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方能引“玉”

2020-04-10 10:58王海燕
阅读(教学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延伸启发质疑

王海燕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堂的生成,在学生思维的缺陷处、肤浅处、错误处、精彩处进行有效的追问,促使学生的思维进发智慧的火花。在《乘法分配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及时、准确、连续的追问,引发数学思考,让数学课堂呈现出固有的深度和活力。

[关键词]启发 质疑 拓展 延伸

追问,就是追根究底地问,是对上一个问题的延伸和拓展,旨在将学生的思维从“已有发展区”引出“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欲望,生发学习体验,使学生能正确、深入地理解问题,从而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将所学新知及时地融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享受到智力角逐的精彩。可见,追问是一种设疑、质疑、释疑的综合性教学技巧,是师生进行对话的重要形式之一,可以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注入源动力。而《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上安排的教学内容,是后续进行简便计算的重要基础。学生在学习时,难免会出现理解上的偏颇、不足乃至错误,教师应紧扣不放,通过步步追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远。

一、启发性追问——促进思考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点拨、引导是多么的重要。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经常会出现“短路”的现象,面对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应放慢授课的脚步,静观其变,通过层层追问,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索,使他们的思维能真正“破茧而出”。所以,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当学生在思考时遇到困难,教师应牵一牵、引一引,通过启发性的追问,开启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提升思维品质。

在教学《乘法分配律》这节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学校食堂运来40袋大米,每袋50千克,运来40袋米粉,每袋25千克,运来的大米和米粉一共有多少千克?”教师让学生们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学生们列出了这样的两道算式:1.50×40+25×40;2.(50+25)×40。教师便向学生询问:这样列式的理由是什么?

生1:50×40算的是40袋大米的重量,25×40算的是40袋米粉的重量,将它们相加,就是大米和米粉一共的重量。

生2:50+25算的是一袋大米和一袋米粉的重量,然后乘40,算的是一共的重量。

待学生们算出结果后,教师追问:“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学生们都回答:“等于。”教师继续追问:“如果用字母可以怎样表示?”学生回答:“(a+b)×c=a×c+b×c。”突然有学生举手问:“老师,(a-b)×c=a×c-b×c,成立吗?”课堂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教师追问:“题目中的问题怎样改换,就可以运用减法运算了?”

生3:运来的大米比米粉多多少千克?解答算式为50×40-25×40。

生4:先求一袋大米比一袋米粉多多少千克,再求40袋多的,解答算式为(50-25)×40。

生5:根据生3和生4的想法,将他们所列的数字算式换成字母等式,就是(a-b)×c=a×c-b×c。

上述环节中,教师在学生探索新知时,注重运用启发性的追问,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透过问题的表面,触及知识的本质,使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最后构建出乘法分配律的模型。

二、质疑性追问——穷源溯流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经常会出现疏漏或者思维短板,形成错误,导致无法掌握知识的本质,影响学生完成知识建构,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其实,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应该回避,而应该对症下药,巧妙追问,让学生大胆质疑,引他们的思维走向正轨。在《乘法分配律》一课教学中,教师应把错例当作再生资源,在追问中让学生进行纠错,发现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找出问题的症结,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辨析能力。

在学生学会运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后,教师在屏幕上出示了这样的题目:300÷10+300÷5,学生解答后,进行了汇报交流:

生1:300÷10+300÷5=300÷(10+5)=20。

生2:300÷10+300÷5=30+60=90。

师(追问):两位同学的计算结果不一样,哪位同学的算法才是正确的呢?

生2:老师,我是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应该是正确的。

生1:因为300×10+300×5=300×(10+5),所以我想到300÷10+300÷5=300÷(10+5)=20,但结果和生2的不一样,我也很奇怪。

师(追问):大家認为什么情况下,除法可以类似这样简便计算?

生3:除数相同时,才可以用;被除数相同时,则不可以运用。

教师让其他学生根据生3的意见,进行了验证,大家充分肯定了生3的想法。

师(追问):为什么乘法一直可以,而除法却不行呢?

生3:乘法有交换律,而除法没有交换律,除法自然也没有分配律。

上述教学环节中,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偏差时,教师没有一语道破,而是把错例作为鲜活的教学资源,通过有效的追问,让学生探寻对错的原因,强化了他们对所学分配律的理解。把握住了知识的本质,使学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拓展性追问——发散思维

学生面对同一问题,因为思考的起点、方向和方法的差异,就会出现不一样的解题过程,这也就是常说的一题多解。面对学生个性化的解题方法,教师应灵活运用,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横向联合和纵向深入,更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在《乘法分配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并运用拓展性追问,让学生跳出浅层次的重组和经验改造,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在教学《乘法分配律》这节课时,在“试一试”环节,教师出示了25×56这道算式,让学生进行简便计算。大多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了计算:1.25×56=(20+5)×56=20×56+5×56=1120+280=1400;2.25×56=25×(50+6) =25×50+25×6=1250+150=1400。有的学生还通过竖式计算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发现这样计算是完全可行的。但教师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向学生追问:“除了上面的两种简便运算方法,这道算式还有没有其他简便计算方法呢?”

生1:25×56=25×8×7=200×7=1400。

生2:25×56=25×(60-4)=25×60-25×4=1500-100=1400。

生3:25×56=(30-5)×56=30×56-5×560=1680-280=1400。

生4:25×56=(25×4)×(56÷4)=100×14=1400。

……

可见,生1运用了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生2、生3灵活地运用了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生4则运用了积不变的规律进行简算……这样的课堂百花齐放,倍加精彩。

上述教学环节中,教师在学生们进行简便计算,得出结果后,没有止步,而是通过拓展性的追问,让学生探寻多样化的简便计算方法,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更加灵活,更好地帮助学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在头脑中建构完善的知识结构。

四、延伸性追问——提升能力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自然应该回归于生活,让学生学会以数学的眼光观察和分析生活现象,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学习了《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实际问题,深化他们对所学运算律的理解,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将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在教学《乘法分配律》这节课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编题练习:在算式的方框中填上一个数,使算式能够进行简便计算,并计算出它的结果。

1.(9+125)×□;2.25×9+□×9

3.99×85+□;4.98×85+□×□

学生对每道算式进行了观察,然后填出了自己所想到的数,在第一个方框中填了4或者8,在第二个方框中填了25或者75,在第三个方框中填了85,在第四个方框中填了2×85或者98×15。在学生解答后,教师并没有满足,而是进行了追问:“填这些数或者算式有什么目的?”学生思考后,给出了回答:“如果两个乘式,没有相同的乘數,就无法运用乘法分配律,且除了相同的乘数外,另外两个能凑成整十、百才便于口算。”显然,这样的练习过程,更好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师在教学完相关知识后,没有进行机械的练习,而是引入了具有灵活性的编题训练,去延伸学生学习的境界,让学生明晰乘法分配律的题式结构,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的能力。

总之,成功的追问,不仅可以化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抓住生成的教学资源,并通过追问将其放大,让学生有问题可想,有话可说,真正做到抛“砖”引“玉”,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建构数学知识框架。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县南河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延伸启发质疑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与延伸有效路径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中的作用
穷也兼济天下
拓展延伸:给学生更广的学习空间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城市大众消费文化的狂欢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基于人才成长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