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潇琴
摘要: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探究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科学化的开端。在20世纪,我国学术界曾经热门一时,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化。马克思恩格斯使历史成为历史科学,由此可见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质的端倪。本文基于分析《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形成的重要著作。本文将运用学科科学化的三个条件:明确研究对象、确保其理论真理性、拥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试论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科学化开端。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科学化开端;唯物史观科学化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开篇,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马克思恩格斯明确肯定其历史观的科学性。《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著述中马克思提出了系统的唯物史观观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读者可以觉察到唯物史观的科学化萌芽。本文将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主体,分析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科学形态。恩格斯曾对唯物史观做出如下的阐述:“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有自己的发展史还自己的科学。因此,任务在于是关于社会的科学,即所谓历史科学和哲学科学的总和,从唯物主义的基础协调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造。”恩格斯表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应与唯物主义结合,并称其为一门科学。论述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科学化,观察人们都称其为科学的那些学科,被称为科学至少满足三个条件:首先要一个明确的对象,其次他的观点、原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正确的,第三这些内容构成一个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根据这三个条件,论述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科学性。
一、唯物史观的对象是否明确
唯物史观的研究对象即历史客体,而历史客体的基础是人类的生产活动。唯物史观通过考察人的活动与其所创造的感性世界的交互作用,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并证明这个规律的现实性和客观性。马克思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表明:“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历史的基础是人类的生存,人类在其生存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历史。探究历史上的重要活动,马克思分析出历史的前进是由于阶级斗争,而阶级斗争的内在原因是经济利益的争夺。这一切活动都是人们在生活过程中所发生的矛盾性斗争,正是由于这些斗争,历史在不断地前进。马克思的历史观从唯心史观转变为研究人类生活矛盾根本原因的唯物史观。当时费尔巴哈虽相较于唯心主义者已有所进步,他批判宗教并将宗教拉下神坛。在认识论上,他提出了感性客体与思想客体不同的观点。费尔巴哈将哲学的注意力转向了感性客体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但他的认识仍不够彻底,没有意识到感性客体中蕴含着实践因素。
二、如何保持此哲学理论的真理性
首先,马克思完成了对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清算。费尔巴哈将人作为抽象的概念,这使得他不能正确认识现实社会中的人,以及不能对人类的历史做出正确的解释。由于费尔巴哈并未发现实践,也没有发现他的感性的对象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因此最终他未能挖掘出人类史的正确来源,从而局限在历史唯心主义的困境中。人类的这种认识能力,以及将经验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能力,使得人类拥有了一项重要的创造性能力——实践。其次,关于如何确保这种历史观的真理性,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中已经得出了结论。对“历史”的理解上,马克思特别强调实践,尤其是工业和商业的实践,对于历史创造的意义。在马克思看来,人们的现实存在,甚至于人所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都是人们实践活动的结果。科学更是源于实践,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检验认识的正确性。
马克思提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以及最终的标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表明:“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前一种考察方法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后一种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则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马克思将寻求真理的标准由意识转移到现实生活。他认为,现实生活才具有对真理的最终决定权。再次,马克思认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马克思所说的实践标准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实践,实践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科学以及人类意识的发展,人类在不断的实践中更新对一个问题的探究。因此,在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不断地实践,使我们的结论与时俱进,日新月异,永不停息。
三、唯物史观如何构建成为完整的严密的逻辑体系
所谓完整的体系,即具有主要的范畴、原理、规律和主要的组成部分;而所谓严密,就是各个原理和各个组成部分要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原则构成一个逻辑体系。我们将根据这个原则分析唯物史观的逻辑体系:马克思在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关于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与范畴:
(一)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的活动的第一要素。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把它定义为“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这是生产力的一般意义。除此之外,依据在生产结构中的地位和自身的历史运动方式,生存力有其具体的内涵。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基础,重要的联系。人类现有的生产力是源于上一代,即继承过去的人們所创造的生产力水平。由此,人类不再是个体的活动,生产力将整个人类社会连接起来,并通过历史的方式呈现。生产力更是马克思的历史观结构中的基础环节。
(二)交往关系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使用的“交往形式”“交往关系”等概念,可以理解为生产关系的前身。当然有学者认为交往关系不仅代表生产关系,但在马克思的生产结构中我们可以暂将其理解为生产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发现了分工的起源。由于生产过程中的能力以及条件的不同,人们在生产中的工作内容以及环节会有所不同。而分工将导致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人们不可避免的要有各种交流活动,由此产生的交往关系以及整个社会交往形式就是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不同的生产力将造成不同形式的生产关系。由此,通过引入交往关系,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初步阐述了社会的结构。
(三)意识和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表示:“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成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将意识形态从天上拉回人间,马克思强调意识源于生活,意识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的产物。此前,许多思想家只看到重要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留下的足迹,并认为历史发展由这些历史人物的意识所决定。马克思将人的感性活动当作社会实践去理解,把人的社会实践作为人类历史的起点和基础,为他确立科学的历史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总结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首次吐露了他们关于新的历史观的基本设想,然而从系统理论体系的角度看,此时的唯物史观显然并不完备,不乏一些没有定型、有待丰富的思想。要成为一个科学的逻辑体系,唯物史观表现出来的问题还有不少,但其中已经有了学科科学化的萌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恩格斯斯大林著作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黄枬森.哲学的科学化:黄枬森自选集[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