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爱玲
【摘 要】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要素,是中华儿女基于对祖国的认同感而发自内心地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浓厚情感。家国情怀不仅包括集体意识,而且包含仁爱之情,提高个人修养、重视亲情与友情以及心系天下苍生是践行家国情怀的具体要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是历史教学的教学目标,本文主要探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方式。
【关键词】家国情怀含义;高中历史教学;渗透意义;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069-02
家国情怀与孝顺、忠诚和不卑不亢的民族精神以及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直接联系,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逐渐形成的文化内涵,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超越和升华。家国情怀不仅有利于家庭和谐,而且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从过去、现在一直到未来,家国情怀将始终贯穿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及中国的发展进步,无论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情怀,还是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志,都体现了人民与国家休戚与共的感情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富强祖国的责任。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是历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之一。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意义
(一)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对于国家的崇敬之情。家国情怀主要包含了个人对家庭和国家的正确看法,国家是大家、家庭是小家,只有国家稳定富强,家庭才能富足,所以家国情怀主要是围绕国家和家庭展开,对待家庭要懂得珍惜和爱护,对待国家要懂得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2]。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和国家观念。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家国情怀理念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而且还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在了解信息和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精神层次;还能够让高中历史课堂不再只是教授知识的场所,也让其成为丰富学生人文内涵的重要
领地。
(二)有利于落实德育教育要求
德育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等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德育教育主要围绕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让学生能够在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精神境界,丰富精神世界。德育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举止和德行,让学生明白知识对提升一个人内在修养和外在气质的重要性[3]。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不仅能够让德育教育开展得更加顺利,而且能够让学生从家国情怀理念入手,充分体会更广范的德育教育内容。让学生能够在了解我国历史的过程中增进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社会责任感,理解热爱祖国和热爱人民的重要性,放宽眼界并树立远大的目标和理想,不断为祖国富强和人民富足贡献自己的力量。家国情怀教学渗透还能够让学生懂得热爱自己的家庭,养成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同时借助德育教育也能让学生明确个人家庭和谐的必要性。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家国情怀让德育教育的效果更加显著,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有利于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果
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将家国情怀融入教学内容中,通过恰当地引入关键的知识点以及历史事件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程度,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印象,让学生在文化中感受历史知识的深邃和内涵;将历史史实与文化情感相结合有利于让学生了解家国情怀产生、发展直到走向成熟的过程,了解家国情怀下的历史人物以及当代楷模的所作所为是如何影响自己的家庭以及整个国家、如何为家庭和国家作出极具影响力的改变。高中历史教师把家国情怀作为连接优秀传统文化与课本教材内容的纽带,可以让学生在牢记历史史实并熟悉教材知识点的同时,接受民族精神的熏陶,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渗透方式
(一)创建教学情境
创建教学情境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的有效方法之一。首先,高中历史教师要反复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和熟悉教材的内容,领会教材各篇章想要表达的主题,借助典型的历史事件和知识点,依照预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材知识的内涵,并在理解和记忆教材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家国情怀,从而逐渐融入教学情境中,仔细体会历史知识内的民族精神[4]。
如高中历史教师在讲解古代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并熟悉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发展,可举例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丝绸之路的史实,让学生感受古人在丝绸之路上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感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感受古人的民族气节和不懈努力的精神品质。将丝绸之路的开辟过程与当代“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相结合,可以让学生重新温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中华文化中以和为贵的理念,体会家国情怀的重要内容。
(二)借助生活实际案例
借助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更能够让学生加深家国情怀。历史教材中讲述的都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件,因其发生的时间久远且古代社会环境与人文思想与当代有所不同,学生很难设身处地地感受历史教材中的内容和含义,不利于历史课程育人价值观目标的完成。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想恰当地将家国情怀融入教学中,就要借助现代社会中的实际案例或事物展现历史教材内容的内涵,用生活中能够看得见、摸得到的事物验证古历史教材中的历史知识[5]。
如高中历史教师在向学生讲解我国铁路发展历史时,从詹天佑修建我国第一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并投入营运的铁路,到我国如今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这体现了我国铁路业取得的长足进步。目前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世界品牌,中国高铁的标准已经成为世界标准。高中历史教师通过对比京张铁路与当代的高铁,可以展现出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百年前的中国,体会到祖國在经济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三)课堂教学要多样化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将课堂学习主体归还于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教学时,历史教师要做到课程教学方式多元化,如运用影像史料、多媒体教学等,通过感官刺激让学生对教材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还有小组合作、课堂实践活动等教学方式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家国情怀教育。
图像史料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是历史瞬间的再现,它比影视资料更具真实效果,能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当时的社会和人文环境,对历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有助于深化教学内容[6]。如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图片和黑白影像资料,被一些国外媒体保留下来了。教师可以搜集相关原始照片和复原视频资料,让学生观看当时国民吸食鸦片的情景等,感受当时中国积贫积弱和鸦片泛滥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从而深化学生对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的理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怀。现代史更是留下了较多的影视和图片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影视资料可以把学生带入当时的情境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加强体验。教师在讲解这些内容时,要情感饱满,增强学生的感知,促使学生对国家富强的意义有更深的体会。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学科中有众多体现家国情怀的歷史史实和事件,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教学知识点的讲授,也要将家国情怀理念融入教学内容中。还要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以及通过身边实际事物展现家国情怀,让学生能够获得更为直观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春霞.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素养[J].教育革
新,2020(5).
[2]刘丽丽.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之误区和对策[J].华夏教师,2020(14).
[3]周明.家国情怀视野中的历史教学重构[J].江苏教育,
2020(35).
[4]陆玉梅,张桃花.例谈家国情怀下高中世界史教学[J].当代教研论丛,2020(5).
[5]白玲玲.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研究[J].速读
(中旬),2018(3).
[6]彭和平.简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新课
程,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