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不同类型、层次大中小学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的实践验证研究

2020-04-12 11:27龙其林
文教资料 2020年33期
关键词:层次经典阅读经典诵读

龙其林

摘   要: 国内不同类型、层次大中小学的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需依托自身条件展开。在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大中小学应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知识能力、文化习惯与地域文化、民族习俗、经济条件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尊重规律,多方面协调共进,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合当地学生的活动形式与要求。

关键词: 经典诵读   经典阅读   类型   层次   实践验证

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众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丰富,国学热也在这一时期兴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各类学校逐步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整个国民教育体系。2018年9月,教育部公布《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经典诵读活动,让广大青少年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牢固的文化自豪感、文化自信心。不过当前学术界尚缺乏对于不同类型、层次的經典诵读与经典阅读的宏观把握,经典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无法形成富于意义的对话。我们采取定点取样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师生访谈、课堂观察及考试反馈等方式,对一批国内大中小学校的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方法、效果进行检验,概括了当前不同类型、层次的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存在的问题,讨论了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面临问题的突破方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有较高适应价值的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基本原则,为国内不同类型、层次的大中小学的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提供一些启示。

一、当前大中小学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实践面临的问题

为了较深入地了解国内不同类型、层次的大中小学学生的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实践情况,我们选择了一批国内大中小学校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师生访谈、现场听课、参与活动、查阅资料等方式,分析了这些不同类型、层次学校的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的内容、特点、对象、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国内大中小学在教育目标的拟定、学生课程的设置、学生家庭的期待、配套条件的提供、学习理念的革新、学习方法的运用、学习师资的配备等方面存在可以改进之处。具体而言,当前大中小学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实践中主要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不少中小学校及教师的教育观念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在一些学校尤其是中学,领导和教师仍然以中考、高考升学率为唯一目标,始终将目光盯紧在应试成绩上,没有主动进行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的意识。为了追求升学率,很多中小学尤其是高年级班级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外习题与作业,学生除完成任务之外几乎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自由支配,难以开展有效的、持久的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

其次,一些大中小学教师对于经典诵读、经典阅读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一些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对于语文教学仅满足于教会学生识字、造句、作文的显性层面,没有意识到大量的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在拓宽视野、涵养品德、塑造人格、丰富知识等方面所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缺乏这种认识,一些学校未购买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的作品,教室也未设置阅读角、流动书架,学生间缺乏诵读经典和阅读经典的氛围,这些情况在边远地区表现得更明显。

第三,不少大中小学校的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所需的经典著作来源渠道单一,影响了学生汲取经典作品的丰富养料。一些大中小学的图书馆馆藏较少,多为实用性书籍、教学书籍。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一些中小学甚至没有图书馆,只能由学生自己购买或借阅经典书籍。一些高校的人文社科类图书质量堪忧,或图书陈旧,没有及时更新,经典著作较稀少,不仅不能给学生的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提供帮助,反而可能诱导缺乏辨别力的学生陷入阅读误区。

第四,当前国内大中小学生较少接受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的指导,经典学习更多依靠自己的阅读体验与独立探索。调查发现,有接近77%的大中小学没有对学生进行过专门的经典诵读和经典阅读方法指导;有大约73%的大中小学没有给学生开列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的书目。这些问题看似不大,日积月累却可能损害学生对于经典著作的学习与吸收,致使学生或对经典著作一知半解、浅尝辄止,没有形成对于经典著作思想、艺术性的领悟;或只依靠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将大量时间用在流行读物、通俗小说上,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较大的漏洞。

第五,部分中小学生家长对于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缺乏了解,存在无法指导、缺乏交流、漠然视之甚至粗暴干涉的情况。囿于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的专业性,不少中小学生家长缺乏经典作品的熏陶,在学生的经典学习过程中无法起到正面作用。小学、初中、高中的高年级阶段,家长们普遍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与排名,自觉配合学校与教师监督孩子的应试学习,对于孩子的课外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缺乏耐心,常常加以干涉。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及教务部先后颁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鼓励大中小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质。但囿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升学压力的存在、师资队伍的欠缺、经典学习氛围的匮乏等实际困难,无法为学生的精神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与有效指导。一些大中小学的负责人依然缺乏对于学习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意义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文化修养、道德品性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只是将其视为专业学习、课堂教学之余的调剂,影响大中小学生的经典学习热情与效果。

二、大中小学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困境的突破

为了改变当前大中小学不同类型、层次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中存在的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大中小学的负责人、教师、家长及学生应共同努力,转变思想观念,将经典著作的学习落实在学生们的课堂内外中。

首先,不同类型、层次的大中小学校应将经典诵读与经典学习设定为连续性的课程,使读经典、学经典、用经典成为日常教学的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作为大学专业课程、中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模块,采用课堂精讲、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学习。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涉及的内容较多,可以结合当前应试教育所要求的知识点,拟定富于针对性的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书目,既包括应试教育要求的学习内容,又适当地拓展,使经典学习兼顾应试需求与能力提升两个方面。

其次,不同类型、层次的大中小学校应组建一支具有较强经典诵读技巧、经典阅读经验的教师队伍。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通常有两个:一是邀请具有诵读技巧、阅读经验的专家、学者为大中小学生们开设选修课程、讲座,进行经典著作学习方面的必要指导;二是培养大中小学校内具有一定潜质的教师,使他们掌握较有效的诵读技巧、阅读方法,为学生的经典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从长远来看,大中小学校培养各校自己的、具有较扎实的经典诵读技巧与经典阅读方法的师资是一种更稳定、更有效的方式。

再者,各大中小学校在开展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的过程中应设置大量的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运用经典学习内容,在实践中提高对于经典著作的认识。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经典诵读与经典学习竞赛活动,如朗诵大赛、吟诵大赛、征文大赛、知识竞答等,使学生在竞赛中更加意识到经典学习的趣味性及价值。

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不是一个短期的学习过程,而是为培养学生成才应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只有学生真正感兴趣了,意识到了经典学习的价值,才能使经典著作的学习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深厚學生的文化底蕴,最终成为有价值追求、有理想信念、有文化素质、有发展潜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不同类型、层次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的实施原则

不同类型、层次的中华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在学习目标、教学主体、学习对象、学习效果、学习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应该依照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对象、不同基础等实际情况决定采取的经典诵读、经典阅读的实施方式、过程。不同类型、层次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凸显学习个体的共性与差异,既要坚持基本的经典学习原则,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不同的内容、方法、阶段,坚持一些基本原则:

第一,不同类型、层次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应坚持普范性与差异性统一的原则。普范性强调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时应坚持的基本准则,包括学习的内容、诵读的方法、阅读的技巧、教师的引导、氛围的塑造等;差异性强调的则是学习主体的实际差别,鼓励学校、教师和家长采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方式灵活处理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的时间、内容。各大中小学校可以通过将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纳入培养方案,在课堂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学校和班级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图书阅览室、阅读角、图书角;应根据不同热点、重要节日、重大活动等选择相关经典内容,借助学生的兴趣勃发期引导他们进行经典阅读。

第二,不同类型、层次的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应坚持历史性与现代性统一的原则。历史性强调的是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应包括人类文化史上尤其是中国历史上的优秀文化,应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现代性突出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的内容应与现实生活、当代观念相契合,强调真正将经典著作理解透彻,并学会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在学习中国传统经典著作时,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吟诵的方法。吟诵的基本方法是反复吟读,琢磨烂熟,在熟悉格律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停顿、语气的调整,形成抑扬顿挫的调子。

第三,不同类型、层次的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应坚持整体性与区域性统一的原则。整体性强调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应拓宽视野,积极主动地汲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优秀文化;区域性则强调应根据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经济水平、社会阶段等差异,选择适应自身需要的诵读、阅读方式及内容。各大中小学校在开列推荐书目时应注意协调好古今中外经典作品的比例,应尽可能地涉猎国内外的经典作品。应注意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的区域性,将这些区域性强的经典著作纳入大中小学校的阅读书目中,以此增进学生对于本地民俗、物产地理的认识。

第四,不同类型、层次的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应坚持贯通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原则。贯通性强调在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过程中应普遍坚持的基本学习方法,如吟咏、吟唱、速读、抄写等;阶段性强调分析不同年龄阶段性的差异性,根据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学习兴趣等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结合传统教学与现代媒介技术,增强经典诵读、经典阅读的效果。应依据不同学习对象在知识储备、思维能力、阅读基础、诵读经验等方面的差异,采用更适宜的学习方法、途径,如整本书阅读、学习经典片段、阅读精简版作品、借助视听辅助手段、新媒体载体等,以适应不同形势的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需要。

第五,不同类型、层次的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应坚持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统一的原则。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的传统学习方法历经时间淘洗,符合学习规律,具有科学性,应加以传承发扬,如情境性想象、读思结合、学以致用、以唱助读、诗画一体等历代沿袭至今的方法;现代手段则强调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应同现代媒介技术结合,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经典的网上平台,打造以精品公开课、慕课为核心的经典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以翻转课堂为特色、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营造阅读空间、定制移动图书馆、拓展数字阅读等新渠道,引导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与时俱进。

四、结语

在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国内的大中小学校应该抓住契机,转变思路,反思过去经典学习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实施方案,建构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培养体系,加强学生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热爱经典、阅读经典、运用经典的习惯,有效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文化修养,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树仁,王冰.经典诵读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J].辽宁教育,2020(1).

[2]纪德君,屈哨兵.“三联动、两结合、多样态”协同创新中华经典教育实践体系[J].教育导刊,2018(2).

[3]屈哨兵,纪德君.以大学为核心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基于中华经典阅读实践的探索与思考[J].高教探索,2017(5).

[4]温小军.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个必要追问[J].教育教学研究,2019(6).

[5]陈菲.广府文化新媒体传播的机遇与挑战分析[J].新闻前哨,2020(6).

[6]谢有顺.用文化感染世界[J].理论学习,2019(10).

基金项目:国家语委2017年度重大科研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材建设与传承实践验证研究”(ZDA135-5)子课题“不同类型层次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的实践验证”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层次经典阅读经典诵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数学作业多元评价促学生发展
想象力都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