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巧亮
[摘要]诗慧课堂,是充满诗意、盈满智慧的课堂。这样的课堂需要教师巧用课堂评价——多用形成性评价,构建诗意氛围;妙用深层次评价,促使思维发生;引入学生评价,凸显主体意识;常用对比性评价,人人收获自信。在评价的促进和导向作用下,学生能在诗慧的语文课堂中受益无穷。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 深层次评价 学生评价 对比性评价 诗慧课堂
“课堂评价是指师生运用评价工具收集、分析和解释学生学习信息,进而对学习状况作出判断并提供建议以改善学习的活动过程。”同过去相比,课堂评价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变化:课堂评价的主体从教师主导到师生共享;评价手段从单一的形成性测验到正式和非正式评价方法相结合(如教师反馈、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评价功能从只对学生学习结果查漏补缺到持续支持学生学习,再到改善教和学。这些变化进一步表明,课堂评价融汇在教学中,是教学的辅助。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巧用课堂评价来促使课堂转型,实践“诗慧课堂”的理念。
一、多用形成性评价,构建诗意氛围
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认为:“一线教师在终结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上表现得很拿手,而在形成性评价方面却很欠缺。”目前,课堂上较为常见的还是终结性评价,因此,教师应注意在课堂上多用形成性评价。布卢姆最早将形成性评价运用于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他认为:“形成性评价最重要的价值是能够为学生的学科内容学习和每个学习单元的行为表现提供帮助。”英国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促进学习的评价是形成性评价的最新发展和新的表现形式”已得到普遍认可。由此看来,形成性评价能够通过连续不断的评价优化活动效果,让教师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习者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等,便于教师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说:“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因此,教师应多用形成性评价,及时总结与反馈,及时调整与改进,多鼓励、多支持,促使学生沿着通向“诗慧课堂”的路径前行。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积极的评价是一种肯定、一种激励、一种导向,它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凸显学生个性,它还有助于营造平等的心理氛围、舒适的人际氛围、诗意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指引学生的前进方向,生发出无穷的智慧。
二、妙用深层次评价,促使思维发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山东省莱阳市曾在语文作业中推行过“双级”评价的做法。所谓“双级”评价,一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形成情况进行评价,具体指的就是作业的正确率,这是一级评价;二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具体指作业的书写和书面的整洁,这是二级评价。实行这种评价方式以来,莱阳市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其实,课堂评价也可以参照这种做法,且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浅层性的评价,评价刚刚的回答或者展示是否恰当;第二层次是激发自信的评价,通过表扬与鼓励,让学生得到自信;第三层次是引发思维的评价,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处拓展。例如,在评价学生读书时,第一层次的评价是:“音读得准,声音响亮”;达到第二层次的评价是:“音读得准,声音响亮,真棒!比上次好多了!”达到第三层次的评价是:“音读得准,声音响亮,真棒!比上次好多了!如果你能把人物矛盾的心理读出来就更好了,再试一下。”在此激励下,学生会进入亢奋的“学习活跃期”,会开动大脑,积极思考:“怎样才能读出人物矛盾的心理呢?哪些词要注意呢?用怎样的语气会更好呢?”同样是评价,效果明显不一样。因此,教师应尽量采用深层次评价,在激发学生自信的同时拓展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向语文学习的深处前行。
三、引用学生的评价,凸显主体意识
课堂涉及两个重要角色:教师和学生。以前教师是“太阳”,学生们都围绕着教师转;教师是主导,导演着、控制着课堂上的每一个因素,包括人。随着现代课堂的进一步发展,教师要学会放手,要退居幕后,将学生推上舞台,评价也应该如此。布莱克(Black,P.)和威廉(William,D.)指出,要优化形成性评价,应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教师早已习惯将课堂攥在手中,早已习惯自己作为课堂核心的身份。那么,如何引发和用好学生的评价?可以这样操作: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后,由学生来回答问题。而回答的质量如何?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此时再将评价的“太极”打给提问的学生,由他来对同学的回答进行评价反馈,并在该名学生评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去评价,这属于同伴评价。
自我评价可以参照李克特量表的“5分制”形式,设置5个维度——“非常好,比较好,有一点儿好,不确定,不好”——进行自我打分。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书写内容,教师根据书写正确、书写工整、结构正确、卷面整洁、书写美观等五个方面设置不同的得分,由学生自我评价后进行自我矫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了评价的主人,主动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能得到智慧的发展。当然,同伴评价作为自我评价的“参照物”,也可以通过“角色互换”的方式将同伴评价转化为自我评价。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还应注意自我评价形式、情境的活泼性和趣味性,坚持“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我评价是一件愉快且有意义的事情。
四、常用对比性评价,人人收获自信
从本质上来说,教师常用的评价都属于外在的对比性评价。用他人的标准去衡量自己的发展,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差异性发展的学生,这很难确保人人都能获得成功的感觉。这个标准定得太高,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这个标准定得太低,又会让学生懈怠,不利于他们成长。有人达到标准,有人达不到标准,由此不少学生会产生自卑心理。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说的就是这样的状况。许多人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又会钻进另一个死胡同。其实,在课堂上,教师应调整对比性评价的方向,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的对比性评价和对同伴的对比性评价。例如教学《左耳旁与右耳旁》时,笔者就进行了这样的操作:引导学生三次读帖,三次练习,反复评点,最后引导学生们对比自己前后三次习书的成果。虽然学生一开始的作品都很稚嫩,但通过前后三幅作品的對比,他们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样一来,每个人都会得到自信,于是学生就能在无痕的诗性环境中茁壮成长。而对同伴的对比性评价,指的是在评价他人时,立足他人的基础,对比他人前后的表现,便于及时发现、肯定他人的进步,让每个人都能得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改进课堂评价,学生在诗性的氛围中、在无痕的节奏中学习语文,身心与思维一定能得到发展,人人都能收获自信,这样的语文课堂就是“诗慧”的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