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补偿的实现途径探索

2020-04-09 04:43李曼碧
价值工程 2020年6期
关键词:保护工作生态补偿实现途径

李曼碧

摘要:构建相对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借助行政手段及时落实和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在促使资源实现更为合理利用,促使不同地区和不同利益群体和谐共存,积极落实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的同时,生态环境也能得到有效改善和恢复。本文将重点阐述生态补偿的实现途径。

Abstract: By establishing a relatively complet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nd implement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a timely manner through administrative means, while promoting the more reasonable use of resources,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different regions and different interest groups, and actively implemen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ociet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n also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and restored.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ways to achiev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關键词:生态补偿;实现途径;保护工作

Key words: ecological compensation;ways to achieve;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06-0069-02

0  引言

生态补偿机制重点是将生态环境的保护视为关键任务,主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依照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以及相应的成本构成等,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及建设中不同利益关系的存在,构建更为优良的主体关系。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应该重视区域间横向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通过构建相应的机制,促使各个主体关系之间更加和谐,同时也能实现利益的共享目标,对构建和谐社会,促使社会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1]。

1  生态补偿的现状及反映的问题

近些年,国家先后启动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专项活动,开展了生态补偿性质的重大生态建设活动,总投资高达7000多亿元,并且积极投入巨资进行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使得相应的环保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累计安排用于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资金达到2000多亿元;开展了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工作,现在又启动了长江流域生态补偿的工作。综上所述,国家为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做出了一系列举措,但是实际的成效并不明显,主要存在着几个显著的问题:一是缺乏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法律制度,部分规定和条例等散见于自然资源及环境保护的法律规章中,部分资源及生态系统类型在补偿时缺乏可靠地法律支撑;二是补偿的标准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补偿的对象较为模糊,导致生态补偿工作难以顺利的落;三是现阶段,国家实施的生态补偿体现出局限性的特征,重点局限于对天然林的保护和矿区植被的恢复上,未能涉及到较为广泛的区域。某些提供了生态服务产品的地区尚未得到补偿,免费使用生态服务或对生态环境地区造成负面影响的企业没有对生态服务提供者进行相应的补偿等。

2  优化生态补偿机制的意义

2.1 迎合生态区域建设的要求

生态功能区承担着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生态功能,关系全国或较大范围区域的生态安全,属于较为关键的生态屏障。这些区域自然资源丰富和生态环境良好,但大多处于较为偏远地带或山区,属于欠发达地区。采取何种方式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同时又能推动欠发达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目标,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等,成为了当前统筹区域发展的关键[2]。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地区间横向援助,构建起不同生态区域对应的生态补偿机制,可以让这一目标及时实现,同时又能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2 促使生态保护实现良性循环

环境保护至关重要,需要积极的投入大量的资金,但环境改善或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见效缓慢。因其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取直接的经济回报,甚至存在着没有回报的情况,使得相关工作开展的成效并不明显。因此在积极构建相应生态补偿机制的同时,也可以及时弥补政府在生态环境投入上的不足,给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提供相对可靠的资金支持。通过相对稳定的资金投入,管理机制与反馈机制的完善,可以在合理利用资金量中获取明显的成效,保证生态环境实现较为合理的循环。

3  生态补偿的具体实现途径

生态补偿问题一般会牵扯到较多的部门以及地区,因此体现出较为明显的补偿类型差异,同时在补偿方式及内容上,也存有较为明显的差别。国内补偿重点涵盖着流域补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补偿等等。所谓的生态补偿机制,重点是指的环境保护、环境建设及市场机制实现完美结合的具体制度,通过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促使对应的原则得以实践[3]。应该积极的落实科学测算的相关工作,逐步的增加生态补偿的相关标准,确保相应的补偿效果充分的显现出来。

3.1 构建合理的支付制度

在生态补偿工作稳步开展的进程中,财务转移制度属于一种较为合理的举措,同时也是一种最直接的方案,更容易实施。在相关的支付项目中,适当的增设生态补偿的项目,可以更好的运用至自然保护区以及生态功能区等特殊场所的维护和管理,若是出现了生态退化的问题,可以及时的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对这些区域进行适当的恢复和补偿。还可以适当构建起“资金横向转移”补偿机制,在逐步构建这种模式的过程中,确保受益区能够及时向保护区进行合理的转移支付,借助相应的横向转移对策,使得原有的利益格局加以改变,促使地区间的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

3.2 完善相应的科学补偿标准

3.2.1 分析直接投入及机会成本

生态保护工作者为了实现较为理想的生态保护目标,应该积极的分析具体的直接投入,比如涉及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都应该合理的纳入到补偿标准的具体计算环节。因工作人员主张将生态保护视为一项重要的指标,所以部分发展权牺牲,这些机会成本还是应该纳入到具体的计算实践活动[4]。在理论上加以概述,直接投入和机会成本的总和可以视为生态补偿工作中的最低标准。

3.2.2 计算生态受益者的获利

在开展相应的工作时,应该积极的分析生态受益者的具体情况,其在具体的实践中并未对自身的享有的产品和服务付出资金,这就使得保护人员的行为未能获取及时的回报,从而出现了正外部性。为了让生态保护的这部分性质得以内部化,应该重视受益者为工作者提供的费用,可以适当的通过产品以及相应的服务等,依照市场的交易准则提供相应的补偿依据。

3.2.3 计算生态破坏的恢复成本

资源开发活动的落实会使得植被严重遭受破坏,加上水土流失以及水资源污染严重,使得生物多样性呈现出逐步减少的趋势,这对于相关区域的生态保护十分不利。为了更好恢复一些基本的生态服务功能,同时增加相应的社会福利,主张依照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借助于环境治理的有关举措,促使生态恢复工作稳步的落实,由此将相应的成本及时核算到生态补偿标准之中。

3.3 确定较为稳定的补偿资金来源

3.3.1 积极征收生态税

政府应该依照实际情况,积极征收具体的生态补偿费,同时关注生态补偿税收取的重要性。只有将这样的工作合理的落实到实处,才能为生态补偿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對科学的资金支持,由此给生态补偿资金提供相对合理的资金稳定来源。如果出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或阻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效落实的行为,可以适当运用税收手段加以干预,这将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起到积极作用。在开展相应工作时,还将对生态环境的恢复以及保护等创造更有利的条件,相应工作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也可促使税收提供更为合理的优惠[5]。

3.3.2 积极利用补偿基金

在开展具体生态补偿工作中,政府应规范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表述形式,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扩大转移支付范围,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另外,也需要积极构建起以政府为主导、社会捐助等为重要辅助的生态补偿基金来源体系,这样能够让多个主体充分的彰显出自身的价值,保证更好的服务于相关的工作,使其具体的成效更加的明显。生态补偿基金可以更好的运用至不同的领域,在一些项目的具体实践中,其能够彰显出基本的利用价值,如限制开发区及禁止开发区生态建设等,这些项目均需要获取基金的足够支持,只有其落实到位,才能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清除基本的障碍,保证更好的强化工作的成效。

3.3.3 践行社会化及市场化补偿

在生态补偿中,应该积极关注多种举措,构建相对合理的市场机制,同时关注促进补偿工作的落实情况,只有妥善的将相关的行动落实到位,才能让其他的工作顺利开展,保证更好巩固基本的补偿成果。构建起多种权利机制,比如生态资源使用权等,在对应的交易市场中,适当的净化相应的环境,促使多种产权可以更好的匹配起来,使得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担负起相应的职责,努力践行基本的工作指示[6]。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主张积极的构建起相应的生态补偿捐助机构,只有将其妥善的建立,才能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保证更好的提升相应的工作质量。所谓的生态捐助机构,就是为生态补偿工作的落实提供多方捐助,这些捐助可以让相关工作的开展更加顺畅。还可以在上述基础上积极发行生态补偿彩票,这也是一种极具可行性的举措,以多方位的角度,为生态补偿提供科学的资金筹措方案。

4  结语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现已成为了影响到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因素。在宏观的背景之下,采取何种方式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希望通过本文章列举的相关途径,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相对科学的参考意见,使其在后续的工作中能积极融入相应的方案,巩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成果。

参考文献:

[1]马文博,陈昱.农户耕地生态补偿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基于河南南阳农户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J/OL].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1-9.

[2]张化楠,葛颜祥,接玉梅,郑云辰.生态认知对流域居民生态补偿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大汶河的调查数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9(09):109-116.

[3]曲超,刘艳红,董战峰.基于DID模型的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政策的污染——贵州省赤水河流域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2019,35(09):194-198.

[4]梁流涛,祝孔超.区际农业生态补偿:区域划分与补偿标准核算——基于虚拟耕地流动视角的考察[J].地理研究,2019,38(08):1932-1948.

[5]李长健,赵田.水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的境内外实践与中国发展路径研究[J].生态经济,2019,35(08):176-180.

[6]张倩.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耕地生态补偿制度理论辨析与设计构想[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9,39(07):1-4.

猜你喜欢
保护工作生态补偿实现途径
从生态转移支付角度谈完善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补偿的建议
如何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护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