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群校企深度合作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2020-04-12 04:18陈炳森胡华丽全鸿伟廖容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订单式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陈炳森 胡华丽 全鸿伟 廖容

【摘 要】本文对高职院校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分析,提出高职院校机电专业群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机制的实践措施:以职教集团为平台,理顺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共建工程机械研发中心,促进产教融合发展;校政企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 机电类专业群 校企合作 订单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7-0046-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过去技术含量低、利用廉价劳动力和高能耗、重污染来换取经济发展的模式已不可持续。如何在新时代学习、借鉴、消化西方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模式,创新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机制,以学校为主导,联合行业企业,吸引优秀企业,共同研究和实践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利益共享,引起了国家以及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也成为近年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本文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群校企深度合作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一、高职院校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对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内外教育界均认为其是职业教育必走之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必须符合企业生产的需要,符合企业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德国“双元制”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校企合作最突出的一种模式。由于有国家政策扶持和税收政策支持,德国企业在职业人才培养中处于主动地位,积极参与。这种校企合作、企业高度参与并发挥重要作用的职业教育模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实践能力强、能满足企业需求的专业型人才。新加坡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实施“双元制”教学,建设教学工厂,实施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非常成功的一种模式。

广西地处我国华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各高职院校在高端人才引进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难以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大型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和研究平台,在校企合作方面,主要是希望高职院校能为其输送合格的技能人才,帮助其加强职工培训,提升员工的岗位能力和企业运行维护水平;中小型企业无论是在高技能人才供给和职工技能培训方面,还是在企业产品研发、重大技术攻关、新技术创新应用和产品售后服务等方面,均有迫切需求,高职院校在服务中小型企业发展方面大有可为。

行业发展有需要,企业发展有需求,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在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建设质量提升、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研服务平台搭建、一体化教学实训平台打造、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完善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何探索和实践符合各学校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和完善管理机制,对各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机电专业群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机制的实践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群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龙头,以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为基础,以水利机电设备运行与管理专业为特色,协同发展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专业,重点对接广西九张创新名片之一的“传统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业”,培养智能制造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传统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和向中高端迈进,推动“广西制造”向“广西智造”转变。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广西“双高”专业群建设专业、广西示范特色专业。在近年的建设中,机电类专业群响应国家号召,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积极学习借鉴各示范院校的成功经验,主动开展创新实践,在合作机制、合作模式、服务形式、深度融合等方面进行探索,在促进产教进一步融合、校企深入合作共育人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职教集团为平台,理顺校企合作机制

加强校企合作,特别是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集团化办学是高职院校开展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引入企业集团化经营模式,依托行业企业优势和优质资源,把职业院校做大、做强、做优,促进行业企业发展及具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探索、新实践。

2010年8月,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教育集团,五类成员构成包括政行企校研等96家单位,成员构成见图1。成员单位包括政府部门和机关单位、开发区管委会、行业学会、广西龙头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职业院校,涉及水利、电力、机械等行业,通过集团章程进行规范管理,明确了“以集团为平台,以行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纽带,加快人才培养,服务广西地方经济发展”的宗旨,并成立集团理事会机构和5个专委会,以规范和全面推进集团的建设工作(见图2)。学校在此基础上出台相应的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制度,明确学校横向科研及技术服务管理办法,理顺校企合作项目经费的使用与分配制度,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

职教集团成立以来,政行企校研等成员单位全面合作,校企互动不断。对学校而言,一方面更加了解行业企事业单位对高职类人才的定位和需求情况,在企事业单位支持下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实践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另一方面主动对接企事业单位,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及教育资源优势,以项目合作模式,主动为集团内企事业单位开展职工培训、产品研发、科研合作、技术支持等服务,全面提升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专业的影响力。对企事业单位而言,一方面主动介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派出专家和技术骨干指导各专业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開发教材,共建课程体系,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在帮助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也得到了技术技能更符合企事业单位需求的人才;另一方面学校高端人才也积极参与中小型企业的科研与产品研发过程,帮助企业克服技术难关,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学校机电类专业群借助职教集团平台和学校出台的校企合作机制,将广西机械工程学会引入校内办公,进一步加强与广西机械行业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发挥专业教学团队在水利水电机电设备设计、安装、调试、维修、运行与维护方面的技术优势,一方面每年为行业企业开展“订单式”职工培训,结合各水电站近年完成了计算机监控改造后的实际设备,编写培训相应电站培训教材,开展各电站“理论+现场教学”相结合的职工培训,帮助企业提升职工技术技能水平;另一方面承接并完成职教集团内企业26座新建及老旧水电站技术改造的机电设计项目,5座220kV新建变电站综合调试项目,在2020年新冠肺炎爆发期应政府及企业的要求,团队还承接了广西KN95全自动口罩生产线、全自动平面口罩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维修工作,不仅实现了团队技术水平的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专业影响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二)校企合作共建工程机械研发中心,促进产教融合发展

为了搭建师资队伍培养和专业服务社会能力提升的平台,在广西机械工程学会的牵线下,学校和广西南宁沃源重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三方深入合作,在校内共建工程机械研发中心(见图3)。广西机械工程学会负责联系广西工程机械行业,促进研发中心与行业的合作与发展;学校提供研发中心场地及现有的部分加工和试验检测设备;沃源重工根据产品研发需要再配套相应软硬件设备、研发资金并负责研发中心运营管理工作。合作组建的研发中心成为集工程和农业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内产学研基地,充分发挥行校企多方在资金、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以及生产条件方面的优势,共同合作研发市场急需的新型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装备,同时,产品研发过程为提升机电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工程机械研发中心自2015年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学会和企业在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及行业需求信息方面的优势,先后研发了WYZ225-8型凿崖钻机、SW系列微型挖掘机、夹木器等产品并迅速走向市场。在项目合作过程中,研发中心一方面成为教师生产实践的重要基地,部分骨干教师成为项目产品研发骨干,部分青年教师通过参与项目研发,全面提升机电产品设计、工艺、加工、安装、调试、排故的综合能力,同时提升了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认识;另一方面成为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重要的工学结合基地,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典型的工作任务和真实的生产环境,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随时到现场开展相应内容教学并参与部分零件的加工、装配和调试工作,认识并了解企业产品的研发和制造过程,部分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成为专业课程设计的典型案例与课程教学的典型工作任务;此外,研发中心每年负责机电类专业学生校内生产实训以及大学生创新实践的耗材,企业还每年安排4名以上技术骨干担任机电类专业的兼职教师,负责部分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收到了良好的校企互动、人才互用、产教融合、共同发展的效果。

(三)校政企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一种产学结合的“高层次形式”,校企深度合作,就业导向明确,企业参与程度深,能极大地调动学校、学生、企业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用人单位、学生“三方共赢”,也是近年来各高职院校与各大型企业深入合作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群一直主动对接广西重点制造类企业,先后与广西柳州钢铁集团、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技能人才”协议,企业在专业第三学年开始即到学校开展宣讲及人才招聘工作,通过招聘考核的学生,第三学年即由企业和学校根据各招聘岗位分班开展教学,采用企业编写的培训教材,由企业技术骨干和工程师担任授课任务,根据需要分别在校内和企业岗位上完成相应的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培训期间也按企业要求进行考核管理,企业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并根据学习培训表现择优奖励。这种订单式人才培养,学生毕业上岗之前就能满足岗位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也融入了企业的文化意识,更能认同并服从企业的管理;企业通过选拔和培养,也招聘到了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缩短了上岗前的培训时间和成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不仅体验并学习到大型企业的先进管理知识和理念,同时也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单位,学习到很多跟工作岗位对应的知识和技能,能更快地走上岗位并独立工作。近三年机电类专业群与广西两大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数据统计如表1所示。

另外,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合作,联合开发区内的世界500强企业以及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类企业,签订校政企合作协议和开发区机电类储备人才订单班协议,在专业第三学年开始由开发区人才交流中心、开发区企业到学校招聘遴选人才并由三方共同制定订单班人才培养计划;由开发区和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开发区机电类储备人才成长基金,为品学兼优的订单班学生颁发奖学金,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订单班日常教学及管理由学校负责,开发区和企业进行监督和评价;专业群与企业深入对接,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明确各企业相应岗位的知识及能力要求,熟悉企业机电设备和生产工艺流程,有针对性地在学生上岗前进行培训。近五年来,通过校政企合作,学校为开发区企业培养了213名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修、操作、维护的技术骨干。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改革方向,也是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可充分调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资源,实现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的互融互通,实现多方共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群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以及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可供相关院校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忠海,陈伟珍.职教集团多元化办学途径探索——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装备制造技术,2016(12).

[2]张永良,张学琴.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机制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7(6).

【基金項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2017C520)

【作者简介】陈炳森(1972— ),男,广西平南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教授,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订单式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宇航通用单机订单式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山西临猗:开展订单式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