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萍
摘 要: 数字习语是汉英两种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数字习语中的数字已失去了最初的计数功能,被赋予浓厚的民族色彩和丰富的地域特征。本文从地域、思维、民族心理三方面,对比分析中西方数字习语的差异,以及导致这些差异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地域差异 思维差异 民族心理
习语含义甚广,包括成语、歇后语、谚语、俗语、格言等。英汉习语中都有一定数量的数字习语,这些习语中的数字不仅表示数量,还蕴藏着独特的历史文化、语言习惯、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习语是各民族人民在长期劳动中使用和提炼出来的约定俗成、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或短句。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如果对其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缺乏了解,英语学习者往往就会望文生义,造成误解乃至闹出笑话。之前大家对英语数学习语的研究非常多,但大多数是从文化内涵或翻译的角度分析研究的,对英汉习语的对比研究相对而言比较少。本文从地域特征、思维差异、民族心理三个方面,对比分析英汉数字习语的差异,更好地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和造成这些差异的文化因素。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为大家英语数字习语的学习提供一些便利和帮助,进一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汉民族在思维、世界观、价值观和风土人情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在语言上亦是如此。英语数字习语“one in a thousand”和中文“千里挑一”不谋而合。“by twos and threes”与“三三两两”及“by the thousands”和“数以千计”都有异曲同工之处。但由于汉英分属不同的语系,反映不同的文化,毋庸置疑,语言的差异远大于相似之处。本文从地域、思维和民族心理分析它们的差异及导致这些差异的文化内涵。
一、地域特征
“数字习语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特殊的民族文化根源,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会影响英汉数字习语的文化喻义”[1]。英汉两个民族,身处不同的地域,发展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这种地域差异给语言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
数字作为计数符号,一直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中。中华民族的祖先很早就定居在中原,过上了刀耕火种的农耕生活,因此汉语中出现了许多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习语。汉语中带有数字的体现农耕文明的习语不胜枚举。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和土地或庄稼相关的成语:“半截入土”“五谷不分”“一枕黄粱”“五谷丰登”“一饭千金”等。也有反映农业生产经验的歇后语:“三九天种小麦——不是时候”“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一根头发系石磨——千钧一发”等。还有一些劳动人民总结出的农谚:“六月不热,五谷不结”“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和“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等。
英国是个岛国,四面环海,渔业和航海业都十分发达。在长期的航海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英语数字习语中有不少和航海相关的习语。如形容醉酒样子的习语“Three sheets in the wind(喝得酩酊大醉)”。Sheet是用来固定风帆的帆角索。帆角索绷紧时,帆船就满帆平稳前行。如果三条帆角索都随风摇曳,那么船只就会像醉汉一样东倒西歪。再如表示“优秀的,第一流的”的习语A1/A-one。“总部设在伦敦,世界最大的海运及船舶保险行业劳埃德协会在给商船注册时,用A1标志吨位和船体及设备均屬第一等的船只。后来A1成为口头俗语,表示第一等的,优异的”[2]。由于西方世界的捕鱼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英语中有些和“鱼”相关的数字习语,承载着英吉利民族独有的文化内涵。如形容厚此薄彼的习语“make fish of one and flesh of another”(给这位吃鱼却给那位吃肉)。在西方人看来,fish是白肉,flesh是红肉,即牛羊肉的总称。很多西方人认为fish不属于肉。中世纪时,鱼fish是僧侣的食物,肉flesh是普通市民的食物。传统上认为fish比flesh低等。给这位吃鱼却给那位吃肉,意思是双重标准,厚此薄彼。还有“It is a silly fish that is caught twice with the same bait.”(两次上钩的鱼是蠢鱼)。“The best fish smell when they are three days old.”(新鲜的鱼三天也要变臭)。
由于地域差异,有些英汉数字习语尽管喻义相当,但喻体却带有地域特征。比喻微不足道,非常渺小时,汉语是“沧海一粟”,而英语却是“a drop in the ocean”。
二、思维差异
西方捕鱼业和航海业,需要人们在海上和大自然搏斗。他们把自然看作人的对立面进行考察,在思维上善于利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看待事物,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重“形合”。所谓“形合”,指的是英语要依靠明显的形式标记(包括词在人称、数量、时态和语态方面的变化形式,词汇的衔接手段)组词成句或把句组成语篇。介词和连词正是体现这种词与词之间或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句子主干的衔接手段。
“One and the same”(同一个), “one and all”(大家; 所有的人),“hundreds and thousands ”(撒在糕饼等上面作点缀的蜜饯或小糖果)都是用连词“and ”引导的表示并列关系的英语数字习语。同样也有用or连接的习语,如表示寥寥无几的“one or two”“two or three”(少数几个)。形容非常了解的“Know a thing or two”。
除了连词之外,英语数字习语更多地由介词表现词语或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如用介词“after”表示“one”和“another”两个数之间先后顺序逻辑关系的“One after another ”(一个接一个地 )。用“in”表示“one”和“thousand”包含所属关系的“one in a thousand (千里挑一的)。还有用 “to”表示两数之间表对比关系的“Ten to one”(十有八九)。类似的还有 “by ones and twos”(三三两两)和“two upon ten”(把眼睛睁大点, 以防人家偷袭 )等。
汉语中尽管也有类似的结构,如:一而再,再而三,三思而后行。用“而”表示两个数词“一”和“再”之间的顺序关系;又如接二连三等,但汉语数字习语中这样的结构屈指可数。汉民族农耕文化下形成的、注重整体和综合的“天人合一”思维模式在语言的体现就是汉语重“意合”。即汉语的逻辑关系不依赖于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来体现,而是注重意义上的连贯。
汉语数字习语中常使用重复这种修辞手法表明逻辑关系,实现意义上的连贯。如“一半像人,一半像鬼”,通过重复“一半”强调对比的逻辑关系,加深了读者的印象。类似的还有“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等。汉语数字成语中的重复现象尤为普遍。如强调数量多的“一层一层”,强调专一专注的“一心一意”,强调人数不多的“三三两两”,以及“不三不四”“人五人六”“六六大顺”“七七八八”“十全十美”“百发百中”“千千万万”,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重复方式也很常见:把一个含义相同或相反的双音节词语拆开后和两个相邻的数词交错排列在一起,构成一个四字词语。如“一干二净”,“一”“二”是两个相邻的数,“干净”是两个含义相同的词。把“一”“二”和“干净”拆开,然后交错拼在一起,组成“一干二净”,强调干净,这种重复也是为了强化语义,调节语句节奏。类似的有强调忐忑心里的叫“七上八下”,强调非常感谢的叫“千恩万谢”,称调装模作样、假正经的为“人五人六”等。
三、民族心理差异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常常偏爱某些数字或日期,认为它们会为自己带来幸运。对某些数字或日期的崇信和禁忌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现象”[3]。中国的《易经》“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阐述了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的世界观。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世界有天有地、生物有雄有雌,一天有昼有夜。因此,双数在汉语中有圆满、和谐之意,成双成对的东西象征吉祥如意。人们送礼要送一对,过年贴春联要有上联和下联,写诗作文时钟爱对偶句。汉语习语中用偶数表示美好内涵的习语数不胜数。如形容关系好为“出双入对”,指做事要顾及对方,使大家都受益为“两全其美”,描述两件喜事一起来为“双喜临门”,形容各个方向是“四面八方”,处事有方为“四平八稳”,诸事顺心为“六六大顺”。称待人接物面面俱到的人为“八面玲珑”,比喻做事各有各的办法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美不可言的境界称为“十全十美”。
西方人以奇数为吉利数字,“13”除外。西方人送花时,要送单数,送双数被认为会招致厄运。西方人常在整百整千的偶数后面加尾数“1”,表示吉利或程度之深。如用“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表示万分感激或千恩万谢。用“have one thousand and one things to do”表示日理万机的忙碌样子,用“a thousand and one way to help”形容千方百计要帮助他人。
西方基督教称耶和华为圣父,耶稣为圣灵,圣父、圣子共有的神的性质为圣灵。主张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因此西方人偏爱“3”。英语带“3”的习语大都和吉祥有关。西方人常说第三号一定运气好(Number three is always fortunate.),第三次准灵(The third time s the charm.), 莎士比亚戏剧里也说, All good things go by threes.(好事成三)。
同样受基督教的影响,奇数“7”根据圣经《旧约·创世纪》,上帝在七天时间内创造了世间万物,使一周七天成了世界通用的计时方法之一。“7”在西方文化中就成了个十分神圣的数字,代表完美。因而,西方人的美德、善恶都要凑足“7”。如西方人讲究七种美德(seven virtues),人生有七宗罪(seven deadly sins),有七大精神财富(the seven gifts spirits)。形容十分快乐为“be in the seventh heaven”。 用“7”表示时间的长,如“Keep a thing seven years and youll find a use for it.”(东西保存时间长,终于派上好用场)。
数字禁忌也是民族心理的体现。数字“13”在西方是头号大忌。因为耶稣受难前与弟子共进了最后的晚餐,参加晚宴的第13个人是出卖耶稣的犹大,晚餐日期恰逢13日。英美民间俗语:“Thirteen is an unlucky number.(13是个不吉祥的数字)”可见人们对数字 “13”的忌讳。表示数量“13”的习语a baker s dozen同样反映了西方人对这个数字的恐惧。“该习语源于十五世纪的英国,当时对各种面包的重量做了规定,凡斤两不足就要受重罚。面包师傅为避免受罚,售卖面包时就在规定的一打12个基础上多加一个,即以13个面包当一打。加之英国人不喜欢13这个数字,就用Bakers dozen代替13”[2]。汉文化对13没有忌讳,比如有“十三香”“十三太保”“十三陵”等。
“6”(six)在英语中被视为凶数,与其相关的习语多含贬义。如形容乱七八糟状态的“at sixes and sevens ”, 把不值钱的东西叫做“six penny”,用“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形容差不多的程度,相当于汉语的半斤八两。 用“six feet under”表示死亡,类似中文的“九泉之下”。其他的有“six of the beat/best”(以藤鞭击六下:学校的一种惩罚手段),“knock/hit sb. for six”(给某人以毁灭性打击),等等。
“7”在汉语中是个与死亡相关的词,与“北斗七星”崇拜相关。“北斗主死,南斗主生”。并且北斗又有七颗星。7就和死亡联系在了一起。人死了要过“头七”。送礼忌讳送与7数有关的礼物。办喜事不会找尾数为7的日子。“7”和“8”相关的习语大多数是形容不好的事物或场景。如“七上八下”“七颠八倒”“七滚八爬”“横七竖八”“七零八落”“杂七杂八”等。
“4”在古代并没有贬义,如“四通八达”“四面八方”,但由于和“死”谐音,便被视为不吉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门牌号或手机号码中出现“4”。“4”和“3”连用,通常含贬义。如“七个铜钱放两处——不三不四”“七根竹竿掉进猪圈里——横三竖四”“丢三落四”“朝三暮四”“颠三倒四”和“低三下四”等。而西方国家则没有这方面的禁忌。
“语言与文化是一个整体,是共生、共存、共依的关系。语言蕴涵于文化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并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又是文化的产物,语言中必然包含着一定的文化因素”[4]。习语的产生和形成与文化密不可分,数字习语又是习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言簡意赅、生动简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以上对比分析,我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这些数字习语的意思,还可以学习它们承载的文化,为跨文化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常润芳.英汉数字习语的文化根源及对比、翻译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蔡红艳.浅谈文化背景与英语习语的形成——以英语数字习语为例[J].文教资料,2017(26).
[3]殷莉,韩晓玲.民族文化心理与英汉数字习语[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
[4]徐青.从英汉动物习语对比看中英文化的差异[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