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2020-04-12 01:56张静刘晶张爱仙李晔高梅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24期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药剂

张静 刘晶 张爱仙 李晔 高梅

摘 要:为了做好小麦赤霉病的防控工作,于2019年选择5种药剂开展了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均对小麦赤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43%戊唑醇悬浮剂450mL/hm2、25%氰烯菌酯悬浮剂2250mL/hm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g/hm2的防治效果最佳,且对小麦植株的生长无不良影响,无药害发生,产量较高,与喷施清水的对照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因此,今后可在聊城市选择以上3种药剂用于赤霉病的防控。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药剂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24-0114-02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真菌流行性病害,病原菌为多种镰刀菌,是小麦生产中常发的重要病害之一,在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小麦赤霉病快速蔓延、发生程度加重[1-3]。近些年来,随着气候的异常变化以及各地栽培方式的改变,小麦赤霉病在聊城地区的发生程度逐年加重,给当地小麦的安全生产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且人畜食用后可导致中毒症状[1,4-5]。因此,加强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控研究非常重要。

目前,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中应用较多的药剂为多菌灵,但长期单一应用同种类型的药剂可导致小麦植株的抗药性增强,进而降低防控效果,对小麦的安全生产极为不利[6-7]。为了对该病的发生进行有效防控、筛选出更多较好的药剂进行轮换使用,笔者于2019年选择几种药剂开展了防效比较研究,探究各药剂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的安全性、效果等,以期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试验安排在聊城市郊区某种粮大户的小麦田内,采取免耕直播的栽培方式。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拥有充足的光照资源,夏季湿热多雨。试验期间日均温21℃,最高气温34℃,最低温6.3℃,降雨量162.2mm,整体气候条件对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有利。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有43%戊唑醇悬浮剂(兴农药业(中国)有限公司生产)、40%丙硫菌唑单剂(如东众意化工有限公司生产)、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上海悦联化工有限公司生产)、25%氰烯菌酯悬浮剂(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5%咪鲜胺乳油(江西中迅农化有限公司生产),均来源于当地农资市场销售。供试小麦品种为济麦22,来源于当地农资市场销售。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药剂处理和1个对照,分别为43%戊唑醇悬浮剂450mL/hm2、40%丙硫菌唑单剂600mL/hm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g/hm2、25%氰烯菌酯悬浮剂2250mL/hm2、25%咪鲜胺乳油750mL/hm2,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300m2(50m×60m),随机排列[2]。

1.4 试验方法 试验安排在2019年进行,小麦扬花株率为5%左右时(4月12日)按照试验设计的要求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对准小麦穗部均匀施药,施药当天气候为晴;间隔10d,4月22日再施药1次[8]。

1.5 调查内容及方法 试验期間,对各种药剂作用后小麦植株的安全性进行调查、比较。在小麦进入灌浆期至乳熟期后,在每个处理中间随机平行跳跃式选择500穗开展调查,统计各级病穗数,计算出各处理的病穗率、病情指数、防治效果等,并开展各药剂处理的效果比较。病情的分级标准:无病斑出现的为0级,穗部发病的面积在整个穗部面积的占比<1/4为1级,占比1/4~1/2为2级,占比1/2~3/4为3级,占比>3/4为4级。按照发病总穗数/调查总穗数×100的公式计算出病穗率(%)、各等级病穗数与病级乘积之和/调查总穗数(试验中为500)×100计算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穗率-药剂处理病穗率)/对照区病穗率×100计算出病穗防效(%)、(对照区病情指数-药剂处理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计算出病指防效(%)。小麦成熟后,对各药剂的处理进行考种,分小区单独计产。每个处理的3次重复数据取平均值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小麦安全性的影响 经过对试验过程中各药剂处理安全性的调查,各药剂处理区的小麦植株长势与对照区没有差异,未见到明显的药害现象,表明这些药剂在小麦生产中应用有较好的安全性。

2.2 不同处理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由表1可知,各处理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病穗率最低的为43%戊唑醇悬浮剂450mL/hm2,病穗率为5.8%,病穗防效达到86.73%,病情指数为9.8,病指防效在72.16%;病穗率低于10%的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g/hm2、25%氰烯菌酯悬浮剂2250mL/hm2,分别为7.1%、8.3%,病穗防效分别为83.75%、81.01%,病情指数分别为8.4、9.3,病指防效分别为76.14%、73.58%;其余2种药剂的病穗率在20%以上,病穗防效50%以下,病情指数15%以上,病指防效低于60%。由此可知,43%戊唑醇悬浮剂450mL/hm2、25%氰烯菌酯悬浮剂2250mL/hm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g/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2.3 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的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处理的产量较喷清水的对照均有增加,增幅在5.29%~18.26%。其中,产量最高的处理是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g/hm2,为8523.0kg/hm2,比喷清水的对照处理增加18.26%左右,其次是43%戊唑醇悬浮剂450mL/hm2,为8443.8kg/hm2,比喷清水的对照处理增加17.16%,排在第3位的药剂处理为25%氰烯菌酯悬浮剂2250mL/hm2,产量为7959.8kg/hm2,比喷清水的对照处理增加10.45%;其余2种药剂处理较清水对照的增幅在5.29%~5.80%。

3 结论与讨论

本次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地气候条件比较适合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的情况下,5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均表现出了一定的防治效果,药剂的类型不同,防治的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43%戊唑醇悬浮剂450mL/hm2、25%氰烯菌酯悬浮剂2250mL/hm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g/hm2的防治效果较好,产量水平较高,较喷清水的对照处理增产明显,且小麦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未见到明显的药害。由此可知,以上种药剂可在当地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大面积推广、轮流交替使用,关于这几种药剂的最佳防治浓度的需要在未来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完善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控体系,为当地小麦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耿辉辉,杨本香,蒋晴,等.几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试验[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6(2):43-45.

[2]顾国伟,凌小明,冯新军,等.6种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J].宁波农业科技,2016(2):9-11.

[3]吕锡灿,闵红,周新强.几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C]//河南省植保学会,河南省昆虫学会,河南省植病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2016.

[4]刘道明.几种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J].农技服务,2017(16):24.

[5]李扬.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J].农家科技(上旬刊),2020(9):19.

[6]刘悦,史文琦,曾凡松,等.生物炭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J].植物保护,2020,46(4):270-274,281.

[7]张震,邱海萍,柴荣耀,等.生物与化学协同在小麦赤霉病化学药剂减量防治中的应用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20,61(6):1148-1150,1153.

[8]李刚,胡俊芳,焦竹青.焦作市小麦赤霉病田间防治试验[J].现代农业,2020(6):24-25.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药剂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小麦拌种防效好 药剂选择要当心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油田污水处理药剂的选用
AF-701药剂在黄瓜上的应用试验
2016年阜阳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分析
“激健”与多菌灵·三唑酮混配减量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
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对药剂防治赤霉病效果的影响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