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改要求教师教学中实施深度教学,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做起,提升教学水平与深度,进而实现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比的认识》为案例,先讲述概念的深度教学活动设计,并通过对话与阶梯式教学形式展开深度教学,最终提出教学建议,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概念的理解,旨在为教师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比的认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深度教学
追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克服表层教学的局限性。深度教学作为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新型教学理念,教师需关注其价值,进而实现学生的多维度教育。对学生小学数学概念传输中实施深度教学,并能有计划的进行教学活动与形式的设计,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概念。
一、 《比的认识》概念深度教学活动的设计
(一)探究活动
探究式学习过程是开展深度教学的主要载体,也是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并以此提升其探究意识,增强学习能力,新课标也要求小学生面对数学问题,可以独立思考,并能通过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究的形式,积累数学学习经验。但是基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思维水平有限,因此教师不但要科学组织探究活动,更要及时反思与反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数学认知,例如《比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导学案,由学生自主阅读并思考,并将自己的疑惑记录下来,进而在课堂中提问和解决。另外教师还可以设置任务,如:4∶3中的数字和符号分别称作什么?代表什么?学生经过提前预习,知道前面数字是前项,后面数字是后项,并能将其转换为除法或者为分数,即前项就如分数中的分子,比号是分数线,后项如分数中的分母。
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取新的知识,并在教师适当指引下,建立全新的认知。即使有的学生对此知识点产生疑惑,但是在同学交流与教师指导下,自己动脑动手,进而对比的概念认知从模糊到深度。
(二)阅读活动
阅读活动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有深度认知,数学学科不只是科学教学,还是语言教学,小学生在审题的时候,就是对数学知识点理解的过程。以高年级学生为例,因为其思维与认知能力有较大的提升,并能自主阅读数学材料,并在此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点的掌握。教师也要重视数学阅读,让学生在其过程中有思考、口述与动手的空间,最终完成比的概念深度教学。例如问题“将一份甘蔗汁与五份水混合,两者的用量比为1∶5,比值为 ”,然后请学生对其进行阅读与分析,对问题分析的过程就是分析理解的过程,此时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让学生根据数学阅读材料,找出其中隐藏的信息,进而完成知识的转移。
二、 《比的认识》概念深度教学形式探究
(一)对话式教学
此是针对传统教学中不足进行的创新研究,立足与师生平等对话,并在深度教学理念下,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实现概念教学。并通过师生、生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建立交流环境。以师生对话为例,《比的认识》概念教学中,不只有师生语言交流,还有肢体语言的交互,以此提升课堂活跃性,摒弃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窘境,并能在课堂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取情感共鸣,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二)阶梯式教学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深度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有层次感的教学,教师按照学生认知与发展水平,开展有层次性的教学。因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学习能力不同,所以教师要使用不同方法对其教学。此处所说的阶梯式教学包括经验到价值、感性到理性等,本文主要讲述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阶梯式教学,这也是针对小学生思维发展展开的教学,其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小学生对数学材料都需要建立表层认知,通过对其本质的了解,做出适当判断,进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阶梯式教学,从下面几点做起。第一,学生感性认知,教师提问:“请你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比,并讲述你的理解。”有的学生说“比就是一个物体占总体的几分之几”“比就像篮球或者足球比赛中的分数”。学生的这种认知就是感性认知。第二,知性认知。教师提问:“当你配比蜂蜜水的时候,你都有什么发现?”学生经过探究,得出水与蜂蜜呈二倍的关系,并在教师的讲解下,最终学生掌握比的概念,此就是知性认知。第三,理性认识,《比的认识》中,教师提问:“蜂蜜水增多的过程中,水与蜂蜜的比有变化吗?”小学生在深度探究的过程中逐渐认知到蜂蜜和水的量发生变化,但是两者的比是固定不变的,蜂蜜水的甜度也是不变的。第四,悟性认知,教师提问:“学校中学生和教师数量分别为2000人与300人,请你说出他们的比例。”有的同学说出是2000∶300。教师接着引导:“你能说出更简单的比吗?”个别学生说出20∶3。学生就可自主得出每20名學生就配备三名教师。通过上述几点教学,逐渐引导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从感性到理性,快速完成概念的深度教学。
三、 《比的认识》概念深度教学建议
实施深度教学,引导深度学习,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巧设问题情境,明确教学目的,通过比的概念深度挖掘数学本质,并为学生创建趣味情境,借此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对于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以生活化为原则,将数学回归生活,展现其原型。学生的深度学习,需要教师深度教学的引导,问题情境的构建也要讲究“阶梯型”。因为小学数学知识点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基础上,设计阶梯性问题情境,设计成“问题串”,使之形成问题的“知识链”,进而引导学生在问题质疑的过程中,逐渐将数学概念的本质凸显出来。另一方面,教师要深度了解学生,多维度、多层次地分析学情。主要是做好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阶段分析:课前要掌握学生对概念的前理解状况,课中要善于洞察学生实时表现,及时做出判断课堂教学调整,课后则是重点针对学生作业反馈进行分析,得出结果。通过这三个阶段,使之形成一个动态的循环分析系统,最终实现以学定教,有针对性开展概念深度教学。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核心,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载体,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保证。概念深度教学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也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大趋势,教师应予以足够程度的重视。本文以《比的认识》为例,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与形式的设计,使学生在经历概念的发生、感知、形成、深化的过程中认识概念,并能有效灵活地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其数学思维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芳芳.小学数学概念的深度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2]张纯.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2019(8):80.
作者简介:
张理会,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诏安县官陂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