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山地城乡特征及融合发展途径分析

2020-04-09 04:43徐坚
价值工程 2020年6期
关键词:融合发展

摘要:城乡融合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研究意义重大,目前国内对于城乡融合的实证量化研究较少。文章以保山市隆阳区为例,运用统计学相关知识,从人口规模与城镇化率、城乡发展形态差异、城乡发展基础条件、产业发展特征四方面探究隆阳区城乡发展现状、发展特征及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城乡融合发展路径:①建立“多规合一”的城乡融合发展理念;②强化生态保护,实行空间管制;③优化城乡结构,加强城乡融合;④推进产业升级,实现产城融合。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vitalize the countryside, and its resear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However, there are few empirical quantitative studies o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 China. Taking Longyang District of Baoshan City as an example, using the knowledge related statistics to explo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problems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Longyang District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population size and urbanization rate, difference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form,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basic conditions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ose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①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multi-regulation and unity"; ② strengthen ecological protection, implement space control; ③Optimize urban and rural structure, strengthe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④Realiz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關键词:城乡特征;融合发展;高原山地

Key words: urban-rural features;integration development;plateau and mountainous region

中图分类号:F299.2;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06-0035-04

0  引言

中共十九大首次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1]。城乡融合发展为农村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对于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国外主要集中在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发展模式以及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实践的研究,提出了例如“二元经济结构理论”、“desakota”概念、 “城市偏向论”、“乡村中心论”等对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发展理论[1]。而国内对于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乡发展理论、城乡发展进程及其所遇问题和路径的研究、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和经济政策解读等宏观理论研究[2][3][4][5],而基于具体地区的实证量化研究相对较少。

文章以保山市隆阳区为研究对象,选用2012-2017年隆阳区各乡镇相关统计数据,运用统计学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探究隆阳区城乡发展现状、发展特征及其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研究对于特定区域下的城乡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及指导意义。

1  研究区概况

本次研究的保山市隆阳区范围约4850.61km2,除城区外,还包括板桥镇、汉庄镇、蒲缥镇、瓦窑镇、潞江镇、金鸡乡、辛街乡、西邑乡、丙麻乡、瓦渡乡、水寨乡、瓦马彝族白族乡、瓦房彝族苗族乡、杨柳白族彝族乡、芒宽彝族傣族乡的5个镇6个乡4个民族乡,共15个乡镇。

2  城乡关系现状特征分析

2.1 人口规模与城镇化特征分析

2017年隆阳区各乡镇人口除板桥镇是十万人口外,其余乡镇人口主要集中在1-6万之间,同时其城镇化率有明显的圈层分布规律:第一圈层距离中心城区6-9km,城镇化率相对其他乡镇较高;第二圈层距离中心城区12-28km,城镇化率相对其他城镇最低,除蒲缥镇外,均在7%以下;第三圈层距离中心城区35-52km,城镇化率较第二圈层的城镇要高,属于中间段。

受高原山地自然条件山多坝少的影响,2017年隆阳区平均人口密度达到142人/平方公里,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5人/平方公里),同時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7人/平方公里)和全市平均水平(133人/平方公里)。

在分析隆阳区各乡镇人口密度分布规律时,发现各乡镇人口密度与各乡镇距离中心城区的远近和所处地形存在相关性。为验证这种相关性,笔者将各乡镇所处地形类型和到中心城区的距离汇总成表1,然后借助SPSS软件进行变量相关分析(因为SPSS只能进行数值数据分析,所以无法分析地形类型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但同类型的变量相关分析可以通过代数赋值来数值化,这里通过赋值坝区为1、半山区2、山区为3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研究表明,人口密度和距离中心城市远近的相关系数-0.643在0.01的水平上达到显著相关,即人口密度随距离中心城市远近的增大而减小;人口密度和地形类型的相关系数-0.514在0.05的水平上达到显著相关,即人口密度随地形坝区、半山区、山区的依次变化而减小;距离中心城区远近和地形类型的相关系数-0.525在0.05的水平上达到了显著相关,随着距离中心城市远近的增大,各乡镇的地形依次从坝区变为半山区,变为山区,即各乡镇围绕中心城区往外圈层递升分布。

进一步分析各乡镇人口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统计2012-2017年隆阳区各乡镇的人口总数如表3,并计算五年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利用SPSS对各乡镇的五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各乡镇人口变化可分为四种情况:

①人口缓慢增长型(0.12%<增长率<0.06%);②人口快速增长型(增长率=2.24%);③人口缓慢衰减型(增长率=-0.04%);④人口快速衰减型(-7.53%<增长率<-2.42%)。

2.2 城乡形态呈现差异化

受高原山地自然条件影响,隆阳区各乡镇之间规模差异较大,规模大的乡镇自然村数量多达100多个,而规模小的乡镇自然村数量只有几十个。受高原山地自然因素的影响,即使是各村庄之间,规模大小差距也较大,人口最多达2000多人,最少的在100人以下;现状用地最大的村庄可达几十公顷,最小的仅为几公顷。

空间格局上,此次研究区域内的266个行政村和1459个自然村数量主要分布在除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以及太保山以外的区域,其中以隆阳坝区蒲缥坝区、潞江坝区最为密集,总体呈V字型空间格局。而空间形态上,城区与乡村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性。城区一般位于坝区或地形较为平坦处,形态多以团状为主,乡村则更多地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呈现出散点状、带状、放射状等形态特征。

研究表明,少部分村庄呈紧凑型布局,边缘面平顺规整,大部分村庄为不规则形态;位于坝区边缘山前地带的村庄多沿等高线带状布局;公路、河道沿线的村庄则多沿路、沿河带状延伸,大多沿路一侧仅有一排房屋;坝区内的村庄大多为不规则形态,这类村庄通常有一个紧凑型的主体部分,外缘部分往往沿路、沿河伸展,如果有数条连接道路,则会形成指状形态。同时,在坝区北部的板桥镇仍然有少数村庄保持着紧凑、规整的形态;丘陵地带的村庄形态有机自然,距离也相对松散。

总体来说,目前隆阳区用地有机分散布局,使得城镇和乡村社区自然环境优越,能形成各自鲜明的景观特色,组团式特征明显,形态上差异性特征显著。

2.3 城乡发展基础条件

隆阳区城镇受地形的限制,呈现出空间分布不均的现象。潞江镇、蒲缥镇、辛街镇、汉庄镇、板桥镇、金鸡乡、水寨乡、西邑乡、瓦窑镇沿主要交通干线呈点——轴分布,交通对其未来发展有较大的支撑作用;丙麻乡、瓦渡乡、杨柳乡、瓦房乡、瓦马乡、芒宽乡依托地形呈散点状发展形态,人居环境特征单一,且规模小缺少发展潜力。

乡镇之间交通区位的差异性直接导致了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板桥、汉庄、金鸡乡、辛街等靠近中心城区的乡镇交通便利,市政基础完善,公共服务配套齐全。而瓦渡、丙麻、瓦马、瓦房、杨柳等外围乡镇道路等级较低,通行不便,乡村市政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系统不到位,尤其是科技、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极度薄弱。

同时由于交通区位和地理条件的不同,隆阳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化明显,城乡关系向着多种模式发展。在坝区内部,各城区及乡镇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城乡竞争关系激烈,互相争夺资源,发展矛盾加剧。而坝区外围,城乡关系薄弱,城镇吸纳资源,乡村发展滞后。外围乡镇地区的集镇与村庄联系薄弱,乡村地区发展严重落后;小城镇层级发育不完全,未起到城乡纽带作用。

2.4 产业发展特征

2.4.1 产值及产业结构比变化特征

2012-2018年隆阳区地区生产总值逐年增加,截至2018年其地区生产总值已达2852559万元,同2012年相比增加了91.28%,六年平均增速为15.21%。同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也逐年增加,但六年平均增速与生产总值增速不同,其中第二产业增速最快为18.8%,其次是第三产业为17.43%,最小为第一产业增速仅为7.72%。

将三产业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增率计算出并绘制如图1,从图中可以发现,虽然三产业产值和地区生产总值在逐年增加,但是其年增长率变化却有不同。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总体处于下降趋势,并逐渐趋于稳定,维持在9.40%-11.40%之间;第一产业年增长率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V”变化趋势,在2015年达到最低极值点,为3.02%,仅占其六年年平均增速的五分之二;第二产业年增长率除了在2012-2014年有大幅度下降外,总体上处于幅度稳定的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年增长率出现于第二产业相反的情况,除了在2012-2014年有大幅度上升外,总体上处于幅度增大的下降趋势。

通过计算2012-2018年隆阳区的产业结构比,可以发现2018年隆阳区产业结构比为19.5∶37.8∶42.7,显现出三二一局面。虽然从长远时间来看,2012-2018年隆阳区产业结构一直都是三二一的局面,但是其发展却经历从工业化初期的中间阶段到完成阶段的过渡。同时三产业的结构占比变化规律有所不同,其中第一产业的结构占比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总体呈“V”型变化趋势,在2014年达到最小极值点,第三产业总体呈“倒V”型变化趋势,在2016年达到最大极值点,而且通过观察第二、第三产业的占比趋势线发现,两者呈“此消彼长”互补变化趋势。

2.4.2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产业经营处于初期阶段,农业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农业龙头企业较少,带动作用不强。第二产业包含采矿、建材、冶金、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缺乏核心技术,以资源型为主。第三产业产值虽然占比最多,但是总体水平偏低,内部结构不合理。除中心城区需配备的必要的非营利性服务业服务整个市区外,以批发零售、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为主的传统服务业比重高,而影响经济持续发展和竞争力较强的电子商务、旅游、科技、信息传媒等新兴现代服务行业基本还没有发展起来,总体上处于低水平阶段。

3  城乡融合发展途径

3.1 建立“多规合一”概念的城乡融合理念

利用多种技术手段,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衔接,构建衔接一致的空间管控体系,建立“多规合一”概念的城乡融合理念,确保城市的生态保护、开发边界、建设规模等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保护与控制。

3.2 强化生态保护,实行空间管制

隆阳区自身所处的高原山地,具有自然条件复杂、生态脆弱的特点。在保山市“多规合一”的框架下,在已有“四区三线”的基础上,实施严格的生态资源保护手段,同时制定针对不同开发活动而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条例。对于耕地、园地、林地以及水源头等重要生态敏感、脆弱地区,限制在内进行各种开发建设活动。加强对现状未利用土地的生态修复、保护和合理利用力度,实现城乡的有目标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构建自然生态与城市生态相交融的,有活力和持续发展的城乡协调发展格局。

3.3 优化城乡结构加强城乡融合

依托大区域概念、交通体系建设、空间布局结构,优化现有城乡结构关系,形成多个“类城镇群”组团结构。同时强化中心、坝区城镇的优势辐射作用,加强城镇对周边村庄的聚集和辐射效应,优化系统内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流动,实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在各个片区内选择条件较好的乡村社区(中心村、特色村)进行重点建设,配置相应的居住区、产业区和生活服务设施,服务周边村庄,形成由“重点镇—— 一般镇——中心村——重点村—— 一般村”组成的五级村镇体系结构。

3.4 推进产业升级,实现产城融合

结合隆阳区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发展和推进产业升级,实现产业和城市的融合发展,主要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一是发挥隆阳区自然条件、人文条件的特色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有助于提高农村经济总收入,解决农村发展较慢的问题;二是统筹规划高原特色优质农业基地,持续做大主导产业,注重农产品生产的数量和质量,积极推进农业功能拓展,走规范化、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绿色安全的农业发展道路;三是推进农业示范发展,建设农业产业示范园,高标准推进隆阳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隆阳区怒江坝生态农业文化庄园等农业示范项目建设;四是培育塑造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市场营销开拓能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与隆阳文化元素融合的高原特色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品牌效益和精深加工附加值;五是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能力,完善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鼓励和支持种养殖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标准化生产;六是发掘农业休闲、生态、文化价值,推进集都市、休闲、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生态景观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

参考文献:

[1]韩超,杨洁.国外城乡融合发展理論秘实践研究[J/OL].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6[2019-03-1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1.1312.C.20190225.1523.006.html.

[2]李爱民.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问题与路径[J].宏观经济管理,2019(02):35-42.

[3]高帆.中国新阶段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及其政策含义[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9,32(01):1-12,35.

[4]宋迎昌.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思路——基于文献研究的视角[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01):131-136.

[5]郭殿生,宋雨楠.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新时代解读[J].当代经济研究,2019(02):16-22.

[6]刘家宝.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论的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研究[J].决策探索(下),2019(02):11-12.

[7]颜家瑶.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背景下的城乡融合发展路径探析[J].市场研究,2019(01):41-43.

[8]周凯,张晓辉.中国城乡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5(06):118-124.

[9]周凯.中国城乡融合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

[10]徐坚,李英全,姜鹏.山地环境中廊道对人居格局及城镇体系的影响——以滇西北为例[J].城市问题,2008(08):18-22.

[11]徐坚.山地城市空间格局建构的生态适应性——以滇西地区为例[J].城市问题,2006(06):21-25.

猜你喜欢
融合发展
电视新闻传播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发展
以“融”为本发展文化产业之我见
成品油零售业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校园文化视角下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