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应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初探

2020-04-14 04:48田应德
读天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教学实践高中物理

摘 要: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时,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于“十万个为什么”仍然拥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定的见识,他们缺乏的其实是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因此在开展教学时,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让优化的教学资源与学生的生活见识进行整合,让学生已有的学习体验与即将融入的学习活动进行整合。那么,如何才能构建出这种“衔接”“整合”化的课堂学习空间呢?笔者认为,我们需要积极地应用情境教学法。用这种最适合激活教育资源的方式引领高中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本文中笔者就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实践,情境教学,方法

作为一线的教育者,我们习惯“备课”“上课”“看作业”“考试”这一套教学流程,但事实上,要想做好这些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容易。就备课而言,需要教师自身拥有丰富的知识,熟读大纲,了解学情,还能够很好的驾驭教学资源。就上课而言,教师需要能够调动课堂教学氛围,拥有应变的能力,还能够将分层的学生都调动起来,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提供学习空间与学习团队。也就是说,教育教学活动其实一种藝术。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调动现有资源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成为学习的主体,进而促使“备课”“上课”“看作业”“考试”每一个环节都发挥出预期的价值呢?笔者认为,就需要积极地应用情境教学法。本文中笔者就对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如何应用情境教学法进行了分析。

一、 创设问题情境

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我们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从“灌输”为主,逐渐转变为“启发”为主。在面对高中学生开展物理教学时,我们要将他们定位成“未来的科学家”,所以,在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与自信心,我们需要让学生生成探究的欲望,在这一过程中,质疑、验证、探究、思考。基于此,在创设情境方面我们要注意为学生营造“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出学生好奇心的情境。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悬念,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到好奇、疑惑,从而点燃起思维火花,激起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强烈的认识需要,产生急不可待想获得有关知识或尝试一下自己能力的愿望,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引入“力的分解”一课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用细线系住一重锤,留出两个线端,老师问:“用一根线提与用两根线提相比,哪一种情况线更容易断?”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用一根线提!”老师不动声色地用一根线颤颤巍巍地提起了重物,故意举得高一些,学生的心跟着悬了起来,而接下来用两根线稳稳地提起重物的时候,学生的心放了下来,脸上露出轻松的表情,以至于老师不断增大两根线之间的夹角这样一个细节动作,学生毫无防备,突然间线断了!学生异口同声地发出了“啊!”的惊讶声。这时可不失时机地提出如下问题:“怎么两根线提反而断了呢?一开始就断吗?什么时候开始断?为什么会断?”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思维冲突,进入了愤悱状态,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蓄足了力量。

二、 创设实践情境

还是基于物理学科的特色,笔者认为,每一个学科在教学中都必须守住自己的“本色”。在高中学段开展的物理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看到“科学性”,感受到“科学探究”的魅力,还需要学生拥有“科学实践”的体验。能够创设出这样的情境,高中学生才是在学科学,才是在学物理。基于此,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将物理的“科学性”作为根本,在实施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要将“实践”创设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再有,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用知识,只有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才会体现出知识的价值,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物理,并且不断地发现问题并积极地解决问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研究性学习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途径认识物理学的知识与作用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比如,在学习惯性这一物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们想象一下平时坐车时车子突然停下是什么感觉,或者是从运动的车上跳下来时为什么有要跌倒的趋势,而这些都是惯性的作用。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有利于提高物理学习的有效性,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

三、 利用实验创设情境

提及物理、化学、生物这些学科,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实验,在笔者看来,科学知识的产生,科学领域的发展都是以实验为载体的,而学生要想学好这些科学性的学科,就需要在一次次的实验中完成知识的探究,深化对于理论的理解。由此可见,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实践活动时,我们要坚持立足“实验”教学,通过创设“科学色彩”浓厚的学习情境,引领高中学生不仅仅生成科学方面的见识,还要生成科学方面的探究能力。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既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物理学研究手段。在物理教学中,实验对学生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一些抽象、理性的知识教学可以借助物理实验,创设直观而有趣的实验情境。例如,前文谈到的“力的合成与分解”中的演示实验利用学生的日常观念与科学规律之间的矛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维。例如:在“自感现象”一节中,笔者通过实验情境的创设引入课题。

综上所述,科学性的学科有自己的特点,在引领学生完成科研知识探究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展现出这种科学性,让学生始终拥有强烈的好奇心,让学生始终拥有探究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魅力。作为一线的教育者,笔者认为,让学生懂得“科学”这一点,比让学生拥有大量的理论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立奎.高三物理讲评课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科研论坛,2011(6).

[2]廖新华.浅议问题串教学[J].新课程学习,2011(11).

作者简介:

田应德,重庆市,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教学实践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