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舞蹈编导在创作中,追求新意是工作的要点,但是追求新意也要立足于现有的生活素材。因此,本文对舞蹈编导的创作进行实验性研究,以期能够以高艺术表现力获得更多新颖独特的舞蹈。
【关键词】舞蹈编导,创作新颖,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J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3-0102-01
目前舞蹈编导的发展困境在于,一方面创作观念较为陈旧,缺乏创新精神,所以在舞蹈编排方面难以出新意,造成舞蹈编导在業界的活力不够,另一方面,受韩国等国家的流行舞蹈发展影响,舞蹈的编排出现了向流行方向侧重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舞蹈的民族发展道路。
一、融合生活和历史的素材
为了使舞蹈更好发展,首先在舞蹈元素的选择上要慎重斟酌。舞蹈素材包括历史素材和现代素材,但是最重要的是生活素材,舞蹈作为一项艺术,其精髓源于生活。在进行舞蹈编排时,编导首先要确定舞蹈的立意,然后确定音乐的节奏,再对历史素材和生活素材进行选取,尤其是打造符合一段历史时期的舞蹈作品,更需要注意在整体的审美上避免古今动作的不和谐编排。
例如电影《芳华》中的舞蹈片段《沂蒙颂》,舞蹈编导在进行相似曲目编排的时候,需要从当地人的生活和历史素材上入手,既要体现鲜明的沂蒙风味,也要明显体现上个世纪人们的审美倾向。首先,《沂蒙颂》作为60后、70后人的回忆,需要表现沂蒙地方特色,因此需要在舞蹈中确定民间劳动的动作元素,即在舞蹈中体现沂蒙劳动人民干脆利落的动作。另一方面,《沂蒙颂》需要立足于历史素材。沂蒙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国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因此舞蹈编导需要在动作的编排上配合音乐节奏铿锵有力的特点,体现出人物较为明显的情绪变化,所以在舞蹈的编排上需要添加时代元素,避免过多的现代舞蹈动作[1]。
二、注重舞蹈的表现精神
舞蹈作为一项借助于人类肢体进行艺术表现的活动,需要舞蹈编导通过多种肢体变换来表现一项情感或者一种审美特征。中国的舞蹈形式多种多样,既有丰富的多民族特征,也包含古典舞和现代舞,舞蹈编导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需要立足于舞蹈的内在灵魂,避免将舞蹈姿势和动作进行堆积,造成审美上的繁杂,引发观众的反感情绪。
例如在进行中国传统舞蹈的编排时,编导可以从服装、道具、舞蹈演员的安排以及场面的调度等方面进行考量,在舞剧《杜甫》中,编导选取唐代标准的齐胸襦裙作为《丽人行》片段的服装,增添了舞蹈的整体时代感,能够表现出雍容华贵的盛唐气度。在妆容的选择上,以高耸的发髻和繁杂的头饰塑造形象。在舞蹈演员的选取上,编导需要选取数量较多的演员共同组成群像,通过演员们和谐统一的姿势来营造韵律感,同时,编导还要注意贴合音乐的变化进行动作的对称性安排,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舞蹈动作的编排上,编导需要特别强调动作的节奏,以华贵雍容作为舞蹈风格,以慢节奏的舞蹈动作为主,增强古典舞的舞台表现力,以符合人们对盛唐少女的想象,赢得观众们的好评[2]。
三、敢于创新融合多种表现形式
一部舞蹈作品,不仅需要对单个演员的动作进行编排,还需要借助多种多样的道具进行编排,常见的舞蹈道具有水袖、绸扇以及折扇等,适当使用道具可以丰富舞蹈作品的层次,激发观众的观看热情,因此舞蹈编导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道具,以弥补舞蹈作品创新不足的缺点。除道具之外,编导还可以在动作和创意上借鉴体操、杂技等姊妹艺术。
传统舞蹈是舞蹈表演者利用动作来表达语言文字难以传递的感情,舞蹈编导可以发挥想象力,首先在小的道具使用上,编导可以参考网络上的视频资料,让道具的选取带有人物的思想感情。例如在《白蛇缘起》国漫火爆之后,网络上出现了众多利用绸面白伞作为道具表演的舞蹈作品,舞蹈编导可以借鉴学习,在舞蹈中适当加入竹笛、簪钗等道具,对舞蹈动作进行改造,通过这种新的元素来提高作品的表现力。舞蹈编导还可以将舞蹈和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例如在舞蹈《依依山水情》中,编导就将舞蹈和杂技进行了融合,这不仅能够提高作品审美价值和艺术效果,还可以实现姊妹艺术的融合性发展,不断进行舞蹈的优化组合,对今后舞蹈的编排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四、结语
总的来说,舞蹈的发展是人们对肢体语言的不断探寻,所以在舞蹈的创作过程中,编导需要从舞蹈的立意入手,坚持主题清晰,然后再进行舞蹈动作的选取,最后根据创造性思维进行相应的舞蹈道具的添加,只有各个方面都完善了,才能够呈现出一部具有艺术欣赏力和吸引力的优秀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安华文.浅析舞蹈编导在创作中如何力求新颖独特[J].大众文艺,2019,(10):139-140.
[2]徐波.浅析舞蹈编导在创作中如何力求新颖独特[J].艺术科技,2018,31(12):153.
作者简介:卞峥奇(1999-),女,山西临县人,在读本科,研究方向:舞蹈编导专业表演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