判定为B 级,总分高于9 分判定为C 级。一般A 级患者手术治疗风险相对较低,C 级患者手术治疗风险最高。根据患者等级整理表现弥散系数指标,对比单动脉期、双动脉期CT 扫描检出率差异。

1.5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本次实验扫描数据进行分析,以t值作为检验表现弥散系数这一计量资料的判定标准,以卡方值作为检验检出率这一计数资料的判定标准,以P值作为检验组间差异的判定标准,P<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分级表现弥散系数差异

b=200s/mm2、b=500s/m2时,肝硬化不同分级患者表现弥散系数两两比较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b=800s/mm2时,肝硬化不同分级患者表现弥散系数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分级表现弥散系数差异

2.2 CT 扫描检出率比较

此次CT 增强扫描结果显示,单动脉期总检出率为70.73%,双动脉期总检出率90.91%,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CT 扫描检出率比较

3 讨论

肝硬化疾病指的是肝脏内部结缔组织因各类慢性肝病作用出现非正常增生情况,致使细胞外基质出现过度沉淀。早期肝硬化患者因肝脏的代偿能力强,因而无明显病症表现,晚期肝损伤严重,门脉高压使多脏器受影响,患者易发生消化道出血、腹水等并发症,严重者会演变成肝癌,危及身心健康及生命[4]。活检结果是当前准确检验肝硬化疾病的金标准,但该技术对患者会造成损伤,且操作难度较大,危险性高,患者不愿接受,因而,找寻一种高效、精准、无创的检查手段至关重要[5]。最近几年,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影像诊断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疾病可通过影像检验判断,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性损害,深受人们认可。MR 扩散加权成像技术能够通过分析病灶处组织成分、分子运动情况等判断病症,其检测原理为:基于人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增加扩散敏感梯度,使水分子运动活性提高,增加各水分子间离散性,减弱信号,进而影像结果表现出差异性[6]。通过调整b 值,以表现分布系数作为检测参数。b 值相应增高,表现分布系数同步下降,但一旦过高,影像的信噪比下降,对结果造成影响。据相关调查发现,b 值处于400s/mm2~600s/mm2之间属于较理想的区间[7]。

另外,此次实验结果表明,CT 增强扫描双动脉期总检出率明显高于单动脉期总检出率,证实该扫描技术可用于肝硬化疾病的检出工作中。这是由于CT 扫描可以反应患者肝脏内组织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情况。该检查方式的优点在于可同时对门静脉血灌注情况、肝动脉血流灌注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患者更易接受[8]。

总而言之,MR 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可用于肝硬化患者分级诊断中,CT 增强扫描可提高病灶检出率,二者各具优势,但对人体辐射相对较大,临床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取相应检查方法。

猜你喜欢
总计检出率肝硬化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肝硬化的中医辨证用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