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

2020-04-08 09:37尤佳
商情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尤佳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管理类人才的市场需求也随之有厂更高的要求,“双创型”人才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急需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高校作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承载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探讨管理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  管理类  双创型人才

一、当前高职院校管理类“双创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不够重视

传统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抑制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在学校层面上,随着大学扩招导致教育资源严重不足,高职院校更重视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理论教学,对于双创型教育形式重于实质,缺乏相应组织机构和资本支持,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也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在教学上,教师重理论、轻实践;重台上、轻台下;重课内、轻课外,部分教师也还未能认识双创型教育的重要性;在学生层面,大多数学生重视基础理论学生,应付各类考试需要,对于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参与热情度比较低,甚至很多同学认为创新创业是工作之后的事。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强有力的目标导向

虽然高职院校开设关注创新创业教育,但由于缺乏目标导向,“双创”教育更注重形式,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一是教师方面,“双创”教育还没有真正纳入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范围,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和教师岗位聘任、职称晋升等待遇挂钩。二是学生方面,还没有转变以就业为目标的功利化导向,高校的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不足,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的激励导向不明确,导玫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热情度不够。

(三)高职院校对管理类“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高职院校受到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一是各种创新创业方面的政策、制度和措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只是简单的在传统培养模式基础上的局部修正和补充;二是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高职院校为厂应付评估,更多是开设基础专业课程,大学生接触各学科发展前沿的机会较少,尤其是开设实践教学课程比较少,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体系设置中只简单地设置几门关于就业方面的选修课,如“大学生创业与就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尤其对管理类专业学生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少,整體创新创业教学没有系统性。

(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合格的师资

目前,“双创”教育最大的短板还是缺乏高水平“双师双能型”型师资队伍,这使得整个“双创”教育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在建设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体系、课程资源上缺乏足够的师资投入,而且专业师资结构不合理、专业水平不高,高职院校各院系也没有专门配备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研究和深造;另一方面,正在从事“双创”教育的老师,很多自身没有实践经验,只能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给予学生理论指导,不能进入深入而全面的指导。

二、高职院校双创型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一)建立完善的“双创”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的“双创”人才体系重点是两个任务创新与创业,不能将二者分离偏重某一方,要改革考核方式,建立科学的 “双创型”人才质量管理体系和人才培养组织管理体系。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分为学校层面的宏观设定,专业方面的合理设置和课程方面的实际应用。

就学校层面而言,“双创”经管人才的培养应让教师引起注意,在教师考核方面有所体现,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相关内容列人考核内容,具体化、标准化,形成合力的考核体系。专业层面要明确管理类人才的就业方向和目标定位,在教学过程和专业课设置上考虑学生相关就业目标和社会需求,建立合理的专业设计体系。在课程安排上,将创新培养和创业培养贯穿到专业课教学中,让学生达到理论学习—深人思考—动手实践—创新理念的升华学习。

(二)建立一支“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培养“双创型”人才关键是需要具有“双师双能型”特征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内培外引”,建立一支“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一是“严聘”,高职院校对外要严格选聘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师,教师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其次是要具备一定的实践和操作能力,优先聘用具有丰富创业经历和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员;二是“内培”,高职院校应定期安排教师到国家指定的培训机构或企业去参加相关培训,充分利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寒暑假送一批教师到企业挂职,不断积累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以提升自身的教育实践水平,使之快速成长为“双师双能型”教师;三是“外引”,充实兼职教师数据库,外聘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知名校友、担任兼职导师,建成专兼结合、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高职院校还可诚邀本地创业成功的知名校友和企业高管来我校开展讲座,分享他们的创业经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提高学生的创业信心。

(三)树立学生创新、创业思维

树立学生的“双创”思维需要学校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建立“双创”意识。高校文化环境氛围熏陶能够使管理类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学习得到双新创业的概念和意识。学校应尊重学生创新思维并提供一定的平台让学生将想法转化为行动,使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学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企业管理人员需要职业经理人等等管理类人才,这类人才必须拥有一定高度的战略眼光。学校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的想法得到发挥。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较薄弱,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批判性思维教学,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缺少创新理念。因此,学校应鼓励学生创新,遇到错误采取包容的态度,提供合理建议,用宽容的态度为学生营造创新空间。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学理论学习,强化师资队伍质量,形成“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队伍。

(四)探究多元化“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通过专业技能的运用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拥有创业能力,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身份从教学主体转变为引导为主,强化第二课堂重要性,建立良好的“第二课堂”通道。

专业课教师可以将地方区域经济与专业理论教学结合,让学生通过对地方经济的了解,分析当地经济数据,了解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在通过课堂理论将实践结合到一起。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实践是理论的升华和对理论的总结。管理类专业学生需要具有市场前瞻能力。由于平台较少,学校的重视度不高,专业学生实习机会和重视程度不足。学校应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强调实践教育,建立校内模拟与校外实践一体的实践模式。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